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为指导,至顶网和工业4.0协会联合主办“MIC1000第二届中国制造千人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制造千人会以“新技术·新工业·新商业”为主题,聚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商业、技术创新热点话题,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会长廖明,和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对本次大会进行致辞。
图: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
李兆杰在发言中指出,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三年的挂牌运作,在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特别是以外高桥保税区为代表的保税区域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区,依托它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特点,立足多年培育的产业基础,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创新的叠加优势,致力于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已经把高端制造作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并且成功聚集了一批全球知名的高端制造企业,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技术培训、报税维修和分拨配送、销售服务、总部运行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企业,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的活力。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会长廖明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制造业规模大,但是质量差,价值低,技术对外依存度达到50%以上,其中80%的芯片,90%的数控系统,几乎全部高档的液压件、密封件、发动机都是依靠进口。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要想赶上工业强国,在这一场国际竞争之中处于有利地位,只有加速创新的步伐。
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会长廖明
中国制造业还需要调结构去产能,这也需要在创新的基础上。“要知道产能不是产量,产能还要有效产能和无效产能。”廖明说,在分辨是短期的减产还是长期去能的基础上,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业态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等,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与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改革与企业发展委员会,还设立了中国国际创新项目合作平台,旨在推动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在中国的汇集和落地,由此促进国内外先进的创新型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
图: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
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发商、运营商、服务商,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谈到,随着中国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搬离外高桥。但是那些留下来的制造企业凭借自身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其产品能够适应不断上涨的成本和发展潮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比如园区内的丰田纺织企业,将研发中心和总部全部搬入外高桥,实现了生产+研发+服务实体性总部。这些企业通过功能的叠加,包括技术的提升,逐渐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同时也为入驻的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从而实现园区内的产学研销一体化运作。
创新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对于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创新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原动力。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在主题演讲中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看法。高尚全表示,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产品开发等等还远远跟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现在面临着着很大的挑战。
图: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
其中最不容忽视的挑战是,世界上不光美国的制造业,甚至其他国家的投资也会回流到美国。“创业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创牌是目标。”高尚全说,这三个创新的关键点可以改变中国经济的发展。
高尚全讲了个创新的案例。曾经他三去华为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新还有先进的文化,其原动力在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如果人没有自由,创新从何而来?”在高尚全看来,华为创新性的文化值得被很多企业借鉴,因为技术创新是关键,理论创新是先导,制度创新才是保障。
本届大会上,来自SAP、微软、百度物联网、徐工、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和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代表,也分别如何从技术和服务方面,协助中国制造业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SAP大中华区副总裁、行业价值工程部总经理彭俊松,从三个方面谈到了SAP如何助力中国传统企业向万物互联时代的转型。“首先是知晓,有了数据后怎么样无损的方式转化为实时决策。然后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的开展,要去对数据进行针对产品质量的分析。”
图:SAP大中华区副总裁、行业价值工程部总经理彭俊松
目前SAP提出了六大工业4.0业务方案,愿景是在工业4.0和数字化转型大的背景之下,打通从万物、洞察、行动到效果这样的闭环。“如果说最开始40年之前,SAP所做的软件只是针对企业内部进行数字化管理,后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供应商关系管理,逐渐拓展到企业上下游。那么今天,SAP通过工业4.0和物联网,可以把企业的设备、客户、产品使用过程全部连接起来。”彭俊松说道。
“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本身主导的这样一个趋势,我们看见客户变成中心。所以现在日子就比较麻烦,因为和客户之间的交互,很多是通过数字化进行的。”微软大中华地区首席技术官徐明强在大会上指出,真正成功转型的企业,要将四件事情做得非常好——密切跟客户沟通、让员工有极大的生产力、可以优化业务运营、成功转型产品服务。在他看来,真正要做到这些的企业,平均每年营业额比其他做得差的要多1亿。
图:微软大中华地区首席技术官徐明强
对此,助力中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微软通过提供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混合现实、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帮助企业可以密切的和客户沟通,优化业务运营,以及转型产品服务。
例如在密切与客户沟通方面,作为MR技术的代表HoloLens,将虚拟现实和真正的现实联结在一起。据说一两个小时完成的维修工作,现在20分钟就可以解决。“不光是一个生产力的问题,Hololens将是未来的PC。”徐明强说道。在优化运营方面,通过微软物联网的服务,首先将设备端安全的连接和管理,再将数据高效输入到云端,最后通过运营的规则实现自动化。
“中国的加工业,如果要做国际化,实际上有很多概念。但有一点必须要知道,首先要建立自我认同,自我评估和自我定位,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中国的加工业只是模仿的过程。”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旭表示,其实中国制造业已经在向创新转型当中。根据外联发的统计,自贸区制造业正呈现这样的趋势:第一,智能终端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传统业务萎缩。第二,先进技术企业产值所占比重超过五成。第三,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速。第四,加工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科研发展和综合运营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图: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旭
针对保税区内的企业需求,上海外联发商务咨询公司会帮助他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然后通过“房东变股东”的招商引资模式,提供资金+渠道+方案,来帮助中国资本“走出去”,收购优质资产和技术的同时,构建并开拓“引进来”渠道。
物联网是时下流行的又一技术。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为我们物联网提供了天时。中国制造业规模也是提供了这个地利,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制造,物联网最大的发展应该就是在中国”百度物联网拓展总监袁文骞首先分析了当前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认为,纷繁复杂不同的协议,产生了行业鸿沟。现在所采用的物联网技术很多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所以在数据分析上和设备并发上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目前很多数据在采集或者分析过程中都会存在丢失的问题。
图:百度物联网拓展总监袁文骞
另外,现在制造业企业2C了以后,无可避免就有一个发布的问题,把原来制造的网络和互联网打通,在为能源、生产等行业带来了很多安全的问题。“云应运而生,我觉得用云解决物联网这个问题是非常合适的。”袁文骞说道。据了解,百度提供的几个PaaS平台,打通了所有物跟云。天智平台是其中一个,里面所提供的比如智能客服,增强现实,身份认证,这些服务非常容易被物联网所用。
徐工作为装备制造业龙头一直走在智能制造的前沿,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智能制造发展部总监许建全在下午的大会上,分享了新形势下制造业创新求变,以及徐工智能制造方面的经验分享。
图: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智能制造发展部总监许建全
许建全说,目前中国制造业本身存在了很多问题,在关键的技术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失。国内一些企业展示的全部是集成和应用,没有核心技术。因此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首先应该适应个性化需求变革。“徐工大家比较了解我们做起重机,挖掘机这种工程机械,现在的工程机械跟客户的喜好有关,跟应用场景有关,那么未来个性化需求是不可避免的。”徐建全谈到了需求观、产品观、资源观、组织观、能力观、生态观等自己的观点。
需求观:怎么样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手段把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这就是做智能制造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出发点。产品观:产品即是服务,服务即是产品。资源观:数据资产价值的来源。组织观:构建激发个人潜能的自组织。能力观:培育企业的新型能力体系。生态观:是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
汽车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来自阿里巴巴YunOS的互联网汽车首席产品经理范皓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互联网汽车的相关话题。 “很久以前,大家会觉得做一辆车要让这个车性能好。互联网时代下,除了车发生变化以外,购车之后软硬件和服务业发生很多元的变化。”阿里巴巴YunOS互联网汽车首席产品经理范皓宇说,阿里巴巴YunOS能够让传统车企,让他们的产品变得更好。通过操作系统,硬件跟底层、上层应用数据生态的结合,产生全新的用户价值。
图:阿里巴巴YunOS互联网汽车首席产品经理范皓宇
据了解,阿里巴巴YunOS首先将车变成互联网的节点,把网络跟车和人联结在一起。然后,将整个系统与仪表盘、后视镜全部连接起来。第三件事情,将车内元器件串联在一起。再有是信息流转,场景穿梭。“我们一开始规划的时候非常清晰认识到这个问题,今天用户出行一定是在家里面已经拿手机看过才会出门。”范皓宇说道。
继云计算,大数据之后,人工智能是为传统行业赋能的另一重要技术。 “最开始的人工智能相当于运算智能。第二个阶段是让计算机能够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能力,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目前以讯飞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在集中攻关第三步就是认知智能。让我们的机器或者终端具备类似人类的能力,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逻辑推理、自主学习。 ”科大讯飞市场部副总经理林波回顾了人工智能的三个历史阶段。
图:科大讯飞市场部副总经理林波
在林波看来,未来即将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将会像水和电一样深入人类生活方方面面,并且会给每一个行业带来深刻的改变。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目前科大讯飞的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终端数8.9亿,日均使用次数30亿。并且已经和主流的电视厂商、汽车厂商等3000多家创业合作伙伴开发各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洞察大众消费者,打造最优产品
除了对技术的把握,随着消费者在市场中的比重逐渐加重,洞察消费者、如何打造一款最优、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成为了当天会上另一大关注的话题。
三个爸爸联合创始人兼CEO戴赛鹰,介绍了面向互联网打造高口碑产品的7个维度“。一开始研发儿童专用净化器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方法非常简单,把700多个父母拉到了8个百人微信群,在里面进行沟通,发问卷让他们填,聊天,时不时发个红包,大家才会活跃起来。大概三个礼拜时间,我们最终找到了使用净化器的65个痛点。”三个爸爸联合创始人兼CEO戴赛鹰分享了“面向互联网打造高口碑产品”的主题演讲。
图:三个爸爸联合创始人兼CEO戴赛鹰
戴赛鹰说,打造一个高口碑的互联网产品,一定要有7个维度。聚焦度:找到精准的人群。尖叫度:将产品做到极致。温度:注重品牌的情怀与个格调。粉丝热度:做个有可能伟大的公司。分享度:在这个时代要做好病毒营销。参与度:我们做众筹。关系度:连接才能信任。
京东商城研发部产品总监何方,则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如何基于数据,在用户越来越挑剔的时候,如何做营销。现在的用户越来越挑剔,用户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怎么去满足用户?销售跟供应链怎么去协同?大家做产品的时候,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当新品出来之后常态销售怎么办?怎么持续去卖?产品一定有生老病死,怎么把产品在差不多的时候进行清仓?”
在这样一长串的问题后,京东商城研发部产品总监何方一一做了解答。何方说首先要对产品做预研,产品开发出来了要做新品推广。对于商品预研,不管做什么商品,上面都有很多的评价。京东在用户评价上坚持的是对于用户评价是一定不可以修改的。基于用户评价数据线分析,通过倾听用户的声音,才能知道用户对你的产品体验效果如何。
图:京东商城研发部产品总监何方
然后是新品推广,比如说秒杀、优惠券、预约、预售、促销令牌等等。紧接着就是常态销售,怎么持续去做营销,怎么去打动用户。何方说,线上零售优势就在于对数据的把握,你只要在线上做,就能知道产品的转化率,以及产品的相关分析维度。
除此之外,目前京东还给合作伙伴提供促销分析。直白的说,就是做哪种促销效果用户更认可,因为不同的商品做不同的促销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些促销方式和手段做分析,在分析出结果的同时,还会给出建议。
LKK洛可可集团首席设计官连振,则强调了中国制造业的市场方向。我们来看现在的几个主要的风口,比如说消费升级/新消费,还有软硬件一体化的,O2O……一波一波淘汰之后,真正对我们改变是什么?我觉得带来体验的就是产品,超越产品的只能是服务,与其追求销量,不如设计完整的服务。”LKK洛可可集团首席设计官连振谈到。
图:LKK洛可可集团首席设计官连振
中国制造业真正问题就是国内市场,成也国内市场,败也国内市场。“现在很多制造企业都在模仿,但其实制造业是为了为消费者创造很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市场上去赚钱,如果这样的话你必须要懂用户。懂用户因为市场产品种类多,市场变化快,研发成本高,技术迭代快,营销会坑人山寨紧随其后。”连振说这就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创新,也不敢创新。所以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在国际上做到第一名的时候,马上失去方向了。
圆桌讨论:从人才成长之路到突破式发展
每届大会的圆桌讨论环节都让人最为期待。第二届中国制造千人会上,从人才培养再到制造业突破式的发展,两场激烈的话题探讨,描绘出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路径。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对于利润本身就不丰厚的制造业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极大的压力,在智能制造大规模铺开的今天,无论是通晓实践和经验的管理人才,还是掌握新技术的高级蓝领人才,都是企业亟需的。面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企业如何快速的健全自己的人才梯队?作为上午大会的圆桌对话环节,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人才成长之路”展开了多方的探讨。
东南大学智能网络与测控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俊杰认为,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包括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的国家,人才是非常地重要的。“我觉得中国的产业园和高校应该学习像斯坦福和硅谷这样一个模式的精髓,走出我们中国自己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其次,中国的智能制造应该在工业4.0关于技术、产品和人才基础上,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资源优势走出我们中国自己的道路。”陈俊杰谈到,国内高校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创新、改革,满足社会的需求。
“我们国家在1.0,2.0,3.0都有,所以对人才的需求是落后方位的,是复杂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智能制造,前提就是大量人才的支撑。” 苏州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教授尤凤翔说。
“通过我对学生教学环境来看,首先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差,别说智能制造了,就是一般的机械制造这块就弱了。”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经济工程研究所所长李庆党举了个例子,借鉴德国先进的方法——项目教学法。通过企业实实在在的科研项目,让不同阶段的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这样一个连项目、专利、人一块输入到企业里面,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自身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提升。
作为本届大会最后一个讨论环节,来自中德工业4.0研究院、万国数据、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盛景网联集团的企业高层,与ZD至顶网总经理高飞共同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式发展。
当被问及目前为止认为中国制造业遭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嘉宾们谈到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卫民,站在装备工业角度归纳了两个尤为明显的挑战。其中一方面,卢卫民认为由于中国制造装备工业的基础相对薄弱,无论是原材料,还是核心技术都缺乏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国内制度性的经营成本对中国企业来讲还是比较高,税、费等造成了企业经营成本过高。有些行业甚至经营成本要高于日本、韩国乃至欧美等发达国家。
万国数据董事长黄伟谈到,中国传统制造业创新不够,大部分是外国制定标准。今天我们看到挑战是有的,有成本在上升各方面。“我们是做数据中心的,我们供应链里面很多是制造型企业。互联网在全球是一个特殊的场景,所以很多应用在变化。应用场景前端的变化会带来整个链条的变化,这就是机会。比如说服务器,传统是IOE定的标准,但今天我们看到这样传统的标准在国内已经不再适用了。”
“中国制造企业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他们的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 中德工业4.0研究院执行院长卢文军指出,从2016年数据分析看出,今年比去年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企业,其盈利已经减弱了5.57个百分点,只有8家企业实现了100亿净利润的水平。还有46家企业是亏损的。也就是说,企业即使在体量上面已经做大了,但是做强方面其实还没有做好,包括盈利能力以及核心的技术水平。尤其像高端装备、一些先进的医疗以及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等。
除了需要正视存在的诸多挑战以外,中国制造企业下一步实现弯道超车,站在不同角度嘉宾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卢卫民认为,不管是哪个行业或产业,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大环境,企业、政府、社会应该共同营造出一个怎样的氛围。比如从政府或者社会角度出发,应当建立健全法制环境,这样才能为创新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
“我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太聪明,肯下笨功夫的人很少,这是下一步转型的核心问题。我们非常热衷于模式,但接下来这种做法是走不下去的。”盛景网联集团合伙人、新媒体研究院院长王超提出,接下来我们要挖掘出能够满足人们更深层次需求的产品,要将人性、美感,生活趣味等融入到产品设计里面。
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杨青主要谈到了两点。第一点,企业如何在规模做大的情况下,把制度建设和整个管理体系做得越来越强。第二点,要和全球接轨,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和新的能力,这样才能和行业前沿接轨。
MIC1000 中国制造千人会是专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端行业峰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创新的风向标,帮助制造企业及同业者掌握政策形势,把脉经济走向,选择先进技术,感受投资风向,聆听前沿理念。第二届中国制造人会共吸引了超过千名制造业高端用户参加,红帽、Ultimus(安玛)、中望软件和Ruff等企业还在本次活动上展示了其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7-14
本文作者:孙博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