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

简介: 本文讲的是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IT168 资讯】吉利,这个大胆闯入汽车工业的"青涩后生",如今正在中国汽车制造领域掀起一股新浪潮。

本文讲的是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IT168 资讯】吉利,这个大胆闯入汽车工业的"青涩后生",如今正在中国汽车制造领域掀起一股新浪潮。

  4月19日,吉利对外透露,已将汽车模拟仿真等多个核心领域均采用高性能云计算实现。依托阿里云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吉利能够在数千核集群的计算机环境下进行仿真测试,包括对车辆的模拟碰撞,在车辆安全性上精益求精。

  模拟仿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CAE)来模拟汽车在各类环境中的驾驶情况。通过计算关键参数,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使得研发人员能够快速优化设计,将新技术和设计应用到产品上,如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保护乘客驾驶安全、改善发动机燃烧率等。

  德国、美国等汽车强国率先采用了这一方式,而如今,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厂商用高性能计算实现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

  最典型的是汽车碰撞测试,这一方案可以模拟整个碰撞过程,不同强度的材料在碰撞时的变化以及如何逐步吸收能量保护驾驶者安全,对汽车的安全性加以验证,这背后就需要大量的高性能计算能力。

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
▲上万小时的CAE计算机仿真试验给了吉利帝豪GL足够的自信

  如果把普通计算机的运算比作成人走路,那么吉利依托的阿里云高性能计算集群则可以称为计算机界的火箭,其计算速度能达到每秒千万亿次,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在诸如天气预报、基因、核工业、军事、航天等高科技领域都可以见到高性能计算机的身影。

  “吉利汽车与阿里云在各自行业都具有十分鲜明的资源优势,我们将共同在汽车行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业务模式、新汽车技术。”吉利集团CIO丁国祥说,将IT系统架构在阿里云上之后,部署的速度和成本及系统稳定性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
▲吉利CIO丁国祥在云栖大会上分享吉利的数字化转型思考与实践

  依托在阿里云上建立的营销服务平台,吉利打破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隔阂,构建了全新的信息通道,让决策层可以清晰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并实时反馈到生产、设计、制造等环节中来。

  吉利的转型升级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普遍需求。上个月,吉利的合作伙伴阿里云在深圳发布了ET工业大脑,让工业生产线上的机器拥有智能大脑,掀起了一场新的“机器智能革命”。

  2016年8月,ET开始入驻国内大型能源巨头协鑫光伏的切片生产车间。通过ET工业大脑的帮助,协鑫光伏的生产良品率已经提升了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成为首个显现“中国智造1%威力”的范本。

  阿里云人工智能科学家闵万里表示,与其他领域相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复杂度更高。单从数据而言,一台民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转速就能达30000转/分钟,不同型号涡轮发动机转动次数也不同,这相当于1分钟内就可以产生海量不同标准的数据。

  目前ET工业大脑已经在流程制造的数据化控制、生产线的升级换代、工艺改良、设备故障预测等方面开展工作。ET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不断吸收专业知识的“大脑”,可以指挥各种类型的工业躯体。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4-19

本文作者:朱立娜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

原文标题:吉利联手阿里云落地“中国制造2025”

目录
相关文章
|
安全 数据挖掘 定位技术
【外滩大会】摩斯发布MORSE DaaS 助力行业数智化发展
2023年9月外滩大会上,摩斯正式发布隐私计算数据智能服务MORSE DaaS。
【外滩大会】摩斯发布MORSE DaaS 助力行业数智化发展
|
人工智能 云计算 数据中心
数智洞察 | 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史上首届“云上”奥运
编者按: 距离 2022 北京冬奥会还有22天,北京冬奥已经完成核心系统迁移上云。过去,每届奥运都需要重复建设传统 IT 机房,并在赛事短暂使用后拆除。现在,奥运史上首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 IT,承载奥运的组织和运营。
126 0
|
供应链 算法 安全
海尔U+智慧生态圈借广交会扬帆“出海”
海尔U+智慧生态圈借广交会扬帆“出海”
134 0
海尔U+智慧生态圈借广交会扬帆“出海”
甘肃:多举措推进“双创”助企业发展
甘肃省各级科技部门根据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政策引导、培训交流、考查评估等方式开展“双创”工作,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众创空间提质增效等方面赢得企业好口碑。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移动开发
银行业搭上“新基建”东风,IT商迎爆发契机?
2018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最领先的企业,市场份额最高也仅为4.9%,一般只有1-3%,其擅长领域也各不相同。这显示有高达70%以上市场,属于“碎片化”的竞争状态,行业龙头的集中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