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subString、split、stringTokenizer三种截取字符串方法的性能比较(转)

简介: 最近在阅读java.lang下的源码,读到String时,突然想起面试的时候曾经被人问过:都知道在大数据量情况下,使用String的split截取字符串效率很低,有想过用其他的方法替代吗?用什么替代?我当时的回答很斩钉截铁:没有。

 

最近在阅读java.lang下的源码,读到String时,突然想起面试的时候曾经被人问过:都知道在大数据量情况下,使用String的split截取字符串效率很低,有想过用其他的方法替代吗?用什么替代?我当时的回答很斩钉截铁:没有。

google了一下,发现有2中替代方法,于是在这里我将对这三种方式进行测试。

测试的软件环境为:Windows XP、eclipse、JDK1.6。

测试用例使用类ip形式的字符串,即3位一组,使用”.”间隔。数据分别使用:5组、10组、100组、1000组、10000组、100000组。

实现

闲话不说,先上代码:

package test.java.lang.ref;

import java.util.Random;
import java.util.StringTokenizer;

/**
 * String测试类
 * @author xiaori.Liu
 *
 */
public class String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orginStr = getOriginStr(10);
        
        //////////////String.splic()表现//////////////////////////////////////////////
        System.out.println("使用String.splic()的切分字符串"); 
        long st1 = System.nanoTime(); 
        String [] result = orginStr.split("\\.");
        System.out.println("String.splic()截取字符串用时:" + (System.nanoTime()-st1));
        System.out.println("String.splic()截取字符串结果个数:" + result.length);
        System.out.println();
        
        //////////////StringTokenizer表现//////////////////////////////////////////////
        System.out.println("使用StringTokenizer的切分字符串"); 
        long st3 = System.nanoTime();  
        StringTokenizer token=new StringTokenizer(orginStr,".");  
        System.out.println("StringTokenizer截取字符串用时:"+(System.nanoTime()-st3)); 
        System.out.println("StringTokenizer截取字符串结果个数:" + token.countTokens());
        System.out.println();
        
        ////////////////////String.substring()表现//////////////////////////////////////////
        
        
        long st5 = System.nanoTime();  
        int len = orginStr.lastIndexOf(".");
        System.out.println("使用String.substring()切分字符串");  
        int k=0,count=0;  
        
        for (int i = 0; i <= len; i++) {  
         if(orginStr.substring(i, i+1).equals(".")){  
          if(count==0){  
           orginStr.substring(0, i);  
          }else{  
             orginStr.substring(k+1, i); 
             if(i == len){
               orginStr.substring(len+1, orginStr.length()); 
           }
          }
          k=i;count++;  
         }  
        }
        System.out.println("String.substring()截取字符串用时"+(System.nanoTime()-st5));  
        System.out.println("String.substring()截取字符串结果个数:" + (count + 1));
    }
    
    /**
     * 构造目标字符串
     * eg:10.123.12.154.154
     * @param len 目标字符串组数(每组由3个随机数组成)
     * @return
     */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OriginStr(int len){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 result = new StringBuffer();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int i = 0; i < len; i++){
            sb.append(random.nextInt(9)).append(random.nextInt(9)).append(random.nextInt(9));
            result.append(sb.toString());
            sb.delete(0, sb.length());
            if(i != len-1)
                result.append(".");
        }
        
        return result.toString();
    }
}

改变目标数据长度修改getOriginStr的len参数即可。

5组测试数据结果如下图:

下面这张图对比了下,split耗时为substring和StringTokenizer耗时的倍数:

好吧,我又花了点儿时间,做了几张图表来分析这3中方式的性能。

首先来一张柱状图对比一下这5组数据截取所花费的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StringTokenizer的性能实在是太好了(对比另两种),几乎在图表中看不见它的身影。遥遥领先。substring花费的时间始终比split要少,但是耗时也在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下面3张折线图可以很明显看出split、substring、StringTokenizer3中实现随着数据量增加,耗时的趋势。

split是变化最大的,也就是数据量越大,截取所需要的时间增长越快。

substring则比split要平稳一点点,但是也在增长。

StringTokenizer则是表现最优秀的,基本上平稳,始终保持在5000ns一下。

结论

最终,StringTokenizer在截取字符串中效率最高,不论数据量大小,几乎持平。substring则要次之,数据量增加耗时也要随之增加。split则是表现最差劲的。

究其原因,split的实现方式是采用正则表达式实现,所以其性能会比较低。至于正则表达式为何低,还未去验证。split源码如下:

public String[] split(String regex, int limit) {
    return Pattern.compile(regex).split(this, limit);
} 

 

http://blog.csdn.net/songylwq/article/details/9016609

 

目录
打赏
0
0
0
0
97
分享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Java 中的 toString() 方法详解: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在Java开发中,`toString()`方法至关重要,用于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默认实现仅输出类名和哈希码,信息有限且不直观。通过重写`toString()`,可展示对象字段值,提升调试效率与代码可读性。借助Lombok的`@Data`注解,能自动生成标准化的`toString()`方法,简化开发流程,尤其适合字段较多的场景。合理运用`toString()`,可显著提高开发效率与代码质量。
46 0
Java 中的 equals 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深藏玄机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equals`方法的设计与实现。默认情况下,`equals`仅比较对象引用是否相同。以`String`类为例,其重写了`equals`方法,通过引用判断、类型检查、长度对比及字符逐一比对,确保内容相等的逻辑。文章还强调了`equals`方法需遵循的五大原则(自反性、对称性等),以及与`hashCode`的关系,避免集合操作中的潜在问题。最后,对比了`instanceof`和`getClass()`在类型判断中的优劣,并总结了正确重写`equals`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开发者提升代码质量。
49 1
|
1月前
|
《从头开始学java,一天一个知识点》之:方法定义与参数传递机制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些崩溃瞬间?** - 看了三天教程,连`i++`和`++i`的区别都说不清 - 面试时被追问&quot;`a==b`和`equals()`的区别&quot;,大脑突然空白 - 写出的代码总是莫名报NPE,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运算符 🚀 这个系列就是为你打造的Java「速效救心丸」!我们承诺:每天1分钟,地铁通勤、午休间隙即可完成学习;直击痛点,只讲高频考点和实际开发中的「坑位」;拒绝臃肿,没有冗长概念堆砌,每篇都有可运行的代码标本。上篇:《输入与输出:Scanner与System类》 | 下篇剧透:《方法重载与可变参数》。
55 25
Java 字符串详解
本文介绍了 Java 中的三种字符串类型:String、StringBuffer 和 StringBuilder,详细讲解了它们的区别与使用场景。String 是不可变的字符串常量,线程安全但操作效率较低;StringBuffer 是可变的字符串缓冲区,线程安全但性能稍逊;StringBuilder 同样是可变的字符串缓冲区,但非线程安全,性能更高。文章还列举了三者的常用方法,并总结了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情况及执行速度对比。
74 17
Java字符串缓冲区
字符串缓冲区是用于处理可变字符串的容器,Java中提供了`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两种实现。由于`String`类不可变,当需要频繁修改字符串时,使用缓冲区更高效。`StringBuffer`是一个线程安全的容器,支持动态扩展、任意类型数据转为字符串存储,并提供多种操作方法(如`append`、`insert`、`delete`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方便地对字符串进行添加、插入、删除等操作,最终将结果转换为字符串。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缓冲区对象并调用相关方法完成字符串操作。
52 13
|
14天前
|
java中一个接口A,以及一个实现它的类B,一个A类型的引用对象作为一个方法的参数,这个参数的类型可以是B的类型吗?
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编程中接口与实现类的关系,以及里氏替换原则(LSP)的应用。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多态性将实现类的对象传递给接口类型的参数,满足LSP的要求。LSP确保子类能无缝替换父类或接口,不改变程序行为。接口定义了行为规范,实现类遵循此规范,从而保证了多态性和代码的可维护性。总结来说,接口与实现类的关系天然符合LSP,体现了多态性的核心思想。
24 0
|
1月前
|
重学Java基础篇—Java Object类常用方法深度解析
Java中,Object类作为所有类的超类,提供了多个核心方法以支持对象的基本行为。其中,`toString()`用于对象的字符串表示,重写时应包含关键信息;`equals()`与`hashCode()`需成对重写,确保对象等价判断的一致性;`getClass()`用于运行时类型识别;`clone()`实现对象复制,需区分浅拷贝与深拷贝;`wait()/notify()`支持线程协作。此外,`finalize()`已过时,建议使用更安全的资源管理方式。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并遵循最佳实践,可提升代码质量与健壮性。
56 1
Java中的异常处理方法
本文深入剖析Java异常处理机制,介绍可检查异常、运行时异常和错误的区别与处理方式。通过最佳实践方法,如使用合适的异常类型、声明精确异常、try-with-resources语句块、记录异常信息等,帮助开发者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良好的异常处理能保证程序稳定运行,避免资源泄漏和潜在问题。
|
1月前
|
Java代码结构解析:类、方法、主函数(1分钟解剖室)
### Java代码结构简介 掌握Java代码结构如同拥有程序世界的建筑蓝图,类、方法和主函数构成“黄金三角”。类是独立的容器,承载成员变量和方法;方法实现特定功能,参数控制输入环境;主函数是程序入口。常见错误包括类名与文件名不匹配、忘记static修饰符和花括号未闭合。通过实战案例学习电商系统、游戏角色控制和物联网设备监控,理解类的作用、方法类型和主函数任务,避免典型错误,逐步提升编程能力。 **脑图速记法**:类如太空站,方法即舱段;main是发射台,static不能换;文件名对仗,括号要成双;参数是坐标,void不返航。
86 5
|
2月前
|
【Java并发】【线程池】带你从0-1入门线程池
欢迎来到我的技术博客!我是一名热爱编程的开发者,梦想是编写高端CRUD应用。2025年我正在沉淀中,博客更新速度加快,期待与你一起成长。 线程池是一种复用线程资源的机制,通过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并管理其生命周期,避免频繁创建/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开销。它解决了线程创建成本高、资源耗尽风险、响应速度慢和任务执行缺乏管理等问题。
203 60
【Java并发】【线程池】带你从0-1入门线程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