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系统架构资料收集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简介: 原文: http://blog.csdn.net/zhangzhaokun/article/details/7834797 完全用nosql轻松打造千万级数据量的微博系统 微博feed系统的push和pull模式和时间分区拉模式架构探讨 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微博型广播 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微博型广播...

原文: http://blog.csdn.net/zhangzhaokun/article/details/7834797

完全用nosql轻松打造千万级数据量的微博系统

微博feed系统的push和pull模式和时间分区拉模式架构探讨

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微博型广播

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微博型广播2

用 mongodb 储存多态消息/提醒类数据

构建高性能的微博系统-再谈新浪微博架构

新浪微博Cache设计@TimYang.pdf

 
 
 
 
 
 
 
最后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的,也基本讲清楚了Feed系统的方方面面的考虑了,基本涉及到了一个Feed系统从小发展到大的全过程了!还没有完全领会到它为用Cassandra替换Redis的理由,或者他还是考虑把Casandra的作为半缓存的结构来替换的,加大Cassandr的内存,可以缓存大量的热数据,当然它的好处是冷热数据都可以完美的持久化,但是数据的一致性处理起来有些麻烦,毫无疑问他会是采用R+W>N的模式,但是无论写多份还是读多份都是有些难于取舍的,Feed系统的写入量本来就很大,如果写入多份的话会大大降低写入的性能,另外,存在Feed的系统,无一例外的是Feed都会是全系统的核心,提高读的性能会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如果读取的时候读多份数据会相对降低性能,到底取舍哪一个呢?我这里光是凭空想象,无法取舍,具体还可以看性能测试来说法,如果有同学做过这方面的压测,还望留言告知下!
 
腾讯微博主要使用拉模型,只有未读的微博数是使用推得模式实现的!拉模型的问题在于一个人跟随了几百或者上千的人的时候,去看关注的人所发的消息要进行多个层次的Map/Reduce才能得到结果,需要非常高效的获取最新Feed的方式以及快速的聚合算法,只用Memcache\Redis之类的从性能上是比较难于实现的,需要从数据层面或者是缓存的层面都进行聚合,再在应用层面进行聚合,技术难度比较大!这个模式属于知易行难,绝大多数公司不具备构建基础设施的能力!

新浪微博使用推拉结合的方式,大号不推送,小号则推送,看Feeds的时候,需要将推过来的Feeds索引数据与关注的大号的Feed进行聚合,小小的牺牲下拉的性能一下子就将大号的推送问题解决掉了!

对于稍微小些的网站,比如Pinterest和花瓣都使用推的方式来实现,PInterest的直接在Redis中保存500个最新的索引信息,使用Python脚本定时来扫描,保证缓存的索引信息始终只保存最新的500个,老的信息则直接丢弃掉,花瓣则将老索引存储到LevelDBA中去了!

Pinterest网站的内容信息缓存在memcache中,关系信息则缓存到Redis中,持久化方式保存!对于那种大号的粉丝,亦或是关注的人数太多则需要将关系数据拆分之后再缓存起来,对于动态变化的部分则需要独立存放,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两部分数据聚合,在可变部分达到一定长度的时候,需要与不变的部分进行合并!

当然推送的时候,所有的网站都使用异步的方式来实现!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Redis实现在线游戏积分排行榜
本场景将介绍如何基于Redis数据库实现在线游戏中的游戏玩家积分排行榜功能。
云数据库 Redis 版使用教程
云数据库Redis版是兼容Redis协议标准的、提供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服务,基于高可靠双机热备架构及可无缝扩展的集群架构,满足高读写性能场景及容量需弹性变配的业务需求。 产品详情: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vstore     ------------------------------------------------------------------------- 阿里云数据库体验:数据库上云实战 开发者云会免费提供一台带自建MySQL的源数据库 ECS 实例和一台目标数据库 RDS实例。跟着指引,您可以一步步实现将ECS自建数据库迁移到目标数据库RDS。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免费ECS&RDS资源,30分钟完成数据库上云实战!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51eefbd1894e42f6bb9acacadd3f9121?spm=a2c6h.13788135.J_3257954370.9.4ba85f24utseFl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缓存
Feed系统架构与Feed缓存模型
Feed系统架构与Feed缓存模型
693 0
Feed系统架构与Feed缓存模型
|
存储 缓存
微博feed系统的推(push)模式和拉(pull)模式和时间分区拉模式架构探讨
sns系统,微博系统都应用到了feed(每条微博或者sns里的新鲜事等我们称作feed)系统,不管是twitter.com或者国内的新浪微博,人人网等,在各种技术社区,技术大会上都在分享自己的feed架构,也就是推拉模式(timyang上次也分享了新浪微薄的模式)。
1362 0
|
13天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2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35 3
|
1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13天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122 68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15天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45 8
|
1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复杂度的提升,对软件系统架构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架构模式在应对现代业务场景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于是服务架构开启了持续演变之路。从单体架构的简易便捷,到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解耦,再到微服务架构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 Spring Cloud 和 Dubbo 等微服务技术的对比和应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本篇文章会从服务架构的演进开始分析,探索从单体项目到微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然后也会对目前常见的微服务技术进行对比,找到目前市面上所常用的技术给大家进行讲解。
48 1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
19天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Kubernetes
后端架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
本文将探讨后端架构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现代微服务架构的转变。通过实际案例和理论解析,揭示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驱动力、挑战及最佳实践。文章还将讨论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划分、通信机制、数据管理以及部署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架构转型视角。 ####
31 1
|
22天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开发者
后端架构优化:微服务与容器化的协同进化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后端架构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后端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分析两者的优势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后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