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软件研发工作总结
完成第一个新需求
在入职后不久,我得到了第一个新任务:完成某个版本的一个新需求。所谓的“需求”,就是用文档的形式告诉我们要做什么,要实现什么功能。
在得到需求文档之后,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好几遍,发现有些地方自己并不是很明白。如果在自己都不是很确定的情况下修改代码,其后果是很严重的,项目经理曾经这样告诫我。我把自己的疑惑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了SE(系统工程师),让他把需求讲明白。在我们公司,SE负责写需求,他们要把用户想要实现的功能写成文档,然后让软件开发工程师来实现,可以说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很快,SE便回了邮件,一一为我答疑解惑。在明确了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之后,我便着手修改代码了。一般说来,作为新人,不太可能一开始便做很复杂的东西,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的。也就是说,先是要在别人的基础之上修改代码。
对照着“需求文档”和“详细设计文档”,我很快便找到了要进行修改的地方。接下来是不是应该马上就写代码呢?还不是。接下来要做的是找出“编程规范”,按照上面写的来办事,包括:如何命名变量?如果写注释?如何添加或删除代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之后,就可以动手编代码了。在此过程中,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出错。完成一定的代码量之后,我回过头去检查几遍,再接着做下去。如此反复,直到完成该需求。
我本以为编好代码便万事大吉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导师告诉我,编完代码之后要进行自测,在自测无误之后才能提交。这也纠正了我之前的一个想法:代码测试是测试人员的事情。在我们公司,大部分的测试工作都是开发工程师在做。在自测多次之后才能将代码提交到指定的地方。
我总结了一下,一般说来,在整个研发项目中,除了编码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以下事情:
第一,自测
所谓的“自测”,与测试人员做的测试有区别。我们自测的目的是验证自己编写的代码的正确性,要确保让别人发现的错误尽量少。
如果要完成多个功能,我的做法是在完成一个功能之后,便对其进行测试。
第二,编写文档
一般说来,涉及到的文档的种类繁多,包括:单元测试文档、集成测试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用户文档、协议文档等。如果涉及到升级,那么还有升级文档。
对于单元测试文档的编写,是要对自己编写的单个函数功能进行验证,要在文档中写出自己设计了哪些用例,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以及测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对于集成测试文档的编写,重在对接口进行测试。“集成”的目的就是将不同功能的模块组合起来,要看它们是否能够协同工作。编写的方法和单元测试文档差不多。
对于详细设计文档的编写,要体现出自己设计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自己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哪些模块最重要,哪些函数是关键函数。详细设计文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此来编写代码。
对于用户文档的编写,要谨慎。用户文档一般是拿给用户和现场的工程人员看的,如果写得不好,那么对于现场版本的安装是很不利的。
其它协议文档或者由用户提供,或者由业务规划部门提供,我们可以参考。
第三,走同行评审流程
我们做出来了东西,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就需要同行评审。“同行评审”顾名思义,就是让专家或同事来看一下我们做的东西怎么样,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等。
这个流程比较重要,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想法的不足、自己思维的漏洞,并加以改正。
第四,提交并构建版本
这里的提交版本,不是像我们在学校那样把文档或代码一放就了事了,而是要按照规格来办事。哪里放代码,哪里放文档,文件结构如何组织,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一切都要遵循规范和做事流程,这是公司和学校的区别。
在版本提交过后,下一步工作就是构建一个版本,表示我们开发人员的工作到此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该测试人员“粉墨登场”了。
回首自己完成需求的过程,有这几点体会: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积极主动,不懂就要问。
第二,开发人员做事要认真仔细,要确保自己编写的代码的正确性,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第三,凡事都要遵守规范,不能凭自己的想法办事情。
经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完成第一个需求的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它为我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本人微博:http://weibo.com/zhouzxi?topnav=1&wvr=5,微信号:245924426,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