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人文之城,有着帅乡、举子之乡的美誉。
这是一座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宜居之城,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十大休闲小城”等殊荣,彰显着开州人的开拓与奋进。
这是一片浪潮奔涌、百舸争流的滚滚春潮,在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引领下,“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政务”“智慧建筑”“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已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一幅幅记载了开州“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非凡城“迹”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字城管”为城管人员戴上“火眼金睛”
污水井盖坏了、车子乱停乱放了、出现暴露垃圾了……以前,这些城市管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上报和处理,影响了市民舒适度和满意度。现在,有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城管人员坐镇指挥中心,利用“互联网+数字城管”的新模式,再派遣少量的信息采集员,就可以实时掌握重点路段和重点区域的街面管理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不断发展,市民对城市管理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原有传统粗放的城市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城市拓展需要。为此,我区开始探索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破解这一难题。于是,“智慧城市”管理应运而生。
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在城区重点路段安装了45个监控探头,分别对农贸市场、进城车辆、广场商圈等地,实行24小时监控。通过这些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各重点区域的动态,还能让城市管理更具服务性,更加精细化。
据介绍,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管理层级,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在运行过程中,他们还与城市各种网络系统连接,进行资源整合,使数字化管理的内容更丰富,服务群众更直接。截至目前,区市政园林管理局通过“数字化城管”系统,累计处置各类案件9400余件,实现处置率87%,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得到显著提升。
“智慧城市”助力城管人员“快速出击”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创新,数据应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我区创新管理应用模式,在“城市建设”“交通管理”等13个领域,不断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有力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
据了解,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用,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还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和管理层级。
“开州大道东563号,一个雨水井盖破损,请尽快去修复。”区数字化城管中心采集员李桂英,在巡查中意外发现街面上有一处雨水井盖损坏了。她立即用手机拍照,并用手机“APP城管通”回传至指挥中心。接到信息采集员反馈信息后,区市政园林管理局迅速派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仅用了9分钟的时间就修好了破损的井盖。
其实,“智慧城市”的应用不仅仅是体现在城市的管理上,在其他领域里其实用性也很强。我区的道路红绿灯,从读秒数变为看“停”和“行”,就得益于“智慧交通”的发展,它通过智能化行车系统,科学调节车辆的通行时间。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秩序中队队长谭鹏说:“根据大数据,我们对车流量进行分析、统计并传输到后台,在车流量比较大的情况下,交通指示灯的灯光会延长时间。”
谭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传统的红绿灯,每分钟通行的车辆为8台次,经过智能化改造后,不仅堵车的现象减少了,也提升了各十字路口车辆的通行能力。谭鹏说:“实现‘智慧交通’管理后,每次红绿灯可以增加4到5个车辆的通行能力,减少拥堵时间15秒左右。”
据了解,目前,我区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在“智慧医疗”、“智慧城管”、“智慧养老”、“智慧交通”等13个领域,“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精细“智慧城市”收获“百姓点赞”
“智慧城市”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升级,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晨曦中,人们漫步公园,尽情享受绿色曼妙的都市生活;暮色下,流光溢彩的灯饰、秩序井然的街区,勾画出一幅和谐文明的城市风景……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已成为市民口中提到最多的词汇。
“现在,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家中老人、幼儿园小孩的情况,订餐、找钟点工、缴水电气费、物业支付等多种需求一键就能搞定。”市民王正说,我区的“智慧城市”建设,真正让城市“智慧”了起来,让市民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提供的服务。
“以前过红绿灯,特别是左转,每次只能过两三个车,要等很久。后来发现红绿灯变成‘停’和‘行’后,通行时间长了很多,这是“智慧城市”建设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实惠,确实非常人性化,值得点赞。”市民张帆说,相信“开州+互联网+智慧城市”不是一句空话,期待未来互联网将更加深入地植入开州城市的神经,让每一个市民享受“智慧”生活。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