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学习笔记(4)-HA高可用方案Sentinel配置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简介: 上一节中介绍了master-slave模式,在最小配置:master、slave各一个节点的情况下,不管是master还是slave down掉一个,“完整的”读/写功能都将受影响,这在生产环境中显然不能接受。

上一节中介绍了master-slave模式,在最小配置:master、slave各一个节点的情况下,不管是master还是slave down掉一个,“完整的”读/写功能都将受影响,这在生产环境中显然不能接受。幸好redis提供了sentinel(哨兵)机制,通过sentinel模式启动redis后,自动监控master/slave的运行状态,基本原理是:心跳机制+投票裁决

每个sentinel会向其它sentinal、master、slave定时发送消息,以确认对方是否“活”着,如果发现对方在指定时间(可配置)内未回应,则暂时认为对方已挂(所谓的“主观认为宕机” Subjective Down,简称SDOWN)。

若“哨兵群”中的多数sentinel,都报告某一master没响应,系统才认为该master"彻底死亡"(即:客观上的真正down机,Objective Down,简称ODOWN),通过一定的vote算法,从剩下的slave节点中,选一台提升为master,然后自动修改相关配置。

 

 

最小化的sentinel配置文件为:

1 port 7031
2 
3 dir /opt/app/redis/redis-2.8.17/tmp
4 
5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0.6.144.155 7030 1
6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5000
7 sentinel parallel-syncs mymaster 1
8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15000

第1行,指定sentinel使用的端口,不能与redis-server运行实例的端口冲突

第3行,指定工作目录

第5行,显示监控master节点10.6.144.155,master节点使用端口7030,最后一个数字表示投票需要的"最少法定人数",比如有10个sentinal哨兵都在监控某一个master节点,如果需要至少6个哨兵发现master挂掉后,才认为master真正down掉,那么这里就配置为6,最小配置1台master,1台slave,在二个机器上都启动sentinal的情况下,哨兵数只有2个,如果一台机器物理挂掉,只剩一个sentinal能发现该问题,所以这里配置成1,至于mymaster只是一个名字,可以随便起,但要保证5-8行都使用同一个名字

第6行,表示如果5s内mymaster没响应,就认为SDOWN

第8行,表示如果15秒后,mysater仍没活过来,则启动failover,从剩下的slave中选一个升级为master

第7行,表示如果master重新选出来后,其它slave节点能同时并行从新master同步缓存的台数有多少个,显然该值越大,所有slave节点完成同步切换的整体速度越快,但如果此时正好有人在访问这些slave,可能造成读取失败,影响面会更广。最保定的设置为1,只同一时间,只能有一台干这件事,这样其它slave还能继续服务,但是所有slave全部完成缓存更新同步的进程将变慢。

另:一个sentinal可同时监控多个master,只要把5-8行重复多段,加以修改即可。

 

具体使用步骤:(约定7030是redis-server端口,7031是redis-sentinel端口,且master、slave上的redis-server均已正常启动)

1、先在redis根目录下创建conf子目录,新建配置文件sentinel.conf,内容参考前面的内容(master和slave上都做相同的配置)

2、./redis-sentinel ../conf/sentinel.conf 即可(master和slave上都启用sentinel,即最终有二个哨兵)

3、./redis-cli -p 7031 sentinel masters 可通过该命令查看当前的master节点情况(注,这里一定要带sentinel的端口)

4、在master上,./redis-cli -p 7030 shutdown ,手动把master停掉,观察sentinel的输出

[17569] 21 Nov 11:06:56.277 # +odown master mymaster 10.6.144.155 7030 #quorum 1/1
[17569] 21 Nov 11:06:56.277 # Next failover delay: I will not start a failover before Fri Nov 21 11:07:26 2014
[17569] 21 Nov 11:06:57.389 # +config-update-from sentinel 10.6.144.156:7031 10.6.144.156 7031 @ mymaster 10.6.144.155 7030
[17569] 21 Nov 11:06:57.389 # +switch-master mymaster 10.6.144.155 7030 10.6.144.156 7030
[17569] 21 Nov 11:06:57.389 * +slave slave 10.6.53.131:7030 10.6.53.131 7030 @ mymaster 10.6.144.156 7030

从红线部分可以看出,master发生了迁移,等刚才停掉的master再重启后,可以观察到它将被当作slave加入,类似以下输出:

[36444] 21 Nov 11:11:14.540 * +convert-to-slave slave 10.6.144.155:7030 10.6.144.155 7030 @ mymaster 10.6.144.156 7030

注意事项:发生master迁移后,如果遇到运维需要,想重启所有redis,必须最先重启“新的”master节点,否则sentinel会一直找不到master。

最后,如果想停止sentinel,可输入命令./redis-cli -p 7031 shutdown

 

客户端的使用:

一、Jedis

 1     @Test
 2     public void testJedi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3 
 4         Set<String> sentinels = new HashSet<String>();
 5         sentinels.add("10.6.144.155:7031");
 6         sentinels.add("10.6.144.156:7031");        
 7 
 8         JedisSentinelPool sentinelPool = new JedisSentinelPool("mymaster",
 9                 sentinels);
10 
11         Jedis jedis = sentinelPool.getResource();
12 
13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Host:"
14                 + sentinelPool.getCurrentHostMaster());
15 
16         String key = "a";
17 
18         String cacheData = jedis.get(key);
19 
20         if (cacheData == null) {
21             jedis.del(key);
22         }
23 
24         jedis.set(key, "aaa");// 写入
25 
26         System.out.println(jedis.get(key));// 读取
27 
28         System.out.println("current Host:"
29                 + sentinelPool.getCurrentHostMaster());// down掉master,观察slave是否被提升为master
30 
31         jedis.set(key, "bbb");// 测试新master的写入
32 
33         System.out.println(jedis.get(key));// 观察读取是否正常
34 
35         sentinelPool.close();
36         jedis.close();
37 
38     }
View Code

4-6行是关键,这里指定了sentinel节点信息。但这段代码在运行时发现一个问题:对于1主1从的最小化配置,如果连续发生两次写操作,第1次set成功后,如果断点停在这里,down掉master,这时剩下的slave会提升为master,但是第2次set时,会抛异常,类似:连接已断开。(通过Spring-Data-Redis整合Jedis与redis时,利用RedisTemplate调用不会有这个问题,看来Spring-Data-Redis针对这个问题做过优化,所以建议正式项目中,通过Spring-Data-Redis整合Redis来调用相关功能,而不是自己直接引用Jedis的jar包来使用)

 

二、Redisson

 1     @Test
 2     public void testRedisson()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3             TimeoutException {
 4 
 5         Config config = new Config();
 6 
 7         config.useSentinelConnection().setMasterName("mymaster")
 8                 .addSentinelAddress("10.6.144.155:7031", "10.6.144.156:7031");
 9         config.useSentinelConnection().setRetryInterval(1000);
10         config.useSentinelConnection().setRetryAttempts(1);
11 
12         Redisson redisson = Redisson.create(config);
13 
14         String key = "test";
15 
16         RBucket<String> myObj = redisson.getBucket(key);
17         if (myObj != null) {
18             myObj.delete();
19         }
20 
21         myObj.set("aaa");// 写入
22 
23         System.out.println(myObj.get());// 读取
24 
25         myObj.set("bbb");// down掉master,观察是否能写入新master
26 
27         System.out.println(myObj.get());
28 
29         redisson.shutdown();
30 
31     }
View Code

同样做类似的测试,二次写,二次读,如果第1次写后,人工down掉master,剩下的slave会提升成master,第二次写ok,但此时redis节点中,只剩master,没有slave了,从测试结果上看,第二次get还是尝试去找slave节点,但是此时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一直在等候,导致后面的的处理被阻塞。

这不是redis的问题,而是Redisson客户端设计不够智能。

鉴于这种现状,如果要使用Redisson,最好做成1主2从的部署结构:(sentinel.conf中的“法定人数”,建议调整成2)

 

这样的好处是,1个master挂掉后,剩下的2台slave中,会有1台提升为master,整体仍然保证有1个master和1个slave,读写均不受影响。

关于Sentinel的更多细节,可参考官网文档:http://www.redis.io/topics/sentinel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监控
135_负载均衡:Redis缓存 - 提高缓存命中率的配置与最佳实践
在现代大型语言模型(LLM)部署架构中,缓存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LLM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需求的持续增长,如何构建高效、可靠的缓存架构成为系统性能优化的核心挑战。Redis作为业界领先的内存数据库,因其高性能、丰富的数据结构和灵活的配置选项,已成为LLM部署中首选的缓存解决方案。
|
8月前
|
canal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应用—7.大Value处理方案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监控Redis大key的方案设计及其实现步骤。主要内容包括:方案设计、安装与配置环境、binlog数据消费者。
341 29
Redis应用—7.大Value处理方案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NoSQL
Redis高可用架构全解析:从主从复制到集群方案
Redis高可用确保服务持续稳定,避免单点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通过主从复制实现数据冗余,哨兵模式支持自动故障转移,Cluster集群则提供分布式数据分片与水平扩展,三者层层递进,保障读写分离、容灾切换与大规模数据存储,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的Redis架构体系。
|
3月前
|
监控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保障Redis与MySQL数据一致性的强化方案
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业务场景和系统复杂度,避免为了追求一致性而过度牺牲系统性能。保持简洁但有效的策略往往比采取过于复杂的方案更加实际。同时,各种方案都需要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经过慎重评估和充分测试才可以投入生产环境。
227 0
|
4月前
|
NoSQL 安全 Linux
设置Redis在CentOS7上的自启动配置
这些步骤总结了在CentOS 7系统上设置Redis服务自启动的过程。这些命令提供了一个直接且明了的方式,确保Redis作为关键组件在系统启动时能自动运行,保障了依赖于Redis服务的应用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66 9
|
6月前
|
NoSQL 算法 安全
redis分布式锁在高并发场景下的方案设计与性能提升
本文探讨了Redis分布式锁在主从架构下失效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首先通过CAP理论分析,Redis遵循AP原则,导致锁可能失效。针对此问题,提出两种解决方案:Zookeeper分布式锁(追求CP一致性)和Redlock算法(基于多个Redis实例提升可靠性)。文章还讨论了可能遇到的“坑”,如加从节点引发超卖问题、建议Redis节点数为奇数以及持久化策略对锁的影响。最后,从性能优化角度出发,介绍了减少锁粒度和分段锁的策略,并结合实际场景(如下单重复提交、支付与取消订单冲突)展示了分布式锁的应用方法。
506 3
|
8月前
|
存储 监控 NoSQL
Redis集群有哪些方案
1. 主从复制集群 : 读写分离, 一主多从 , 解决高并发读的问题 2. 哨兵集群 : 主从集群的结构之上 , 加入了哨兵用于监控集群状态 , 主节点出现故障, 执行主从切换 , 解决高可用问题 3. Cluster分片集群 : 多主多从 , 解决高并发写的问题, 以及海量数据存储问题 , 每个主节点存储一部分集群数据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NoSQL
缓存与数据库的一致性方案,Redis与Mysql一致性方案,大厂P8的终极方案(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缓存与数据库的一致性方案,Redis与Mysql一致性方案,大厂P8的终极方案(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
8月前
|
NoSQL Ubuntu 网络安全
在 Ubuntu 20.04 上安装和配置 Redis
在 Ubuntu 20.04 上安装和配置 Redis 的步骤如下:首先更新系统包,然后通过 `apt` 安装 Redis。安装后,启用并启动 Redis 服务,检查其运行状态。可选配置包括修改绑定 IP、端口等,并确保防火墙设置允许外部访问。最后,使用 `redis-cli` 测试 Redis 功能,如设置和获取键值对。
368 1
|
10月前
|
存储 监控 NoSQL
NoSQL与Redis配置与优化
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Redis,可以显著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优化内存使用、合理设置持久化策略、使用Pipeline批量执行命令、以及采用分布式集群方案,都是提升Redis性能的重要手段。同时,定期监控和维护Redis实例,及时调整配置,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希望本文对您在Redis的配置与优化方面有所帮助。
185 23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