Java刷题知识点之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的概念、区别、内存泄露产生原因、内存溢出产生原因、内存泄露解决方案、内存溢出解决方案

简介:

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的区别

    内存泄漏指你用malloc或new申请了一块内存,但是没有通过free或delete将内存释放,导致这块内存一直处于占用状态。
 内存溢出指你申请了10个字节的空间,但是你在这个空间写入11或以上字节的数据,就是溢出。

    内存泄漏是指你向系统申请分配内存进行使用(new),可是使用完了以后却不归还(delete),结果你申请到的那块内存你自己也不能再访问(也许你把它的地址给弄丢了),而系统也不能再次将它分配给需要的程序。一个盘子用尽各种方法只能装4个果子,你装了5个,结果掉倒地上不能吃了。这就是溢出!比方说栈,栈满时再做进栈必定产生空间溢出,叫上溢,栈空时再做退栈也产生空间溢出,称为下溢。就是分配的内存不足以放下数据项序列,称为内存溢出。

  内存泄露 (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内存溢出( out of memory),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出现out of memory;比如申请了一个integer,但给它存了long才能存下的数,那就是内存溢出。
  注意:memory leak会最终会导致out of memory!

        内存泄露最终会导致内存溢出。
内存溢出就是你要求分配的内存超出了系统能给你的,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产生溢出。

 

 

  相同点:都会导致应用程序运行出现问题,性能下降或挂起。

       不同点

          1) 内存泄露是导致内存溢出的原因之一;内存泄露积累起来将导致内存溢出

          2) 内存泄露可以通过完善代码来避免;内存溢出可以通过调整配置来减少发生频率,但无法彻底避免

 

 

 

 

 

引起内存泄露的原因:

  (1)静态集合类,例如HashMap和Vector。如果这些容器为静态的,由于它们的生命周期与程序一致,那么容器中的对象在程序结束之前将不能被释放,从而造成内存泄露。

  (2)各种连接,例如数据库连接、网络联接以及IO连接等。在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当不再使用时,需要调用close方法来释放与数据库的连接。只有连接被关闭后,垃圾回收器才会回收对应的对象。否则,如果在访问数据库的过程中,对Connection、Statement或ResultSet不显示地关闭,将会造成大量的对象无法被回收,从而引起内存泄露。

  (3)监听器。在Java语言中,往往会使用到监听器。通常一个应用中会用到多个监听器。但在释放对象的同时往往没有相应地删除监听器,这也可能导致内存泄露。

  (4)变量不合理的作用域。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变量定义的作用范围大于其使用范围,很有可能会造成内存泄露,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及时地把对象设置为null,很有可能会导致内存泄露的发生。

 

 

 

 

 

 

引起内存溢出的原因

  1、内存中加载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如一次从数据库取出过多数据;
2、集合类中有对对象的引用,使用完后未清空,使得JVM不能回收;
3、代码中存在死循环或循环产生过多重复的对象实体;
4、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中的BUG;
5、启动参数内存值设定的过小

 

 

 

 

内存泄漏可以分为4类

  1)  常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会被多次执行到,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

  2)  偶发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的也许就变成了常发性的。所以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对检测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3)  一次性内存泄漏。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导致总会有一块仅且一块内存发生泄漏。比如,在类的构造函数中分配内存,在析构函数中却没有释放该内存,所以内存泄漏只会发生一次。

  4)  隐式内存泄漏。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不停的分配内存,但是直到结束的时候才释放内存。严格的说这里并没有发生内存泄漏,因为最终程序释放了所有申请的内存。但是对于一个服务器程序,需要运行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不及时释放内存也可能导致最终耗尽系统的所有内存。所以,我们称这类内存泄漏为隐式内存泄漏。

 

 

 

 

 

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修改JVM启动参数,直接增加内存。(-Xms,-Xmx参数一定不要忘记加。)
第二步,检查错误日志,查看“OutOfMemory”错误前是否有其它异常或错误。
第三步,对代码进行走查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内存溢出的位置。

 

    

  一是从代码层面进行优化完善,尽量避免该情况发生;

        二是调整优化服务器配置: 

          1) 设置-Xms、-Xmx相等;

          2)  设置NewSize、MaxNewSize相等;

          3) 设置Heap size, PermGen space:

            Tomcat 的配置示例:修改 %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 or catalina.sh

            在“echo "Using CATALINA_BASE: $CATALINA_BASE"”上面加入以下行:

Cmd代码 set JAVA_OPTS=-Xms800m -Xmx800m -XX:PermSize=128M -XX:MaxNewSize=256m -XX:MaxPermSize=256m

 

 

 

Java中会存在内存泄漏吗?

  Java中也存在内存泄露。当被分配的对象可达但已无用(未对作废数据内存单元的引用置null)即会引起。

复制代码
Vector v=new Vector(10);   
for (int i=1;i<100; i) {   
    Object o=new Object();   
    v.add(o);   
    o=null;   
}   
复制代码

  此时,所有的Object对象都没有被释放,因为变量v引用这些对象。   

   对象加入到Vector后,还必须从Vector中删除,最简单释放方法就是将Vector对象设置为null。   

 

 

 

 

如何检测内存泄露?   

  可以通过一些性能监测分析工具,如 JProfiler、OptimizeitProfiler。

 

 

 

 

 

如何避免内存泄露、内存溢出?

    1)   尽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

                好的办法是使用临时变量的时候,让引用变量在退出活动域后自动设置为null,暗示垃圾收集器来收集该对象,防止发生内存泄露。

         2)   程序进行字符串处理时,尽量避免使用String,而应使用StringBuffer。

               因为每一个String对象都会独立占用内存一块区域,

    如:

String str = "aaa";   
String str2 = "bbb";   
String str3 = str  str2;   

  假如执行此次之后str , str2再不被调用,那么它们就会在内存中等待GC回收;   

  假如程序中存在过多的类似情况就会出现内存错误;   

 

   3)   尽量少用静态变量。

           因为静态变量是全局的,GC不会回收。

         4)  避免集中创建对象尤其是大对象,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使用流操作。

         JVM会突然需要大量内存,这时会触发GC优化系统内存环境;

 

    5)  尽量运用对象池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

           生命周期长的对象拥有生命周期短的对象时容易引发内存泄漏,例如大集合对象拥有大数据量的业务对象的时候,可以考虑分块进行处理,然后解决一块释放一块的策略。

         6)  不要在经常调用的方法中创建对象,尤其是忌讳在循环中创建对象。

           可以适当的使用hashtable,vector创建一组对象容器,然后从容器中去取那些对象,而不用每次new之后又丢弃。

        7)   优化配置。



本文转自大数据躺过的坑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zlslch/p/7622138.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与并发编程####
本文旨在探讨Java内存模型(JMM)的复杂性及其对并发编程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摘要形式,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引子,逐步揭示JMM的核心概念,包括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以及这些特性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并发工具类的应用,如synchronized、volatile关键字、Lock接口及其实现等,本文将展示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利用JMM来设计高效且安全的并发程序。最后,还将简要介绍Java 8及更高版本中引入的新特性,如StampedLock,以及它们如何进一步优化多线程编程模型。 ####
50 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深入探索Java虚拟机(JVM)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Java虚拟机(JVM)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详细解析JVM的内存结构、垃圾回收算法以及性能优化策略,本文不仅揭示了Java程序高效运行背后的原理,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优化应用程序性能的实用技巧。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文章大意,本文摘要将简要介绍JVM内存管理的关键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ava内存管理的艺术:深入理解垃圾回收机制####
本文将引领读者探索Java虚拟机(JVM)中垃圾回收的奥秘,解析其背后的算法原理,通过实例揭示调优策略,旨在提升Java开发者对内存管理能力的认知,优化应用程序性能。 ####
62 0
|
3天前
|
Java 程序员 开发者
Java社招面试题:一个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会怎样?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分享一个经典的 Java 面试题: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程序会怎样处理?此问题考察 Java 线程和异常处理机制的理解。线程发生异常,默认会导致线程终止,但可以通过 try-catch 捕获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线程。未捕获的异常可通过 Thread.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处理。线程池中的异常会被自动处理,不影响任务执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深入理解 Java 线程异常处理机制,为面试做好准备。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39 14
|
6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 面试必问!线程构造方法和静态块的执行线程到底是谁?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聊聊Java多线程面试题: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掌握Java多线程机制。下期再见! 简介: 本文通过一个常见的Java多线程面试题,详细讲解了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对掌握Java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36 13
|
7天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
1月前
|
监控 Java
java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在Java中实现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毕。这种方法使用了 `CompletionService`来监控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一个独立线程异步检查所有任务的执行状态。这种设计不仅简洁高效,还能确保在大量任务处理时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开发工作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09 17
|
2月前
|
Java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模式的三个版本。Version1包含四个类:`Producer`(生产者)、`Consumer`(消费者)、`Resource`(公共资源)和`TestMain`(测试类)。通过`synchronized`和`wait/notify`机制控制线程同步,但存在多个生产者或消费者时可能出现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 Version2将`if`改为`while`,解决了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但仍可能因`notify()`随机唤醒线程而导致死锁。因此,引入了`notifyAll()`来唤醒所有等待线程,但这会带来性能问题。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
1月前
|
缓存 安全 算法
Java 多线程 面试题
Java 多线程 相关基础面试题
|
2月前
|
安全 Java Kotlin
Java多线程——synchronized、volatile 保障可见性
Java多线程中,`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关键字用于保障可见性。`synchronized` 保证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通过锁机制确保线程安全;`volatile` 仅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不保证原子性。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解决主线程无法感知子线程修改共享变量的问题。总结:`volatile` 确保不同线程对共享变量操作的可见性,使一个线程修改后,其他线程能立即看到最新值。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