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小论文”杂谈》,是有关自己就研究生写小论文的一些心得体会,点击率挺高的。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也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搞科研”还是极有热情!
最近,我又看了一些论文,也有同学问我怎样才能找到比较好的文章来阅读。有老师说过,你的文章写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参考文献选得好不好。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我们读到好文章,那么自己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相反,如果读到很一般的文章,甚至是“垃圾”,那么读完后就会觉得这篇文章很“空洞”,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倒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有的还“污染”了我们的眼睛。以下,我就自己对于如何选文章发表一点愚见,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选择一篇文章:第一,被引用次数;第二,文章的参考文献质量;第三,文章本身的内容。
第一, 被引用次数。
如果一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很高,那么就说明有很多人都看好它,其水平自然也不会太差。怎样看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呢?可以在“谷歌学术”(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hp?hl=zh-CN&tab=ws)中查看。输入论文标题后,可以看到条目的左下方有“被引用次数”这一项,如下图所示(这篇文章被引用了668次,很高)。
一般说来,只要一篇文章的引用次数达到100次以上,都是高质量的文章,很值得我们一读。当然,要想读懂它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毕竟“巨人的肩膀”也不是那么好站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以这么说,读懂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胜过读10篇很一般的文章。
再推荐几篇高质量的文章。《A survey and comparison of peer-to-peer overlay network schemes》(被引用664次),《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写“云计算”相关论文必读,被引用1042次),《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urvey》(被引用485次)。
第二, 文章的参考文献质量。
总的说来,参考文献的质量与文章的质量是成正比的。如果参考文献引用得比较好,那么这篇文章也不会太差。
首先是参考文献数量。虽然参考文献的多寡不是决定文章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它也能够反映一定的问题。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小公司,大家可能不会立马认为它会多么的前途,毕竟规模太小了。我读过的比较经典的文章的参考文献都有上百篇(就像上面推荐的几篇文章)。因为好文章的信息量比较大,那么它参考的文献一定就会比较多,否则不会有多少新内容。因此,我们首先要看参考文献的篇数,这也提醒我们写论文时要注意这方面的细节。
其次是看参考文献的新旧程度,是否多是近几年写的。我认为,好的文章的参考文献有三分之一是近三年的,特别是计算机、通信等信息学科的论文(因为技术发展很快)。这既可反映文章研究的内容的新颖性,也可反映课题的“火热”程度。当然,如果引用的是老一点的比较经典的论文,那么就要另当别论了。我读过有当年出版的论文还引用了许多当年已发表的论文,这就可以看出研究的实时性了。
最后看参考文献的档次。如果都是档次比较高的,像IEEE、ACM出版的论文,那么这篇文章应该也不会太烂。当然有例外,因为IEEE旗下的期刊、会议太多了,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在我们写论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引用一些高档次的文章。
第三, 文章本身的内容。
在这方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我只想从宏观上进行说明。
首先,文章的篇幅(页数)不能太少。如果一篇文章只有那么几页,再怎么说也不会有太多的内容在里面。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体重只有一百斤,如果要你挑120斤重的东西,我想这是很难做到的。一般而言,高质量的论文都有十几页,甚至好几十页,如《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urvey》(写“无线传感器网络”必读)有39页。文章页数较多,即使在“打酱油”,那么这里面的“酱油”也会比其它地方多。
其次,文章的数学公式要尽量多。如果你写的是综述性的文章,那么可能就不会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是,毕竟计算机、通信等信息学科要求我们有较为深厚的数学功底,因此这也要体现在论文中。有人说,数学是一切理工学科的基础,就是这个道理。退一步说,如果数学不多,那么多一点算法描述或者程序,甚至流程图、仿真图都是可以的。总之,我们如果读到全是字的文章,而且篇幅不长,那么基本上可以“pass”掉了。
再次,最好要有算法的详细描述或模型对比。因为我们多是在人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果整篇文章都是在宣扬自己的算法有多牛,那就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了。有对比,更能看出这篇文章的优点,让我们能够看出是哪里有了改进,该学习哪些地方。要叫大家拍脑袋想出一个理论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不可能,那么就只能是改进了。高质量的文章都会详细介绍已有的成果,以及自己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这样可以让读者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我看过的高质量的论文大多是来自名校的,像MIT,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和CMU等。虽然说我们不能自暴自弃,但人家的研究确实要比我们先进,人家对待科学的态度确实要比我们认真,多阅读他们的文章能够让我们领略到大师的风范,激发奋斗的热情。当然,也会有失落感,会会有挫败感,甚至会感到绝望。但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是不会进步的,就像新东方有一句话说得好:“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以上便是自己对于“如何选择一篇好文章”的一点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不管怎么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写论文还在于自己日常的积累,如果想靠几天突击起来,那是几乎不可能的(前提是不要copy人家的)。只要我们坚持经常阅读,并把自己读过的每篇文章都弄懂了,相信离自己写出文章之日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