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际反病毒大会 亚信安全倡导“消灭移动终端”化解移动威胁

简介:

在近日召开的2017国际反病毒大会“移动APP综合治理”分论坛上,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赫荣奎对于互联网+形势下的移动安全技术进行了深入解读。赫荣奎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业务流程,不断推陈出新的应用程序、智能设备和模糊的边界管理给企业移动业务和数据安全带来的严峻挑战。企业可以换个思路——‘消灭移动终端’,借助移动虚拟基础架构等创新的移动化管理思路,确保移动终端数据不落地,云端业务不出数据中心,提高企业移动业务数据的安全系数。”

2017国际反病毒大会  亚信安全倡导消灭移动终端化解移动威胁

移动化浪潮引入海量移动威胁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工具,BYOD(自带设备办公)模式早已得到大量落实。但是,这也会带来难以忽视的移动安全问题。不仅恶意软件、山寨APP可能窃取企业的机密数据,移动系统漏洞数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

2017国际反病毒大会  亚信安全倡导消灭移动终端化解移动威胁

赫荣奎表示:“互联网+推动了移动化浪潮,安全环境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移动应用开发平台被嵌入恶意代码、移动应用市场传播恶意程序、无线网络被劫持等严重的移动安全威胁。特别是在BYOD模式中,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难以覆盖员工所有的移动应用、数据交互行为,给组织的数据资产带来严重安全威胁。另外,由于企业的安全防护能力难以覆盖到移动设备,很多黑客选择将移动设备作为企业网络的突破口,执行更多的网络攻击行为。”

“消灭移动终端”可高效化解移动安全问题

由于移动化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因此传统的基于终端或者基于网络的安全防护方案很难彻底化解移动威胁。赫荣奎认为,要解决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消灭移动终端”将是最好的思路之一,即通过虚拟移动基础架构(Virtual Mobile Infrastructure)实现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的分离,企业数据保存在数据中心,对手机、平板电脑、PC等各种终端“一视同仁”,用户只能通过安全虚拟工作区来访问数据中心内的企业数据。由于这些数据并不保留在设备本地,数据泄露的风险将大幅降低。

亚信安全虚拟手机解决方案就是一种基于VMI架构的解决方案,通过将“虚拟手机”集中部署在数据中心,通过集中化的服务器虚拟移动操作系统,并通过高效的远程显示协议来实现网络访问和操作。为每个用户创建安全工作空间,实现“虚拟手机”统一管控,业务开展更灵活,安全级别更高。确保移动应用数据不出数据中心,移动办公数据不落地。

为了确保网络层数据安全传输,亚信安全在移动应用访问云端的数据传输和获取虚拟手机桌面的影像协议采用RMX(Remote Mobile eXperience,远程移动体验协议)实现,该协议为亚信安全专利技术,不仅可以传输加密压缩的指令和参数,确保攻击者无法还原出数据,还能够通过屏幕图片解析方式的创新有效节省带宽。另外,由于移动应用都在部署于云端,因此可以令移动设备本地无需安装应用,这就避免了移动应用被黑客获取并利用。

赫荣奎指出:“亚信安全虚拟手机解决方案的优势不仅在于确保移动安全,还在于其能够充分降低企业移动管理的难度。解决方案支持移动终端的各类传感器、支持触摸滑屏操作,企业无需对各种系统、品牌的移动设备进行复杂的适配工作,就能够在多平台上获得一致化的用户体验,不仅降低了企业开发难度,还降低了特定移动设备因为不适配而无法进行管理的几率。在应用发布方面,企业只需对虚拟机进行统一分发,无需对各种型号的移动设备进行逐一分发,极大的节省了运维成本。”


原文发布时间为: 2017年11月14日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存储 安全 网络安全
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一场无声的较量
【6月更文挑战第7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云计算与网络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
|
1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库
网络安全的行业黑话 ——防守篇之软硬件
网络安全的行业黑话 ——防守篇之软硬件
84 0
|
安全 网络安全
中美欧联手打击僵尸网络 深化安全合作
中国互联网协会消息,近期,我国网络安全应急组织与美国微软公司以及欧美一些网络安全机构联手,成功打击一个名叫Waledac的全球大型僵尸网络。根据微软公司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监测数据,Waledac僵尸网络所使用的控制服务器大多位于德国、荷兰、瑞典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控制了全球数十万台计算机,预计每天能发出超过15亿封的垃圾邮件。
1040 0
|
监控 安全
Stuxnet病毒全球肆虐 将影响我国众多企业
近日,瑞星公司监测到一个席卷全球工业界的病毒已经入侵我国,这种名为Stuxnet的蠕虫病毒已经造成伊朗核电站推迟发电,目前国内已有近500万网民、及多个行业的领军企业遭此病毒攻击。瑞星反病毒专家警告说,我们许多大型重要企业在安全制度上存在缺失,可能促进Stuxnet病毒在企业中的大规模传播。
1086 0
|
供应链 安全 网络安全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