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大时代”的口号在安防领域已响彻已久,但也是自2015年至今才开使有了真正的底气。当全面超越模拟已尘埃落定,网络摄像机技术前沿也已经预热“智能IPC”的概念和应用有一年半载的时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网络摄像机开始诞生,产业已历经20余年的演变,这20年时间里,一代代产品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快速更迭,在产业发展的历史版图上留下时代的烙印!
源起:“特洛伊咖啡壶”事件
网络摄像机是个很年轻的产品,年轻到你在百度里搜索“IPC”,看完首页你都不太清楚概念?年轻到很多年前我买一份《IPC产品年度报告》,尴尬地发现这竟然是一份关于工业个人计算机的报告。即使从最早关于其源起的故事——1991年“特洛伊咖啡壶”事件算起来,网络摄像机也不过20出头。当初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为了喝咖啡,往往需要端着杯子穿过楼梯到走廊尽头,看咖啡煮好没有,却常常空杯而回,实验室的几个小伙伴为了免得白跑,在咖啡壶边上放置了一台摄像机,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以一分钟三帧的速率传递到实验室的电脑,以便随时了解咖啡是否煮好。摄像机、计算机图像编码加网络传输,这绝对算是网络摄像机的Demo原型。
21世纪初:前端模拟+网络编码器
如果说让隔壁房间甚至基于万维网的用户,看清壶里咖啡是否煮沸这一“远程可视”需求是摄像机网络化的促发动力,那么到了21世纪初,网络带宽的提升、符合MPEG2/4编码标准芯片的应用,则使得IP Camera逐渐成为联网视频监控领域的新贵,但是由于参与品牌少,建设的案例相对封闭,加上传统安防工程商对网络业务的不熟悉,这时候的IP Camera似乎没有对模拟摄像机带来多大冲击。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个时期,2005年前后,国内以平安工程为主的大规模城域视频联网项目轰轰烈烈兴建,前端则多数采用了模拟摄像机加网络编码器的方案,IP时代,已然来临。
2010年:高清元年
时间到了2010年前夕,安防对高清视频采集的诉求,及更高压缩率标准的H.264编码技术的普及,安防行业迎来了“高清元年”,加上ONVIF标准的发布,高清IP Camera成了高清视频监控的不二选择,从此,“IPC”几乎成了高清摄像机的代名词。
那么,如何定义一款好的IPC呢?客户可能会说,你说你是高清,拿来测试吧,我选图像效果最好的;一些国外厂商说,我做了十几年的模拟摄像机,我的IPC肯定会很好;一些国内厂商可能会说,我有十几项前端智能功能,我是好的IPC……事实上我们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已经了然:一款好的IPC,高清并不只是唯一的衡量标准。IPC运行在网络之上,使得编码和网络属性成为网络摄像机与模拟摄像机最大的不同之处,图像卡顿、网络安全、网络问题排查等问题也随着摄像机的IP化而逐渐显现,困扰着这个行业内多数的集成商和厂家,而谈到智能,即使产业链发展到今年,也没见过多个不讲究场景化的智能功能,能随意集成在一个产品上且都能做到捕获率和识别率达到90%以上。
2013年:创新技术元素融入高清IPC
随着高清网络摄像机产品和技术的日趋成熟,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也俞发凸显,为了走出“同质化怪圈”,不少厂商从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着手,致力于从细节方面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红外球机怎么避免吸引蚊虫?如何解决传统球机不能上仰的问题?室外风沙大的环境中透明球罩球易脏怎么办?球机如何做好防水的同时又不会起雾?怎么让球机晚上和白天看得一样远?怎样才能让玻璃视窗能达到荷叶一样不附着水滴的效果?蚊虫不会被什么波段的光吸引……这一个个问题的诞生和解决都耗费了产品设计研发人员的心血和不懈努力。红外、防水防尘防震等创新性技术元素的融入使高清网络摄像机的应用性能大幅提升,也将一批优秀厂商如宇视等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展现出来,给行业带来强烈震撼,显然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比如,从此之后,行业内主流厂商红外球机纷纷切换成类似的黑色红外视窗; IP67已成为摄像机防护等级的硬性标准……
2014年:历经“价格战”,星光成技术高地
2014之后,纯粹的产品情怀遇到更现实的生存问题,高清IPC产品价格急剧降低,标清IPC的空间不到半年时间被挤压得相当厉害,一批国外品牌和许多中小IPC厂商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业内对此现象的评论字眼多数都会用到“经济型”、“同质化竞争”等。然而,这只是开始,除了价格,之后国内主流品牌利用上游供应链的优势和核心技术积累,在1080P星光超低照度、前端智能上给予了新一轮的技术洗礼……血雨腥风,能活下来全看厂商的核心技术实力。
2016年:嵌入式智能算法芯片凸显前端智能
如果说2015年没有一款星光产品会没法在行业立足,那么2016年,如果没有一款专业智能前端就真的落后了。算法的进步和芯片性能的提升,专业前端智能的商用,显然在今年已经从车增加到人了。尽管,现在IPC在通用市场,H.265和各种“星光X”是建设热点,但是对于厂商来说,应该清醒认识到,那只是基于芯片带来的基本功能,而芯片上运行的算法才是各家差异化的武器。
DT时代:未来IPC的两大发展方向
高清IPC商用的这六年,尽管曾经遭遇HDCCTV、甚至各类模拟高清方案的负隅抵抗,IPC仍然以几乎一年一代方案更新的速度在高速发展,并成为高清方案的首选前端。但是,另一方面,如今再和一些资深的集成商聊前端需求,曾经对IPC侃侃而谈的他们,现在则不愿多提。过低的商务、过于吹嘘的Smart智能,高得畸形的检测报告指标,让真正为工程负责的集成商感叹,他们现在对前端的需求,依旧回归到稳定的图像和简单的维护。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预测,未来IPC将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绝大多数IPC 会回归基本高清应用,产业规模和品牌特色将决定溢价;另一方面,IP摄像机拥有天然的场景化优势、密度优势和网络传输优势,在DT时代,IPC绝不仅仅是只是音视频的采集终端,基于海量的视频数据,通过提取关键目标,包括车辆、人及其特征等实现数据的结构化,智能分析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的技术决战高地,也将随着技术的深入爆发出更加多元化的应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亘古不变的道理。大浪淘沙过后,愿IPC不再野蛮发展!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