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癌症领域顶级杂志——《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发布相关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肺癌和胃癌位居全国癌症发病及死亡的前两位。更令人惊悚的数据是,约22%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出现在中国,27%的癌症死亡病例在中国。
对于癌症,人们常常谈虎色变,甚至对它的治疗不抱希望。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基因研究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的推广,现代医学不仅能精准预测疾病的罹患率,还能预测治疗结果,筛选出最合适的治疗方式。为朔医学大数据(Vishuo)作为基因大数据分析、注解的全球领航者,以其强大的业界独特基因综合数据库关联分析平台,为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大数据助力精准医疗
作为储存人的遗传信息的介质,当基因发生突变,或者环境发生变化,便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基因研究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找到问题根源的方向,并不意味着找到了对的那条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基因组DNA的30亿个碱基对序列储存着人类全部的遗传信息。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在30亿个碱基对序列中找到真正的病因,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寻根究源上,Vishuo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构建了以基因大数据注解为主要工具的解决方案模型。以往无论是医疗机构亦或是科研机构,对某种疾病的预判都是基于此前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特性给出就诊方案。现在,在Vishuo的解决方案里,以往的少量的、有限的经验、人为预判被大数据库、医学数据分析处理模型代替,通过疾病诊断、疾病治疗两个板块得出准确的数据结果,协助医疗人员做出更加精准的决策。以Vishuo的iCMDB平台为例,作为个性化临床医学基因分析系统,它储存了两套判断依据:基因的“标尺”、以及当下相关领域的最新治疗方案研究成果。
基因的“标尺”收录重要的可遗传疾病和其易感基因变异信息,如基因变异的类型、所处位置和影响分量;时下最新的研究成果则是收录了与某种变异相匹配的靶向药物和治疗方案。iCMDB的分子医学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是对基因检测序列进行综合分析、并查找出各种类型的基因变异,并结合以上两套判断依据,然后给出个性化治疗报告。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百密一疏,在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报告之前,iCMDB还引入了权威专家的审核矫正,以保证检验和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目前iCMDB系统平台收录了超过300种疾病/表型,1200多种相关生物标记物和600多种药物信息。拥有完善的疾病有效预防、治疗、进展监控、预后分析、药物代谢、药效动力、药物遗传等信息,能对50多种肿瘤及其它病种进行全面基因筛检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推荐。Vishuo提供的测序数据深入分析和临床解读,客户定制高级生物信息分析方案、基因大数据分析中心建设等服务,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结构、体检中心、制药公司、科研院所,为不同的机构提供基因测序、基因分析、诊疗建议的精准医疗端到端全程服务。
科技引领全球基因分析、注释、解读
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医疗解决方案,Vishuo堪称是基因数据分析、注释、解读的全球领航者。公司于2012年在北京设立的基因测序、分析实验室,是北京市首家分子分析型个性化诊疗分析机构,可进行分子水平多基因变异综合分析,填补了国内肿瘤相关疾病的大批量基因检测、诊断、患病风险评估、数据整合分析的空白,在国内外生物大数据医疗领域属于首创。
开创性的成就得益于先进的科技。目前iCMDB(个性化临床医学基因数据分析系统)的6项独立软件模块拿到了多项专利,如基因分析管理系统V2.0、基因分析自动报告系统V2.0、生物信息处理系统V2.0、循证诊疗方案建议系统V2.0、基因测序数据标准化系统V2.0、医学大数据库平台软件V2.0均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此前作为临床医疗器械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Class A注册资质、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批准的iCMDB 的医疗生产许可证。
Vishuo已与诸多大型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与北京同仁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双方约定在开展高通量测序和基因数据的分析、注释和解读以及建立疾病数据库等方面共同完成临床科研合作项目,推动精准医疗及大数据在临床上的应用。
今年年初,Vishuo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为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提供数据分析、注释、解读服务,与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共同建设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血液检测分析中心。
基于业界独有的基因综合数据库关联分析平台,Vishuo将基因科技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的成果应用于人类健康及医疗,守护生命之门,以切实行动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