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python实现】K-means无监督学习实现分类

简介: 1.背景        无监督学习的定义就不多说了,不懂得可以google。因为项目需要,需要进行无监督的分类学习。        K-means里面的K指的是将数据分成的份数,基本上用的就是算距离的方法。        大致的思路就是给定一个矩阵,假设K的值是2,也就是分成两个部分,那么我们首先确定两个质心。一开始是找矩阵每一列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算出range=max-

1.背景

        无监督学习的定义就不多说了,不懂得可以google。因为项目需要,需要进行无监督的分类学习。
        K-means里面的K指的是将数据分成的份数,基本上用的就是算距离的方法。
        大致的思路就是给定一个矩阵,假设K的值是2,也就是分成两个部分,那么我们首先确定两个质心。一开始是找矩阵每一列的最大值max,最小值min,算出range=max-min,然后设质心就是min+range*random。之后在逐渐递归跟进,其实要想明白还是要跟一遍代码,自己每一步都输出一下看看跟自己想象的是否一样。
(顺便吐槽一下,网上好多人在写文章的事后拿了书上的代码就粘贴上,也不管能不能用,博主改了一下午才改好。。。,各种bug)

2.代码     

'''
@author: hakuri
'''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general function to parse tab -delimited floats
    dataMat = []                #assume last column is target value
    fr = open(fileName)
    for line in fr.readlines():
        curLine = line.strip().split('\t')
        fltLine = map(float,curLine) #map all elements to float()
        dataMat.append(fltLine)
    return dataMat

def distEclud(vecA, vecB):
    return sqrt(sum(power(vecA - vecB, 2))) #la.norm(vecA-vecB)

def randCent(dataSet, k):
    n = shape(dataSet)[1]
    centroids = mat(zeros((k,n)))#create centroid mat
    for j in range(n):#create random cluster centers, within bounds of each dimension
        minJ = min(array(dataSet)[:,j])
        
        rangeJ = float(max(array(dataSet)[:,j]) - minJ)
        centroids[:,j] = mat(minJ + rangeJ * random.rand(k,1))

    return centroids

def kMeans(dataSet, k, distMeas=distEclud, createCent=randCent):
    m = shape(dataSet)[0]
    clusterAssment = mat(zeros((m,2)))#create mat to assign data points                                       #to a centroid, also holds SE of each point
    centroids = createCent(dataSet, k)
    clusterChanged = True
    while clusterChanged:
        clusterChanged = False
        for i in range(m):#for each data point assign it to the closest centroid
            minDist = inf; minIndex = -1
            for j in range(k):
                distJI = distMeas(array(centroids)[j,:],array(dataSet)[i,:])
                if distJI < minDist:
                    minDist = distJI; minIndex = j
            if clusterAssment[i,0] != minIndex: clusterChanged = True
            clusterAssment[i,:] = minIndex,minDist**2
        print centroids
#         print nonzero(array(clusterAssment)[:,0]
        for cent in range(k):#recalculate centroids
                ptsInClust = dataSet[nonzero(array(clusterAssment)[:,0]==cent)[0][0]]#get all the point in this cluster
                
                centroids[cent,:] = mean(ptsInClust, axis=0) #assign centroid to mean 
    id=nonzero(array(clusterAssment)[:,0]==cent)[0] 
    return centroids, clusterAssment,id

def plotBestFit(dataSet,id,centroids):  
     
    dataArr = array(dataSet)
    cent=array(centroids)
    n = shape(dataArr)[0] 
    n1=shape(cent)[0]
    xcord1 = []; ycord1 = []
    xcord2 = []; ycord2 = []
    xcord3=[];ycord3=[]
    j=0
    for i in range(n):
        if j in id:
            xcord1.append(dataArr[i,0]); ycord1.append(dataArr[i,1])
        else:
            xcord2.append(dataArr[i,0]); ycord2.append(dataArr[i,1])
        j=j+1 
    for k in range(n1):
          xcord3.append(cent[k,0]);ycord3.append(cent[k,1])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scatter(xcord1, ycord1, s=30, c='red', marker='s')
    ax.scatter(xcord2, ycord2, s=30, c='green')
    ax.scatter(xcord3, ycord3, s=50, c='black')

    plt.xlabel('X1'); plt.ylabel('X2');
    plt.show()    


if __name__=='__main__':
    dataSet=loadDataSet('/Users/hakuri/Desktop/testSet.txt')
# #     print randCent(dataSet,2)
#      print dataSet
#      
#      print  kMeans(dataSet,2)
    a=[]
    b=[]
    a, b,id=kMeans(dataSet,2)
    plotBestFit(dataSet,id,a)
   
  
    
         

用的时候直接看最后的main,dataSet是数据集输入,我会在下载地址提供给大家。
kmeans函数第一个参数是输入矩阵、第二个是K的值,也就是分几份。
plotBestFit是画图函数,需要加plot库,而且目前只支持二维且K=2的情况。

3.效果图

      里面黑色的大点是两个质心,怎么样,效果还可以吧!大笑测试的时候一定要多用一点数据才会明显。



4.下载地址


     我的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jimenbian,喜欢就点个starO(∩_∩)O哈!



/********************************

* 本文来自博客  “李博Garvin“

*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buptgshengod

******************************************/



目录
相关文章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机器学习特征筛选:向后淘汰法原理与Python实现
向后淘汰法(Backward Elimination)是机器学习中一种重要的特征选择技术,通过系统性地移除对模型贡献较小的特征,以提高模型性能和可解释性。该方法从完整特征集出发,逐步剔除不重要的特征,最终保留最具影响力的变量子集。其优势包括提升模型简洁性和性能,减少过拟合,降低计算复杂度。然而,该方法在高维特征空间中计算成本较高,且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适用于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统计学习模型。
279 7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Java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机器学习模型在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优化与应用(199)
本文探讨了Java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在遥感图像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优化与应用。面对传统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结合Hadoop、Spark与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了高效、精准的分类。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Java在数据处理、模型融合与参数调优中的强大能力,推动遥感图像分类迈向新高度。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Scikit-learn:Python机器学习的瑞士军刀
想要快速入门机器学习但被复杂算法吓退?本文详解Scikit-learn如何让您无需深厚数学背景也能构建强大AI模型。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评估,从垃圾邮件过滤到信用风险评估,通过实用案例和直观图表,带您掌握这把Python机器学习的'瑞士军刀'。无论您是AI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数据科学家,都能从中获取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技巧。了解Scikit-learn与大语言模型的最新集成方式,抢先掌握机器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
909 12
Scikit-learn:Python机器学习的瑞士军刀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
K-means聚类算法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聚类方法,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来简化数据结构。本文介绍了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初始化、数据点分配与簇中心更新等步骤,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该算法,最后讨论了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1103 6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hon与机器学习:使用Scikit-learn进行数据建模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和Scikit-learn进行机器学习数据建模。首先,通过鸢尾花数据集演示数据准备、可视化和预处理步骤。接着,构建并评估K近邻(KNN)模型,展示超参数调优方法。最后,比较KNN、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模型的性能,帮助读者掌握基础的机器学习建模技巧,并展望未来结合深度学习框架的发展方向。
Python与机器学习:使用Scikit-learn进行数据建模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介绍了pandas、numpy、matplotlib等数据科学工具,以及scikit-learn、tensorflow、keras等机器学习库。通过实战项目,如数据可视化和鸢尾花数据集分类,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最后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和调试技巧。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
8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内网桌面监控软件深度解析:基于 Python 实现的 K-Means 算法研究
内网桌面监控软件通过实时监测员工操作,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并提升效率。本文深入探讨K-Means聚类算法在该软件中的应用,解析其原理与实现。K-Means通过迭代更新簇中心,将数据划分为K个簇类,适用于行为分析、异常检测、资源优化及安全威胁识别等场景。文中提供了Python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实现K-Means算法,并模拟内网监控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173 10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机器学习核心: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
本文深入解析了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涵盖理论基础、应用场景及典型算法实现,如线性回归、决策树、K均值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代码示例加深理解。适合初学者和进阶者阅读。
603 5
|
15天前
|
数据采集 分布式计算 并行计算
mRMR算法实现特征选择-MATLAB
mRMR算法实现特征选择-MATLAB
75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