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限效应”随想

简介: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法则是世间万物运动的根本法则,促使某一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化有一个“度”的界限。我们要保持一个事物的良性发展,就要把握一个“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法则是世间万物运动的根本法则,促使某一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化有一个“度”的界限。我们要保持一个事物的良性发展,就要把握一个“度”。

 

       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原理在我们的学习领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其中与之相关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门限效应”。“门限效应”是在有关通信的课程中出现的一个概念,或者说是一个现象,它是说在我们调制解调(即连续信号变成不连续信号或相反)时,调频信号在解调后要获得信噪比增益,输入信噪比必须要大于某一门限值,否则其解调器的性能会急剧恶化,这种现象称为“门限效应”。它是“适度原则”在具体自然科学领域力的体现,指引着我们不断地提高设备的性能,并为评价一个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门限效应”的现象比比皆是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常说“忍耐是有限度的”,就是说我们的忍受能力有一个“门限”,超过了它,我们的脾气就会“急剧恶化”,产生不希望看的、不良的后果。

 

        我们的考试要求及格,那也是一个“门限效应”的表现。及格与完成是两个差别很大的概念,就像在一个通信系统里,超过了“门限值”仅仅意味着我们可以采用它,但它不一定是最优的,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它进行改造,以趋于至善。当然,及格与不及格的结果也是有天壤之别,不及格表明你一学期的努力付之东流,要重新来过。

 

        再大一点来说,社会上那么多的贪官一经曝光,都是说他们贪污了几千万甚至上亿,那么早些时候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这也是一个“门限效应”的体现。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国家也保护正当的私人财产。但是当一个人的贪欲急剧膨胀的时候,一千、一万不够,十万、百万不够,他们的要求越来越多,最终超过了国家、人民所能承受的“门限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有最严厉的惩罚在等着他们。我个人认为,社会向前发展,一分价值一分报酬,只要我们的付出达到了所期望的“门限值”,那么我们的收获会令我们自己满意的。

 

       再大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情况也是这样。现在我们都在说环境保护,那么我们有没有问一下,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问题逐渐积累,最终造成“门限效应”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最终将要进入到的共产主义社会。总的说来,每个社会形态较之前一个社会形态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从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的角度看。那么,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有了发展必然会带来负面效应,而发展越多,负面效应也就越多,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对于一个自然环境来说,我们假设它最好的时候的性能(最佳形态)100,也许经历了第一个社会形态,它的性能下降到了95;经过第二个社会形态下降到了85;接踵而来的是第三、第四个社会形态,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它的性能可能就只有60,我们就发现问题了,并且大声疾呼“保护环境”,“防止全球变暖”,“保护极地冰川”等口号。有许多环保主义者把问题都推到现代人的身上,认为是他们没有节制,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进而不断破坏环境,超过了“门限值”而带来这种严重的后果。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假设所应承担的责任以100来计算,也许现代人分得60,那么前人也至少有40啊!因此环境问题古来便有之,不可随便拿现代人开刀。“门限效应”既然已经产生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想一想应该如何来挽救我们的地球,防止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被吞没。当然,这也成了当代大学生的重任之一,每个人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为自己设定一个努力的“门限”,达到了我们都应该给予认可和表扬。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共同母亲地球一定会返老还童,给她的子女们提供一个更加安定、祥和的学习、生活环境。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提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的目标定得越高越好,那么“门限值”到底是多少才恰当呢?对此,我认为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量身定做的“门限值”适合我们每一个人!要想在生活中得到快乐,我就想起了一首名叫“半半歌”的诗,它让我们每个人修理自己的欲望,以寻找生活中的乐趣为主要目的。我想学习中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是这个道理吧。社会向前发展也是要我们“人尽其才”,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学习和工作成为个人的第一需要。

 

        对于“门限效应”,我的理解也是其一、二,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不断深化对它的理解,以更好地指导我的学习和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录
相关文章
|
算法 C++ 索引
GNURadio+USRP+OFDM实现文件传输(一)
GNURadio+USRP+OFDM实现文件传输(一)
2101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阿里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应用探索
阿里通义千问,阿里集团的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应用于AI教育,实现个性化教学、自适应学习系统和智能答疑。通过AIGC,它生成个性化内容,适应不同学生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创新。在教育场景中,模型提供实时反馈,定制学习路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随着技术进步,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但也需关注伦理与安全。
3269 1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并行计算
|
10月前
|
SQL 数据采集 分布式计算
【赵渝强老师】基于大数据组件的平台架构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及各层的功能。大数据平台架构分为五层:数据源层、数据采集层、大数据平台层、数据仓库层和应用层。其中,大数据平台层为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支持离线和实时数据处理。数据仓库层则基于大数据平台构建数据模型,应用层则利用这些模型实现具体的应用场景。文中还提供了Lambda和Kappa架构的视频讲解。
889 3
【赵渝强老师】基于大数据组件的平台架构
|
调度 决策智能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CVaR的微网动态定价与调度策略(matlab代码)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CVaR的微网动态定价与调度策略(matlab代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大模型技术在C端市场的三大应用场景
【1月更文挑战第15天】大模型技术在C端市场的三大应用场景
1042 2
大模型技术在C端市场的三大应用场景
|
数据库 Android开发 数据库管理
【Android 逆向】使用 DB Browser 查看并修改 SQLite 数据库 ( 从 Android 应用数据目录中拷贝数据库文件 | 使用 DB Browser 工具查看数据块文件 )
【Android 逆向】使用 DB Browser 查看并修改 SQLite 数据库 ( 从 Android 应用数据目录中拷贝数据库文件 | 使用 DB Browser 工具查看数据块文件 )
1015 0
【Android 逆向】使用 DB Browser 查看并修改 SQLite 数据库 ( 从 Android 应用数据目录中拷贝数据库文件 | 使用 DB Browser 工具查看数据块文件 )
|
存储 网络安全 文件存储
通过在线迁移转存Stable Diffusion模型库到NAS
本文将会指导您将流行的Stable Diffusion模型库迁移到您自有的文件存储NAS空间里
|
Python
【Python】项目离线部署
【Python】项目离线部署
|
存储 数据建模 API
[Eigen中文文档] 稀疏矩阵快速参考指南
本页面简要介绍了类SparseMatrix中可用的主要操作。在处理稀疏矩阵时,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它们的存储方式:即行优先或列优先,Eigen默认为列优先。对稀疏矩阵进行的大多数算术操作都会默认它们具有相同的存储顺序。
5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