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混合云指南:多云服务商管理的八大要素

简介:

混合云时代,服务商管理一直以来都是IT行业中颇为重要的一项需求,即使有些许乏味。混合云模型,特别是在与多重云策略一致时,需要同时在多个供应商之间工作。

除了混合云的实际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组织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混合”:例如,可以在内部部署的软件基础上,依靠内部部署和云端的储存,更大程度地使用SaaS应用。IT领军企业正密切关注着几十家不同的供应商和服务提供者。

“正如云计算的许多其他方面,处理多个供应商与其他环境有不少共同点。谈判价格,确保存在所需的功能,理解策略路线图,是买家必须进行的几项工作。”红帽(Red Hat)公司的技术宣传人戈登·哈夫(Gordon Haff)这样说道,“再混合云中,还有一些附加的考虑因素。”

你该怎样在混合云环境中高产地、有效率地管理多个供应商?也许最重要的是:你该怎样利用你的混合云,通过一种可以帮助你达到商业目标的方式来管理多个供应商?我们采访了哈夫以及其他几位专家来分享建议。

1. 考虑供应商时首先考虑商业需求

一个成功的混合云策略应为了重要的商业目标直接设计——例如,你的混合云将怎样有助于驱动数据转换,或者它将怎样有助于形成更好的数据源流失保持任务的自动化。在混合云设置中,同样的思考过程也可以应用于供应商的选用和管理。

“在部署混合云策略时,首先相关的是决定你的商业需求以及它将如何在云中被管理。”DSM科技顾问公司的频道经理凯莉·比杰尼(Kelly Begeny)说道。

不要仅仅根据技术就选用平台,而要在明确了解它将怎样驱动或支持当下的商业需求之后再做出选择。这一底线使你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估算并管理你将来供应商的效率。

2. 了解组织正在广泛使用什么

首席信息官(CIO)们正在面临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云和可移动技术变得如此普遍,IT行业甚至可能还并未完全了解到组织中所有使用的供应商。有效的多个供应商管理,需要360度全方位的观察,来保证你能够适当的估算成本,资源分配,以及其他。

“从实行新的投资之前,内部部署的私有云有多大容量,到组织正在广泛使用哪些IaaS供应商,IT行业对于了解的需求已经远不仅仅止于LAN和WAN连接。”Ingrained Technology的创始人唐·马克威蒂(Don MacVittie)这样说。

3. 分阶段使用管理策略

在混合云设置中管理多个供应商常常被认为比登天还要困难。这是一个潜在的错误,尤其多余还处于使用云的相对初级阶段的组织。

“先从单独管理各个供应商开始——大多数企业都是如此——来获得快速的投资回报并为接下来的阶段建立专业需求,”红帽公司的管理策略总经理,阿历山德罗·佩瑞里(Alessandro Perilli)这样建议。“然后通过将注意力在对你的混合云管理极为重要的部分,一个一个地渐渐合并多供应商环境的管理。”

佩瑞里分享了此方法的几个具体例子:如果你想要发展建造的能力,你应该集中关注自动化层。如果你想发展分析能力,你应该集中关注财务管理层,如此等等。

“最后一步,将合并的管理延伸到被单个供应商工具管理的部分,使操作和技术的冗余达到最小化。”佩瑞里说。

4. 云管理工具应该具备良好的可视度

佩瑞里的建议十分中肯,将问题延伸到了工具本身。当你进入到多供应商管理比较深层次的阶段,正确的云管理工具则尤其重要。

“如果你没有选择正确的工具,使用多个供应商是很困难的。找到一个使用单一入口的供应者会十分有用,如果GUI界面是容易掌握的。”DSM公司的比杰尼这样说。她补充道,一个统一的云管理工具对于小型或中型公司尤为重要,对这二者而言,佩瑞里之前提到的操作和技术的冗余是致命的。

“对小一些的公司,我发现,选用可以通过一个控制台来管理的多供应商工具可以提高产量并且显著地缩减IT成本。”比杰尼提到。

红帽公司的哈夫也提到了多供应商环境中选择一个好的云管理工具的潜在益处。“混合云管理平台常常可以弥补几个云之间的差异。”他这样说道。

5. 重视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在你选择供应商的早期阶段要考虑兼容性。例如,哈夫建议考虑这个问题:“哪一个供应商和你更偏好的软件供应商有合作?”

混合云环境中,跨不同平台和供应商的兼容性将会帮助培养可移植性,这是某些首席信息官在选用混合云模型时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不同云的兼容性可以增加你的选择,并使工作可移植性最大化。”哈夫补充道,“尽管可移植性不能始终被保持,它在混合云环境中应当被合理的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

6. 在多供应商情境下,容器可以提供灵活度

如果可移植性被作为一个要求,你可能已经至少把问题转移到了容器上。多供应商和混合云能否成功,它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容器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麦克维蒂说。容器管理工具应当支持多个云的处理手段,并使可移植性更易达到。“这还提供了对未能预见的事件的反应能力,例如供应商提高成本或者主要供应商断供。”

7. 小心重复投资

提到成本,是的你一定要考虑这一点。这并不只是为了使首席财务官(CFO)的业绩增色,此外:有效的多供应商管理意味着,你的某一事业或者技术驱动确实需要多个供应商。

麦克维蒂分享了一个企业客户为了市场自动化同时部署了两个不同的SaaS应用的例子。

“两个平台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他们从没有考虑过同时维持二者的成本,”麦克维蒂说,“一周的评估后,了解到两个平台都可以完成对方的功能,他们最终选用了一个平台,每年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投资。”

同一个标准也始终适用于评估你的混合云结构和支持它的供应商。冗余并不总是IT行业中的一个负面词汇,尤其是考虑到基础设施时。(事实上,它很可能是你选择混合云的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浪费则是一个不同的问题。

8. 编写可移植安全条款

正如我们最近研究的,你混合云的安全策略应该随着你的云一起不断完善。麦克维蒂推荐了一个在混合云设置中管理多个供应商的具体策略:请确保你的安全条款和步骤是可移植的,因为它们可能会需要转移。

“随着需要实行安全控制的位置的增加,和在每个云平台上使用它们的不同机制,安全条例越来越需要明确一个目标,以及步骤说明或是Dev Ops脚本,来将这些条款应用到每个平台上。”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相关文章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监控
基于SaaS云部署、云计算的区域医院云HIS系统源码(运维管理+运营管理+综合监管)
医院云his系统采用主流成熟技术开发,B/S架构,软件结构简洁、代码规范易阅读,SaaS应用,全浏览器访问,前后端分离,多服务协同,服务可拆分,功能易扩展。多医院统一登录患者主索引建立、主数据管理,统一对外接口管理。
148 1
|
6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前端开发
(云HIS)云医院管理系统源码 SaaS模式 B/S架构 基于云计算技术
v(云HIS)云医院管理系统源码 SaaS模式 B/S架构 基于云计算技术
158 0
|
弹性计算 运维 负载均衡
vika维格表 x 阿里云计算巢:SaaS 云端私有化部署,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如果不想你的企业错过时代的节奏,丧失创新和发展能力,那就尽快融入数字经济的浪潮吧。
vika维格表 x 阿里云计算巢:SaaS 云端私有化部署,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
弹性计算 Cloud Native 双11
《生来创新-金融级云原生》——2 金融级云原生的“新标准和新蓝图”——2.2 定义金融云原生的10大新要素——要素 2:弹性混合云
《生来创新-金融级云原生》——2 金融级云原生的“新标准和新蓝图”——2.2 定义金融云原生的10大新要素——要素 2:弹性混合云
699 0
|
存储 缓存 运维
企业上云方案:阿里云企业六大通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多场景、一站式上云服务
阿里云为企业提供企业上云、企业初创必备、数字营销、企业办公、企业安全、企业数据六大上云场景、一站式上云服务(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多场景、一站式上云服务,满足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软硬件需求,助力您的事业腾飞!
800 1
企业上云方案:阿里云企业六大通用场景为企业提供多场景、一站式上云服务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阿里云混合云管理平台 企业上云的智能指挥官
日前,业界知名科技媒体2020年度奖项评选结果纷纷出炉!继阿里云混合云(Alibaba Cloud Hybrid Cloud)斩获由IT168、ITPUB主办2020年度技术卓越奖之后,阿里云混合云管理平台(Apsara Uni-manager)荣获了由至顶传媒推出的中国企业级IT领域权威奖项“2020年度凌云奖”之年度云平台奖。
2244 0
阿里云混合云管理平台 企业上云的智能指挥官
|
安全 API 开发工具
电子合同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部署方式对比
在电子合同行业中,电子合同部署分为三种方式: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605 0
电子合同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部署方式对比
|
存储 弹性计算 安全
阿里云张献涛:公共云平台四大发展趋势
更稳定、更安全、更高性能、更池化
阿里云张献涛:公共云平台四大发展趋势
|
弹性计算 运维 监控
阿里云混合云管理平台发布,助力企业管好云
混合云管理平台 阿里云正式推出混合云管理平台,致力于为多云和混合云场景客户业务,提供全面资源供给、运维和运营,基于一体化管控、自动化运维,智能化分析以及个性化扩展等核心特性,保障企业级客户极致的使用体验,简化混合云管理。
2522 0
阿里云混合云管理平台发布,助力企业管好云
|
弹性计算 运维 监控
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应用场景辨析
近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研究公司(Gartner朋友Alice Yang语,“我们是研究公司”)、咨询机构发布关于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的市场趋势分析,种种“公有云是未来发展趋势”、“混合云是主流”等观点层出不穷。在此,笔者试图抛开趋势,仅从应用场景角度分析,试图阐述当前国内各类云的客户群体、供应商、服务和技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