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离开深圳,云栖大会本周又走入了南京。尽管这座被称为金陵的六朝古都带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但在云栖大会现场,身处其中的每一位体会到的却是时代最前沿的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计算无边界”的主题现场无处不在,这也正是参会者可以从各个论坛议程中感受到的核心所在。
三个关键词,一位“不速之客”,云栖大会南京峰会拉开帷幕——
关键词一: 赋能
在上午的主会环节,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以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的几组数据揭示了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的趋势变化:
第一组数据显示:在2016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产值将是2030亿美金;到2019年,整个云计算产业发展的规模将达到3120亿美金。根据相关调研报告,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本身的产值将会超过5000亿美金,而这5000亿美金,绝大部分会是由新兴市场和新一代的创新企业、新一代的云计算公司共同来分享。
第二组数据,展现的是众多知名海外企业上云的趋势:在美国,Airbnb等创新企业基于云计算发展,而联合利华、中央情报局CI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传统企业或政府机构都已向云上迁移;放眼全球,欧洲的大型工业企业,都已开始大批向云计算平台上转移,其中不乏西门子等老牌制造企业,以及德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等等。
无论是创新企业,还是传统企业、政府机构,为何众多不同类型的业务体都在向云上迁移?在胡晓明看来,究其根本在于云计算相较传统IT效能的显著提升。提到云计算在未来10年、15年,能够对整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革,胡晓明形容其提升程度为“断崖式” ,将会非常明显。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这种趋势几乎是不可逆的。
回顾国内,两张阿里云提供服务的可视化热点图,揭示了这一“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在中国,99%以上的创新企业已经不再购买自己的服务器,而相较这些小的创新企业,由于中国政府提出互联网+,在时代转型的过程中,央企对于云计算大数据,对于人工智能的拥抱,要比今天本身的民企甚至要来得更快。在阿里云的平台上,国家电网、12306、新华社、北京国税…越来越多这样的机构用到云计算,如果没有云计算,这些企业自身大数据的计算能力某种程度上会成为自身业务发展的瓶颈:
当企业上云时,关注的普遍是这些问题—
- 企业需要实现的是客户界面的移动化
- 能够快速的进行业务的创新
- 可以依靠大数据支撑全业务流程的决策……
而这些恰恰对传统架构都会形成挑战—
- 系统架构并发能力瓶颈
- 新业务和特性集成缓慢
- 数据和应用孤岛越修越多
关于以计算为企业赋能,胡晓明首次呈现了一张图,开放阿里在整个业务发展当中积累了将近20年的能力、高性能的企业级互联网框架、在互联网时代的微服务的架构能力开放,解决以上企业上云问题。一个应用也许可以快速开发,而底层架构却要历经实践优化沉淀,阿里云开放7次双11严刑拷打形成的阿里企业级互联网架构,以支持企业快速复制阿里巴巴互联网能力。
以计算赋能,各行各业都获得了一样平等的技术赋能机会,现场有一句精彩的语录:“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希望(云计算)能够让每个企业都能举办自己的双十一,能够让基因检测像血液检测一样便捷……“
关键词二:数据
大会上,还有一个高频词无疑就是“数据“,”所有的计算能力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让数据留下来“,阿里云把自己对数据的理解,形成了一个数加平台,从数据的积累,到数据的计算引擎,到数据的加工,到数据的分析,到机器学习,到数据运用,都成为能力的输出项。
现场,胡晓明展示了一张南京拥堵情况的数据分析图,他表示:“我们已经有能力,对于未来一小时、半个小时、15分钟南京各条路上的拥堵,车流速度进行提前预测。“交通、医药等民生领域,数据挖掘分析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今天有绝大部分的药品数据是通过阿里云的云计算进行监测,“当一个地方发生疫苗的问题以后,我们的云计算就能够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分布在全国的问题疫苗给找出来,把路径给找出来,能够把这份报告以最快的时间提交给有关部门,”胡晓明表示,只有云计算才能把大批量的数据能够进行有序的组织和有序的计算。
目前,在民生领域,中国气象局相关的一些数据,也已经对接到了云计算平台上,希望开发者围绕气象数据有更多的产出。会上,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办,阿里云、浙江大学、中国天气网承办的天池数据可视化创新大赛宣布启动。参赛者可对阿里云天池平台上的各类气象数据与公共环境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寻找空气、水质、企业排放、气象等数据之间的关系,并用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赛事的诉求是希望寻找吸引到最聪明的数据大脑,全球众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参赛者需要最终提交的分析结果需要用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阿里云大数据事业部研究员徐常亮这样认为:“可视化不仅仅是一张漂亮的图”而已,背后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展现。从现场参考赛题举例来看,环境相关部门一期开放约1-2T的数据,包括:用排污企业档案,企业排污检测,地表水质检测,空气质量检测,风温湿检测数据等,参赛者可就这些数据展开分析挖掘,提出“气象条件与污染扩散相互影响关系”等课题的分析结论。
这是天池大赛第一次在可视化领域的尝试,实现共建公益云图,也是行业数据的融合挖掘,展现价值的非常有益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三:人才
大数据时代,什么最重要?人才!南京峰会上,阿里云联手金智教育,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等九所高校,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三方联动,共同打造以人才标准、课程体系、教师培养、技能认证、创新创业为多维度的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未来五年,互联网+实体经济、智慧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需求的爆发,产生了各个行业对云计算、大数据人才的广泛需求,全行业的云计算、大数据人才缺口巨大。
事实上,这并不是阿里云首次与高校及知名教育机构展开合作。此前,阿里云就已经推出了阿里云大学合作计划AUCP(Alibaba Cloud University Cooperation Program),计划未来在全国100所高校开设云计算课程,用3年时间培养5万名云计算和数据科学工作者。
一位“不速之客”:小Ai
在南京峰会上,阿里云人工智能小Ai再次现身,现场担任“速记员”,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的发言实时的记录下来,像字幕一样呈现给听众。在阿里云2016年年会上,小Ai曾以准确率0.67%的微弱优势战胜第50届国际速联速记大赛全球速记亚军姜毅。上一次是在内部年会小试牛刀,这一次是阿里云小Ai首次正式对外“秀”出TA的语音识别能力,而TA对声音的理解也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现场,小Ai在“音译中”的过程中偶有错误发生,但令人惊奇的是当它找到正确的词之后,之前全篇中出现过的错误之处都瞬间修改;经过前期的深度学习之后,诸如IaaS、PaaS、SaaS这些云计算专业术语,小Ai都能准确记录。
提到前一阵的“人机大战”,谷歌AlphaGo与围棋大师对弈,胡晓明认为今天人和汽车比谁跑的快已经没有意义了,人跟机器去比到底谁围棋下的好,机器一定下的好,机器可以24小时不睡觉,人不可以,要让机器对机器来比,人跟人来比。于是他在现场下了个特别的“战书”:阿里巴巴小Ai一定跟谷歌(AlphaGo)下一个围棋。“
前面说到彩蛋,其实彩蛋就是关于这次大会上为大家实时展现嘉宾语录的小Ai,线下的云栖大会已经顺利结束,让我们将关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讨论和关注转移到线上来吧。接下来,云栖社区会就多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演讲做跟踪整理报道,敬请关注!关于智能语音识别模块,云栖社区刚刚上线了一期深度选题,篇篇都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