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第11章 数据库的故障管理--附思维导图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文章概述了数据库故障类型及其解决办法、数据库恢复技术、数据转储、日志文件的使用与格式、硬件容错方案(包括RAID技术和服务器容错技术)、以及数据库镜像与容灭策略。

1.png

1 相关概念

1.1 故障类型及其解决办法

    事务内部的故障
        预期事务内部故障
        非预期的事务内部故障
    系统故障 
        软故障,是指数据库正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硬件故障、数据库软件及操作系统的罗东、突然停电等情况导致的系统停止运转,所有正在运行的事务以正常的方式终止
    介质故障
        硬故障,主要指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词头碰撞,磁盘损坏、强磁干扰、天灾人祸等情况,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部分或全部丢失的一类故障
    病毒

1.2 数据库恢复技术(两个关键问题)

    如何建立冗余数据
        技术:数据备份、登记日志文件、数据库复制、数据库镜像、为段设立保存点以及使用后备段与先行页表来支持对段的保存
    如何利用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

2 数据转储

2.1 基本概念

    是指数据库管理人员或数据库操作系统定期复制数据库,并将复制得到的数据存放到其他介质中的过程,数据转储也称为数据备份

2.2 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

    静态转储
        在静态转储过程中系统不能运行其他事务,不允许在转储期间对数据库有任何的存取、修改活动,即转储前后系统必须处于一个一致性的状态
    动态转储
        是指允许转储操作和用户事务并发执行,即允许在转储过程中对数据库进行存取和修改操作

2.3 数据转储机制

    完全转储
        是对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进行转储
    增量转储
        只复制上次转储后发生变化的文件或数据块
    差量转储
        也称差异转储,是对最近一次数据库完全转储以来发生的数据变化进行转储

2.4 多种转储方法结合使用

    仅使用完全转储
    完全转储加增量转储
    完全转储加差量转储

3 日志文件

3.1 基本概念

    记录每个事务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将所有事务的修改操作登记到日志文件中

3.2 使用日志文件

    事务故障会服务
    系统故障恢复
    对动态转储方式中必须建立日志文件
    在静态转吹中,也可以使用日志文件

3.3 日志文件的格式与内容

    以记录为单位
        每个事务开始标记
        每个事务的结束标记
        每个事务的所有修改操作
    以数据块为单位

3.4 登记日志文件的原则

    登记的次序严格按并行事务执行的时间次序
    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3.5 检查点

    作用
        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数据库完全 恢复时所必须执执行的日志部分
    检查点记录内容
        建立检查点时刻所有正在执行的事务清单
        这些事务最近一个日志记录的地址

4 硬件容错方案

4.1 基本概念

    RAID就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它是由多块磁盘构成一个整体,但这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磁盘容量叠加,而是相对于其他存储设备在容量、管理、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独特的是当从这些磁盘中抽出一块出来,利用其他磁盘上的信息,可以恢复出这块磁盘的信息

4.2 RAID的冗余技术

    镜像冗余
        把所有的数据复制到其他设备上或其他地方
    校验冗余
        通过对成员磁盘上的数据执行异或操作,得到其校验值,并存放在另外的校验磁盘上

4.3 常见的RAID级别

    RAID0
    RAID1
    RAID5

4.4 服务器容错技术

    解决服务器硬件异常问题而出现的解决方案
    采用两台相同的服务器,两台服务器共享存储设备,其中一台服务器运行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中
    两台服务器之间使用专用的网络进行检测,当运行服务器出现问题时,由备用服务器接管数据库。由于数据库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因此在备用服务器在接管数据库业务时,数据库数据保持一致状态。这种工作模型称为Active-Standby模式

4.5 数据库镜像与数据库容灭

    引入数据库镜像
        是一种提高数据库可用性的解决方案,它根据DBAd要求,自动把整个数据库或其中的关键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
    数据库镜像分类
        双机互备模式
        双机热备份模式
    两种镜像运行模式
        高安全性模式
        高性能模式
    三种实现方式
        高可用性
            两台服务器上同步事务写入,并支持自动错误恢复
        高保护
            两台服务器上同步事务写入,但是错误恢复是手工
        高性能
            两台服务器的写入是可以不同步的,因此在性能上有所提高,只允许手工的错误恢复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技术(二)
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技术(二)
|
1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MongoDB
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技术(一)
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技术(一)
|
2天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数据库优化技术:提升性能与效率的关键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15天】数据库优化技术:提升性能与效率的关键策略
23 8
|
14天前
|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
PolarDB 开源:推动数据库技术新变革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核心资产,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阿里云的PolarDB作为新一代云原生数据库,凭借卓越性能和创新技术脱颖而出。其开源不仅让开发者深入了解内部架构,还促进了数据库生态共建,提升了稳定性与可靠性。PolarDB采用云原生架构,支持快速弹性扩展和高并发访问,具备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及数据一致性保证,并且与多种应用无缝兼容。开源PolarDB为国内数据库产业注入新活力,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国产数据库崛起,降低企业成本与风险。未来,PolarDB将在生态建设中持续壮大,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56 2
|
19天前
|
SQL 存储 人工智能
OceanBase CTO杨传辉谈AI时代下数据库技术的创新演进路径!
在「DATA+AI」见解论坛上,OceanBase CTO杨传辉先生分享了AI与数据库技术融合的最新进展。他探讨了AI如何助力数据库技术演进,并介绍了OceanBase一体化数据库的创新。OceanBase通过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架构,实现了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无缝扩展,具备高可用性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此外,OceanBase还实现了交易处理、分析和AI的一体化,大幅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性能。杨传辉强调,OceanBase的目标是成为一套能满足80%工作负载需求的系统,推动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关注我们,深入了解AI与大数据的未来!
|
28天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磁盘故障导致数据库数据损坏的数据恢复案例
存储中有一组由3块SAS硬盘组建的raid。上层win server操作系统层面划分了3个分区,数据库存放在D分区,备份存放在E分区。 RAID中一块硬盘的指示灯亮红色,D分区无法识别;E分区可识别,但是拷贝文件报错。管理员重启服务器,导致离线的硬盘上线开始同步数据,同步还没有完成就直接强制关机了,之后就没有动过服务器。
|
2月前
|
SQL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探索Java数据库连接的奥秘:JDBC技术全攻略
探索Java数据库连接的奥秘:JDBC技术全攻略
52 8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负载均衡
【PolarDB-X 技术揭秘】Lizard B+tree:揭秘分布式数据库索引优化的终极奥秘!
【8月更文挑战第25天】PolarDB-X是阿里云的一款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其核心组件Lizard B+tree针对分布式环境优化,解决了传统B+tree面临的数据分片与跨节点查询等问题。Lizard B+tree通过一致性哈希实现数据分片,确保分布式一致性;智能分区实现了负载均衡;高效的搜索算法与缓存机制降低了查询延迟;副本机制确保了系统的高可用性。此外,PolarDB-X通过自适应分支因子、缓存优化、异步写入、数据压缩和智能分片等策略进一步提升了Lizard B+tree的性能,使其能够在分布式环境下提供高性能的索引服务。这些优化不仅提高了查询速度,还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5 5
|
2月前
|
Cloud Native 数据库 开发者
云原生数据库2.0问题之帮助阿里云数据库加速技术更新如何解决
云原生数据库2.0问题之帮助阿里云数据库加速技术更新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