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发展态势预测分析

简介:

一、物联网发展现状

1、NB-IoT 是 2017 年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最大看点之一。

自 2016 年 6 月 NB-IoT 核心标准冻结以来,窄带物联网发展明显驶入快车道,而 NB-IoT 的规模化部署也成为物联网普及的重要突破点。2017 年 3 月 1 日,中国移动在 MWC 大会上宣布将于 2017 年在杭州、 上海等四个城市开展 NB-IoT 及 eMTC 规模试验,2018 年实现全网规模商用,2020 年连接 总量超过 17.5 亿,目标成为物联网领域全球领先运营商。 为了推动 NB-IoT 产业链早日成熟,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强强联手,物联网下游细分应用 频频落地,借助华为、高通等陆续推出 NB-IoT 芯片,智能表计、共享单车、智能家居、水 污染监测等领域 NB-IoT 已具备规模化商用的可能。根据 C114 报道,华为自主研发的 NB-IoT 的终端芯片已支持规模商用,2017 年 4 月份可发货 20 万片,后续每月 100 万片。同时,华 为计划 2017 年在全球 20 余个国家部署面向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的 NB-IoT 网络 30 余张,可见 NB-IoT 芯片商用成熟度和产能供给已经迈向新台阶,NB-IoT 产业生态建设已步入新阶段。

万物互联的基础在于数据的传输,而根据传输速率的不同,物联网业务可分为高速率、 中速率及低速率业务。其中,高速率业务主要使用 3G、4G 及 WiFi 技术,主要应用于监控 摄像、数字医疗、车载导航和娱乐系统等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中速率业务主要使用 2G(GPRS、CDMA2K1X)技术等,主要应用于 POS、智慧家居、储物柜等高频使用但对实 时性要求远低于高速率业务的场景;低速率业务,即 LPWAN(低功耗广域网)市场主要使用 NB-IoT、LoRa、短距无线技术等,主要应用于传感器、计量表、智慧停车、物流运输、智 慧建筑等使用频次低但总数可观的应用场景。 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是面向低功耗广覆盖的全球统一标准,可以基于蜂窝网络快 速搭建低成本全覆盖的物联网,适用于 60%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物联网业务按传输速率分类 应用场景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 年全球 M2M/IoT 连接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NB-IoT 商用化是物联网业务普及的重要突破点

随着不同行业物联网应用的日渐普及,物联网的发展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物联网平台 与目前出现的规模化消费市场逐步融合,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也不断涌现。2017 年 2 月,华 为、中国电信、ofo 三方共同达成研发以 NB-IoT 技术共享单车智能定位解决方案的合作。预 计未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百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 万物互联的网络中,庞大的网络将积聚海量的信息数据。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的成熟, 其中潜在的数据价值将进一步促进物联网的快速增长。

二、中国物联网市场或将达到万亿规模 中国物联网应用一直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在产业规模方面,中国物联网从 2009 年的 1700 亿元显著提升至 2015 年的逾 75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5%。 2016 年年底,移动物联网连接数为 1.4 亿,其中机器到机器(M2M)应用的终端数量超过 1 亿,占全球总量的 31%。根据 GSMA 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预测,2020 年中国蜂窝 M2M 连接数有望达到 3.36 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9%,而 LPWA 技术将另外提供 7.3 亿连 接,使得全市场连接总数达到 10 亿。中国已在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四大 区域进行物联网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在多地建立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

2020 年中全球 M2M 连接数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新型物联网终端也发展迅速,部分产品增长速度高于全球水平。

预计于 2020 年我国物联网业务总体市场规模可达到 1.5 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 15%,并在 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领域产生一批龙头企业。IDC 在其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物联网市场 预测(2016-2020)》报告中指出,到 2020 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物联网支出有望达到 1275 亿 美金,其中软件和服务合计市场占比或超过 60%。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市场对物联网平 台在硬件和软件领域的技术需求逐渐放大,对设备连接管理、企业应用管理平台、信息显示 平台、企业数据分析平台等软件领域要求逐步提高,物联网平台竞争将日趋激烈。

四、全球物联网或将形成百亿连接、十万亿市场

据统计及预测,2016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 64 亿,2017 年将达到 84 亿,年增长率 31%,预计到 2020 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 204 亿,全球物联网设备和服 务支出将达到人民币 13.8 万亿元。2016 年 6 月,GSMA 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报告, 2025 年全球将有 280 亿台互联设备,其中超过半数的设备使用 LPWAN 网络连接。

全球互联终端增长趋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监控
【开源视频联动物联网平台】视频AI智能分析部署方式
【开源视频联动物联网平台】视频AI智能分析部署方式
360 3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5G
物联网投资趋势:市场分析与预测
【6月更文挑战第7天】物联网驱动全球经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尤其在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能医疗领域。新兴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涌现,如平台整合、核心技术研发。5G普及、AI融合及物联网安全是未来投资趋势。Python示例代码显示了与物联网设备交互的可能性。尽管面临技术更新快、竞争激烈等挑战,投资者需了解行业趋势、关注创新企业、评估风险和回报,以实现长期投资成功。物联网投资前景广阔,将成为投资领域关键部分。
83 2
|
22天前
|
SQL 监控 物联网
ClickHouse在物联网(IoT)中的应用:实时监控与分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连接到互联网上,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含了设备的状态信息,还包括用户的使用习惯、环境参数等。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作为一位数据工程师,我在一个物联网项目中深入使用了ClickHouse,以下是我的经验和思考。
50 0
|
1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物联网
物联网僵尸网络和 DDoS 攻击的 CERT 分析
物联网僵尸网络和 DDoS 攻击的 CERT 分析
|
3月前
|
物联网 5G
【2022年无线通信和与物联网专场】北京大学焦秉立教授--同频同时全双工技术现状和展望
北京大学焦秉立教授在2022年无线通信和物联网专场中对同频同时全双工技术现状和未来展望的介绍,涵盖了全双工技术在5G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及其对提高频谱效率和传输效率的重要性。
64 2
|
4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
### 物联网安全概览 #### 背景 物联网设备因其默认安全设置薄弱,成为黑客攻击目标。随着OT网络中物联网角色增多,这些设备临近关键系统,攻击者利用其发起攻击。 ####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oT)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连接物品与互联网,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的网络。涵盖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到复杂工业系统。 #### 攻击者偏好 物联网设备易受攻击,2022年针对物联网的网络攻击大幅增长,如DDoS攻击和恶意软件事件。物联网端点的安全疏忽使其成为恶意软件传播途径。 #### 制造业面临风险 制造业因物联网设备被攻击,导致勒索软件攻击增加,因生产中断造成的损失更大。
物联网安全风险分析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物联网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可视化与分析:解锁未来智能世界的钥匙
【7月更文挑战第6天】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可视化与分析是解锁未来智能世界的关键。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物联网数据,推动技术创新,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面对技术挑战,我们应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优化数据可视化与分析的流程和效果,为物联网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
4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运维
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探讨
【7月更文挑战第2天】探索物联网(IoT)数据处理技术,涵盖数据采集(传感器、无线通信)、存储(分布式系统、NoSQL)、处理(清洗、压缩、转换)和分析(描述性、聚类、分类、异常检测)。未来趋势涉及AI集成、边缘计算、多模态处理和系统自主化。随着技术演进,期待更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物联网设备安全通信协议: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6月更文挑战第30天】物联网(IoT)技术快速发展带来设备安全通信挑战。现有协议如ZigBee、蓝牙在安全上分为公钥和对称密码体系。面临资源限制、安全威胁、隐私保护和互操作性问题。未来趋势聚焦轻量级协议、多层次安全、隐私技术与标准化,以增强物联网安全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6月前
|
传感器 数据采集 安全
物联网的五层架构分析
物联网五层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和业务层,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362 2

相关产品

  • 物联网平台
  •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