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团队新作:多模态多样本上下文学习,无需微调快速适应新任务

简介: 【6月更文挑战第27天】吴恩达团队提出多模态模型新方法—多样本上下文学习,允许模型无需微调即可快速适应新任务。通过扩大上下文窗口至2000个示例,模型性能在图像分类等任务上显著提升,同时研究了批处理优化以减少计算成本。尽管面临计算开销和数据需求的挑战,但该方法为AI的高效泛化开辟了新途径。[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5.09798]

近日,吴恩达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在多模态基础模型中提出了一种名为“多样本上下文学习”(Many-Shot In-Context Learning)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模型在无需微调的情况下,快速适应新任务。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推动多模态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多模态模型是指能够同时处理和理解多种数据类型的模型,如图像、文本、音频等。然而,传统的多模态模型在面对新任务时,通常需要进行微调(Fine-tuning),即对模型的参数进行重新训练,以适应新的数据分布和任务需求。这种微调过程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可能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限制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应用范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吴恩达团队提出了多样本上下文学习的方法。他们通过在模型的上下文窗口中提供更多的演示示例,使模型能够学习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模式。具体来说,他们将上下文窗口的长度从传统的几百个示例扩展到了近2000个示例,并使用这些示例来指导模型的预测和决策。

通过这种方式,模型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数据和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任务的语义和上下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多样本上下文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在各种任务上的性能,包括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等。

此外,吴恩达团队还研究了如何在多样本上下文学习中提高计算效率。他们发现,通过将多个查询请求合并到一个API调用中进行批量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每个查询的成本和延迟。这一优化策略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大规模部署和实时推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多样本上下文学习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由于上下文窗口的扩展,模型的计算开销和内存占用也会相应增加,这可能限制了模型的可扩展性和实时性能。其次,多样本上下文学习仍然需要一定的标记数据来进行演示和指导,对于一些数据稀缺或隐私敏感的任务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5.09798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OLAP
AI Agent越用越笨?阿里云AnalyticDB「AI上下文工程」一招破解!
AI 上下文工程是管理大模型输入信息的系统化框架,解决提示工程中的幻觉、上下文溢出与信息冲突等问题。通过上下文的采集、存储、加工与调度,提升AI推理准确性与交互体验。AnalyticDB PostgreSQL 版提供增强 RAG、长记忆、Supabase 等能力,助力企业构建高效、稳定的 AI 应用。
|
1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大模型微调技术:LoRA原理与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大语言模型微调中的关键技术——低秩自适应(LoRA)。通过分析全参数微调的计算瓶颈,详细阐述LoRA的数学原理、实现机制和优势特点。文章包含完整的PyTorch实现代码、性能对比实验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高效微调大模型的实践指南。
1620 2
|
3月前
|
XML JSON 数据库
大模型不听话?试试提示词微调
想象一下,你向大型语言模型抛出问题,满心期待精准回答,得到的却是答非所问,是不是让人抓狂?在复杂分类场景下,这种“大模型不听话”的情况更是常见。
260 9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有没有可能不微调也能让大模型准确完成指定任务?(少样本学习)
对于我这种正在从0到1构建AI产品的一人公司来说,Few Shots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我不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不需要复杂的模型训练,只需要精心设计几个示例,就能让大模型快速理解我的业务场景。
242 43
|
2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NoSQL
用Context Offloading解决AI Agent上下文污染,提升推理准确性
上下文工程是将AI所需信息(如指令、数据、工具等)动态整合到模型输入中,以提升其表现。本文探讨了“上下文污染”问题,并提出“上下文卸载”策略,通过LangGraph实现,有效缓解长文本处理中的信息干扰与模型幻觉,提升AI代理的决策准确性与稳定性。
312 2
用Context Offloading解决AI Agent上下文污染,提升推理准确性
|
1月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56_大模型微调:全参数与参数高效方法对比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规模的不断增长,从数百亿到数千亿参数,传统的全参数微调方法面临着计算资源消耗巨大、训练效率低下等挑战。2025年,大模型微调技术已经从早期的全参数微调发展到如今以LoRA、QLoRA为代表的参数高效微调方法,以及多种技术融合的复杂策略。本文将深入对比全参数微调和参数高效微调的技术原理、适用场景、性能表现和工程实践,为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全面的技术参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