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简介: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一:固定窗口限流算法有哪些缺点?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有哪些缺点?


参考回答: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的缺点在于存在明显的临界问题。例如,在窗口边界附近可能会产生大量的请求被允许通过,从而导致突发流量。这是因为计数器在每个时间窗口结束时清零,不考虑窗口内请求的具体分布。https://ucc.alicdn.com/pic/developer-ecology/6ibaby6qg4ku4_8d163146b4b04afc887e55e2891d9075.png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27


问题二:固定窗口限流算法的临界问题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案例能够直白的了解呀?

固定窗口限流算法的临界问题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案例能够直白的了解呀?


参考回答:

假设限流阀值为5个请求,单位时间窗口是1秒。如果在0.8秒到1秒之间和1秒到1.2秒之间分别并发5个请求,虽然每个时间段内都没有超过阀值,但如果考虑0.8秒到1.2秒整个时间段,则并发数高达10个,这已经超过了单位时间1秒内不超过5个请求的限流定义。这就是固定窗口限流算法的临界问题。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28


问题三:滑动窗口算法是什么,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滑动窗口算法是什么,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参考回答:

滑动窗口算法是为了解决固定窗口算法的临界突变问题而引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将单位时间周期拆分成若干粒度更细的子窗口,每个子窗口独立统计请求次数,并根据时间滑动删除过期的小周期,从而更平滑地限制单位时间内的请求量,提高限流的精确性。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29


问题四: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回答:

滑动窗口算法的原理是将单位时间周期分为n个小周期,分别记录每个小周期内接口的访问次数,并根据时间滑动删除过期的小周期。当新的请求到来时,会检查当前小周期的请求次数是否超过限制,如果未超过则允许请求,否则拒绝请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滑动窗口会向右滑动,不断更新小周期的请求次数。https://ucc.alicdn.com/pic/developer-ecology/6ibaby6qg4ku4_50ad8430a23f4750bfacca807632fdaf.png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30


问题五:滑动窗口算法如何实现?

滑动窗口算法如何实现?


参考回答:

滑动窗口算法的实现可以通过使用一个队列(Queue)来存储请求的时间戳。当新的请求到来时,先删除队列中过期的时间戳(即超过窗口持续时间的时间戳),然后判断当前队列中的时间戳数量是否小于窗口大小。如果小于窗口大小,则将当前时间戳加入队列并允许请求;如果已经达到或超过窗口大小,则拒绝请求。示例代码:

// ...(省略了部分代码)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tryAcquire() { 
// ...(省略了部分代码,包括获取当前时间戳和删除过期时间戳) 
if (timestamps.size() < windowSize) { // 判断当前窗口内请求数是否小于窗口大小 
timestamps.offer(currentTime); // 将当前时间戳加入队列 
return true; // 获取请求成功 
} 
return false; // 超过窗口大小,无法获取请求 
} 
// ...(完整的SlidingWindowRateLimiter类定义)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32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短视频推荐看似“读心”,实则依赖双塔推荐系统:用户塔与物品塔分别将行为与内容编码为向量,通过相似度匹配实现精准推送。本文解析其架构原理、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揭秘抖音等平台如何用AI抓住你的注意力。
499 7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
6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本文聚焦 MySQL 集群架构中的负载均衡算法,阐述其重要性。详细介绍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加权最少连接、随机、源地址哈希等常用算法,分析各自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提供 Java 语言代码实现示例,助力直观理解。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对理解和应用负载均衡算法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大数据大厂之My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揭秘MySQL集群架构负载均衡核心算法:从理论到Java代码实战,让你的数据库性能飙升!
|
1月前
|
缓存 运维 监控
Redis 7.0 高性能缓存架构设计与优化
🌟蒋星熠Jaxonic,技术宇宙中的星际旅人。深耕Redis 7.0高性能缓存架构,探索函数化编程、多层缓存、集群优化与分片消息系统,用代码在二进制星河中谱写极客诗篇。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分布式系统架构8:分布式缓存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缓存的理论知识及Redis集群的应用,探讨了AP与CP的区别,Redis作为AP系统具备高性能和高可用性但不保证强一致性。文章还讲解了透明多级缓存(TMC)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并详细分析了memcached和Redis的分布式实现方案。此外,针对缓存穿透、击穿、雪崩和污染等常见问题提供了应对策略,强调了Cache Aside模式在解决数据一致性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面试中关于缓存的问题多围绕Redis展开,建议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点。
682 8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监控
实时异常检测实战:Flink+PAI 算法模型服务化架构设计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 Apache Flink 与阿里云 PAI 构建的实时异常检测系统。内容涵盖技术演进、架构设计、核心模块实现及金融、工业等多领域实战案例,解析流处理、模型服务化、状态管理等关键技术,并提供性能优化与高可用方案,助力企业打造高效智能的实时异常检测平台。
417 1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训练师入行指南(三):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架构选择
从淘金到雕琢,将原始数据炼成智能珠宝!本文带您走进数字珠宝工坊,用算法工具打磨数据金砂。从基础的经典算法到精密的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电商、医疗、金融等场景实战,手把手教您选择合适工具,打造价值连城的智能应用。掌握AutoML改装套件与模型蒸馏术,让复杂问题迎刃而解。握紧算法刻刀,为数字世界雕刻文明!
289 6
|
10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架构学习:7种负载均衡算法策略
四层负载均衡包括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负载均衡。数据链路层通过修改MAC地址转发帧;网络层通过改变IP地址实现数据包转发;应用层有多种策略,如轮循、权重轮循、随机、权重随机、一致性哈希、响应速度和最少连接数均衡,确保请求合理分配到服务器,提升性能与稳定性。
2133 11
架构学习:7种负载均衡算法策略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成为企业管理网络资源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工具。本文深入剖析C++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及其在该软件中的应用。链表通过节点存储网络访问记录,具备高效插入、删除操作及节省内存的优势,助力企业实时追踪员工上网行为,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用C++实现链表记录上网行为,并模拟发送至服务器。链表为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但实际开发还需考虑安全性、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174 0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软演员-评论家算法(Soft Actor-Critic, SAC)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的重要进展,基于最大熵框架优化策略,在探索与利用之间实现动态平衡。SAC通过双Q网络设计和自适应温度参数,提升了训练稳定性和样本效率。本文详细解析了SAC的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PyTorch实现,涵盖演员网络的动作采样与对数概率计算、评论家网络的Q值估计及其损失函数,并介绍了完整的SAC智能体实现流程。SAC在连续动作空间中表现出色,具有高样本效率和稳定的训练过程,适合实际应用场景。
3100 7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
10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分布式系统架构7:本地缓存
这是小卷关于分布式系统架构学习的第10篇文章,主要介绍本地缓存的基础理论。文章分析了引入缓存的利弊,解释了缓存对CPU和I/O压力的缓解作用,并讨论了缓存的吞吐量、命中率、淘汰策略等属性。同时,对比了几种常见的本地缓存工具(如ConcurrentHashMap、Ehcache、Guava Cache和Caffeine),详细介绍了它们的访问控制、淘汰策略及扩展功能。
241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