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常用数据结构——集合

简介: Python常用数据结构——集合

集合
什么是集合
集合(Set)是 Python 中一种无序且元素唯一的数据结构。与列表和元组不同,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并且每个元素在集合中只能出现一次。集合主要用于存储一组不重复的元素,常用于去除重复项或执行集合操作,如并集、交集、差集等。

在集合中,元素是无序排列的,这意味着你不能通过索引访问集合中的元素,因为集合没有固定的顺序。另外,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不可变的类型,例如数字、字符串、元组等。集合本身是可变的,可以动态添加或删除元素。

集合在 Python 中使用大括号 {} 或者 set() 函数来创建。如果要创建一个空集合,必须使用 set() 而不是 {},因为 {} 创建的是空字典。例如:

# 创建一个集合
student = {
   'Tom', 'Jim', 'Mary', 'Tom', 'Jack', 'Rose', 1, 2}
a = set('who what how when')

# 创建一个空集合
b = set()

需要注意的是,前面创建的集合都是可变集合。若要创建不可变集合,则要使用frozenset()函数来创建,具体代码如下:

numset = frozenset([1,2,3,4,5,6])

集合的两个基本功能
集合的两个基本功能分别是去重和成员测试。

去重是指把一个还有重复元素的列表或元组等数据类型转变成集合,其中的重复元素只出现一次。

成员测试,即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内。

代码如下:

# 定义一个集合
stus = {
   '张平', '李亮', '张可', '赵杰', '李亮', '赵杰', 10, 52, 10,52,'张可', '周涛'}
print('输出集合,重复的元素被自动去掉:', stus)

# 成员测试
if ('张可' in stus):
    print('\n张可在集合中, 所以张可是一名学术!')
else:
    print('\n张可不在集合中, 所以张可不是一名学术!')

if ('李杰' in stus):
    print('\n李杰在集合中,所以李杰是一名学生!')
else:
    print('\n李杰不在集合中,所以李杰不是一名学生!')

运行结果如下图:

image.png

集合的运算符
集合的运算符及意义
image.png
image.png
在上面的表格中,“数学符号”列显示了常见的数学符号,而“Python符号”列展示了相应的 Python 符号,而“说明”列则解释了每种集合运算符的含义。这些运算符可用于执行各种集合操作,如并集、交集、差集等。

示例代码如下:

a = set('I like Python!')
b = set('I love Java too!')

print('a 集合中的元素:',a, '\n')
print('b 集合中的元素:',b, '\n')
print('集合的差、并、交集运算结果:\n')
print('a和b的差集:', a - b, '\n')
print('a和b的并集:', a | b, '\n')
print('a和b的交集:', a & b, '\n')
print('集合的其他运算结果:\n')
print('a和b中不同时存在的元素:', a ^ b, '\n')
print('a和b的真子集:', a < b)
print('a和b的子集:', a <= b)
print('a和b的真超集:', a > b)
print('a和b的超集:‘', a >= b)
print('a和b的相等:', a == b)
print('a和b的不相等:', a != b)
print('集合的成员测试运算结果:\n')
print('a属于b:',a in b)
print('a不属于b:',a not in b)

运行结果如下:

a 集合中的元素: {
   't', 'n', 'l', 'e', 'P', 'o', 'i', ' ', 'y', 'k', 'I', '!', 'h'} 

b 集合中的元素: {
   't', 'l', 'o', 'e', 'a', ' ', 'J', 'I', '!', 'v'} 

集合的差、并、交集运算结果:

a和b的差集: {
   'n', 'P', 'i', 'y', 'k', 'h'} 

a和b的并集: {
   't', 'e', 'o', ' ', 'J', 'v', 'k', 'n', 'l', 'P', 'i', 'y', 'I', '!', 'a', 'h'} 

a和b的交集: {
   't', 'l', 'e', 'o', ' ', 'I', '!'} 

集合的其他运算结果:

a和b中不同时存在的元素: {
   'n', 'P', 'a', 'i', 'J', 'y', 'k', 'v', 'h'} 

a和b的真子集: False
a和b的子集: False
a和b的真超集: False
a和b的超集:‘ False
a和b的相等: False
a和b的不相等: True
集合的成员测试运算结果:

a属于b: False
a不属于b: True

示例:利用集合实现无重复的随机数排序

import random
mynum = input('请输入要排序的数字个数:')
mylist1 = []
for i in range(int(mynum)):
    num = random.randint(100, 1000)
    mylist1.append(num)
    mylist1.sort()
    print('输入的数字排序:',  mylist1)

myset1 = set(mylist1)
print('\n\n无重复数字:', myset1)
print('\n升序排列无重复数字:', sorted(myset1))
print('\n降序排列无重复数字:', sorted(mylist1, reverse=True))

运行结果如下:

请输入要排序的数字个数:20
输入的数字排序: [638]
输入的数字排序: [556, 638]
输入的数字排序: [446, 556, 638]
输入的数字排序: [446, 556, 638, 673]
输入的数字排序: [446, 556, 638, 673, 705]
输入的数字排序: [446, 556, 638, 673, 705, 721]
输入的数字排序: [293, 446, 556, 638, 673, 705, 721]
输入的数字排序: [293, 446, 482, 556, 638, 673, 705, 721]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446, 482, 556, 638, 673, 705, 721]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21]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77,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77,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36,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77,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36, 917,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49, 377,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36, 917,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49, 377,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00, 836, 917,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49, 377, 446, 482,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00, 808, 836, 917,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49, 377, 446, 482, 526,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00, 808, 836, 917, 934]
输入的数字排序: [163, 293, 349, 377, 430, 446, 482, 526,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00, 808, 836, 917, 934]


无重复数字: {
   526, 917, 800, 673, 163, 293, 934, 808, 556, 430, 697, 446, 705, 708, 836, 721, 349, 482, 377, 638}

升序排列无重复数字: [163, 293, 349, 377, 430, 446, 482, 526, 556, 638, 673, 697, 705, 708, 721, 800, 808, 836, 917, 934]

降序排列无重复数字: [934, 917, 836, 808, 800, 721, 708, 705, 697, 673, 638, 556, 526, 482, 446, 430, 377, 349, 293, 163]

集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数据结构,特别适合处理需要保持唯一性的元素的情况。通过使用集合运算,可以方便地进行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 集合面试题从数据结构到 HashMap 源码剖析详解及长尾考点梳理
本文深入解析Java集合框架,涵盖基础概念、常见集合类型及HashMap的底层数据结构与源码实现。从Collection、Map到Iterator接口,逐一剖析其特性与应用场景。重点解读HashMap在JDK1.7与1.8中的数据结构演变,包括数组+链表+红黑树优化,以及put方法和扩容机制的实现细节。结合订单管理与用户权限管理等实际案例,展示集合框架的应用价值,助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轻松应对面试与开发需求。
107 3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Python frozenset 集合详解:不可变集合的终极指南
frozenset是Python中一个常被忽视但极具价值的不可变集合类型。本文深入解析其本质、操作方法与应用场景,揭示其通过不可变性带来的安全性与性能优势。从底层实现到实战案例,涵盖字典键使用、缓存优化及类型注解等高级场景。同时对比性能数据,提供最佳实践指南,并展望Python 3.11+中的优化。掌握frozenset,可为代码带来更强健性与效率,适合多种特定需求场景。
118 5
|
9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文件存储
思科设备巡检命令Python脚本大集合
【10月更文挑战第18天】
260 1
思科设备巡检命令Python脚本大集合
|
4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索引
Python数据结构:列表、元组、字典、集合
Python 中的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是常用数据结构。列表(List)是有序可变集合,支持增删改查操作;元组(Tuple)与列表类似但不可变,适合存储固定数据;字典(Dictionary)以键值对形式存储,无序可变,便于快速查找和修改;集合(Set)为无序不重复集合,支持高效集合运算如并集、交集等。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提升代码效率与可读性。
|
7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局域网屏幕监控系统中的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实现
局域网屏幕监控系统用于实时捕获和监控局域网内多台设备的屏幕内容。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ython双端队列(Deque)实现的滑动窗口数据缓存机制,以处理连续的屏幕帧数据流。通过固定长度的窗口,高效增删数据,确保低延迟显示和存储。该算法适用于数据压缩、异常检测等场景,保证系统在高负载下稳定运行。 本文转载自:https://www.vipshare.com
184 66
|
8月前
|
存储 开发者 索引
Python 中常见的数据结构
这些数据结构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在不同的编程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211 59
|
8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编程数据结构的深入理解
深入理解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是提高编程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数据结构,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质量
219 59
|
8月前
|
存储 开发者 Python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与其他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的区别
不同编程语言都有其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语言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175 55
|
6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线性表】求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任务要求编写程序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和差集。主要内容包括: 1. **单链表表示集合**:使用单链表存储集合元素,确保元素唯一且无序。 2. **求并集**:遍历两个集合,将所有不同元素加入新链表。 3. **求交集**:遍历集合A,检查元素是否在集合B中存在,若存在则加入结果链表。 4. **求差集**:遍历集合A,检查元素是否不在集合B中,若满足条件则加入结果链表。 通过C++代码实现上述操作,并提供测试用例验证结果。测试输入为两个集合的元素,输出为有序集合A、B,以及它们的并集、交集和差集。 示例测试输入: ``` a c e f a b d e h i ``` 预期输出:
174 7
|
7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探索局域网电脑监控软件:Python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巧妙结合
在数字化时代,局域网电脑监控软件成为企业管理和IT运维的重要工具,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本文探讨其背后的关键技术——Python中的算法与数据结构,如字典用于高效存储设备信息,以及数据收集、异常检测和聚合算法提升监控效率。通过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基本监控功能,帮助读者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激发技术兴趣。
159 20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