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美金的垄断生意:运动相机为什么只有GoPro做成了

简介:
  没有一家公司会站出来承认自己正经营一项垄断的业务,但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暗自)期待自己的业务能在所在领域形成垄断(包括雷锋网 (公众号:雷锋网) )。传统行业的垄断意味着规模效应,互联网的竞争里垄断意味着圈住尽可能多的用户。

运动相机GoPro上周四上市,发行价24美金,目前是35.76美金,最高40.47美金;一度把30亿美金的IPO估值生生推到40亿。

运动相机起源于极限运动的拍摄需求。欧美两地极限运动普及,于是相机们开始慢慢集成固定、防抖、防水和通信手段,GoPro这样的形态就开始被人们认知并且在特定的圈子里消费。在这中间,有宝丽来、柯达这样的传统大厂,以及VIEVU、Contour这样的小厂。

总体来说,跟GoPro相比,大厂在细分领域发力不足,而小厂下手太慢。

从2010到2013这段时间内,GoPro的资本流转异常迅速。2010年9月融资20.5W美刀,2011年5月融资8800万美刀,2012年9月2亿美刀。这种规模的扩张速度,基本上不可能是纯产品层面的扩张。GoPro把大部分的钱烧在了品牌营销和运营上。

这点在GoPro月中递交的S-1文件中可以获得印证:2013年公司营收9.85亿美金(12年5.26亿,11年2.34亿)。对应地2013年,GoPro出货量384万台(2012年231万台,2011年114万台)。

2013年,Dougherty&Co分析师Charliev Anderson在一份报告中曾经指出“GoPro可能是iPad/iPod之后少有的占有非常强势份额的消费类电子。”Anderson估计GoPro在运动相机中的份额已经超过90%。

不少同业者给出的估计相对保守,但基本在1/2到3/4以上。

另外,目前YouTube上,GoPro频道的订阅用户将近200万。

回溯一下GoPro的逻辑,第一是早,早期以品质尚可的产品切入市场;第二是快,强势的资本运作占领绝对优势,之后就有了规模效益。引用国内某知名飞行器公司CEO的一句话,那么大致就是:

当(我的)份额足够大,又做到足够便宜,技术又比同类公司更好,那第二名的产品基本上就没得做了。

按照GoPro今天的份额和规模,在运动相机拍摄上,可以说GoPro已经不是在运营一个产品,其规模之上已经出现媒体优势,他们一定程度上在运营极限运动拍摄本身。

当然,几百万的出货放在整体的消电和全球的背景里还是很小的。国内也有团队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但GoPro之后什么样的团队有机会翻盘?就垂直领域而言,GoPro的份额会一直稳健,单一产品导向的团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运动相机拍摄上,后来者需要强力的运营来拓宽整体的受众。

 
 
  本文作者: 吴德新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原文链接
目录
相关文章
智能化汽车量产角逐能力“拼图”,谁才能浮出水面?
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智能化汽车开始真正走出实验室、在全国各地的马路上跑了起来,汽车智能化已经进入商业化分水岭之年。
智能化汽车量产角逐能力“拼图”,谁才能浮出水面?
恰逢其时的背后,激光电视的“客厅梦”才刚刚开始
继618价格战之后,平静了数月的激光电视行业又回到了大众的聚光灯下。
恰逢其时的背后,激光电视的“客厅梦”才刚刚开始
“金九银十”,曲面电视普及进入最后一公里
“金九银十”,曲面电视普及进入最后一公里
138 0
“金九银十”,曲面电视普及进入最后一公里
造车烧钱,服务烧钱,电池自燃,蔚来造车“火中如何取粟”
频繁自燃之后,蔚来汽车主动召回、创始人道歉,但蔚来显然依然还处在舆论的中心。
「镁客早报」蓝色起源完成无人火箭试飞;知名对冲基金做空高通
亚马逊首批送货机器人Scout上线,正在西雅图附近展开测试;Facebook COO桑德伯格称支持扎克伯格继续担任CEO。
354 0
「镁客早报」华尔街日报称美公司研发支出远超中国;中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特斯拉“高级召唤”功能将面世,车主像控制遥控车那样控制汽车;谷歌搜索数据显示区块链现在比加密货币更受欢迎。
399 0
【马斯克的2019】造火箭造车都不赚钱,明年实现L5自动驾驶
马斯克昨天在西南偏南艺术节上做了一场Q&A,从特斯拉自动驾驶到SpaceX火星火箭再到超级人工智能,他完完整整把他所有公司的业务几乎都回答了一遍。明年他要做两个大事:发射火星火箭、覆盖L5全自动驾驶。最后,还跟亲弟弟一起唱了首小曲儿。
1928 0

雷锋网

+ 订阅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