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算法学习笔记 (13) 链表

简介: c++算法学习笔记 (13) 链表

1.单链表:

实现一个单链表,链表初始为空,支持三种操作:

  1. 向链表头插入一个数;
  2. 删除第 k 个插入的数后面的一个数;
  3. 在第 k 个插入的数后插入一个数。

现在要对该链表进行 M 次操作,进行完所有操作后,从头到尾输出整个链表。

注意:题目中第 k 个插入的数并不是指当前链表的第 k 个数。例如操作过程中一共插入了 n 个数,则按照插入的时间顺序,这 n 个数依次为:第 1 个插入的数,第 2 个插入的数,…第 n 个插入的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M,表示操作次数。

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一个操作命令,操作命令可能为以下几种:

  1. H x,表示向链表头插入一个数 x。
  2. D k,表示删除第 k 个插入的数后面的数(当 k 为 0 时,表示删除头结点)。
  3. I k x,表示在第 k 个插入的数后面插入一个数 x(此操作中 k 均大于 0)。
输出格式

共一行,将整个链表从头到尾输出。

数据范围

1≤M≤100000

所有操作保证合法。

输入样例:
10
H 9
I 1 1
D 1
D 0
H 6
I 3 6
I 4 5
I 4 5
I 3 4
D 6


输出样例:
6 4 6 5


代码:(链式前向星)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10;
// head表示头节点的下标
// e[i]表示节点i的值
// ne[i]表示节点i的next指针是多少
// i:编号
// idx存储当前已经用到了哪个点
int head, e[N], ne[N], idx;
// 初始化
void init()
{
    head = -1;
    idx = 0;
}
void add(int x)
{               // 头插
    e[idx] = x; // 存数
 
    ne[idx] = head; // 头插操作1:idx指向头节点
    head = idx;     // 头插操作2:头节点改成idx
 
    idx++;
}
// 将x插入到下标是k的点后面
void add(int k, int x)
{
    e[idx] = x; // 存数
 
    ne[idx] = ne[k]; // 操作1
    ne[k] = idx;     // 操作2
 
    idx++;
}
// 将下标是k后面的点删除(单链表找后面的点好找)
void remove(int k)
{
    ne[k] = ne[ne[k]];
    // 1->2->3,k=1,ne[1]=2,ne[ne[1]]=3
}
 
int main()
{
    int m;
    cin >> m;
    init();
    while (m--)
    {
        int k, x;
        char op;
        cin >> op;
        if (op == 'H')
        {
            cin >> x;
            add(x);
        }
        else if (op == 'D')
        {
            cin >> k;
            if (k == 0)
                head = ne[head]; // 特判k=0
            remove(k - 1);
        }
        else
        {
            cin >> k >> x;
            add(k - 1, x);
        }
    }
    for (int i = head; i != -1; i = ne[i])
    {
        cout << e[i] << " ";
    }
    return 0;
}


2.双链表

实现一个双链表,双链表初始为空,支持 5 种操作:

  1. 在最左侧插入一个数;
  2. 在最右侧插入一个数;
  3. 将第 k 个插入的数删除;
  4. 在第 k 个插入的数左侧插入一个数;
  5. 在第 k 个插入的数右侧插入一个数

现在要对该链表进行 M 次操作,进行完所有操作后,从左到右输出整个链表。

注意:题目中第 k 个插入的数并不是指当前链表的第 k 个数。例如操作过程中一共插入了 n 个数,则按照插入的时间顺序,这 n 个数依次为:第 1 个插入的数,第 2 个插入的数,…第 n 个插入的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M,表示操作次数。

接下来 M 行,每行包含一个操作命令,操作命令可能为以下几种:

  1. L x,表示在链表的最左端插入数 x。
  2. R x,表示在链表的最右端插入数 x。
  3. D k,表示将第 k 个插入的数删除。
  4. IL k x,表示在第 k 个插入的数左侧插入一个数。
  5. IR k x,表示在第 k 个插入的数右侧插入一个数。
输出格式

共一行,将整个链表从左到右输出。

数据范围

1≤M≤100000

所有操作保证合法。

输入样例:
10
R 7
D 1
L 3
IL 2 10
D 3
IL 2 7
L 8
R 9
IL 4 7
IR 2 2


输出样例:
8 7 7 3 2 9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0010;
int m;
int e[N], l[N], r[N], idx; // e:这个点的值 l:存左边的数 r:存右边的数
// 初始化
void init()
{
    // 0表示左端点head,1表示右端点tail
    r[0] = 1; // 0号点的右边是1号点
    l[1] = 0;
    idx = 2;
}
// 插入
void addr(int k, int x)
{ // k点右边插入x
    e[idx] = x;
 
    r[idx] = r[k];
    l[idx] = k;
 
    r[k] = idx;
    l[r[idx]] = idx;
 
    idx++; // 不要忘记!!!
}
void addl(int k, int x)
{ // k点左边插入x
    e[idx] = x;
 
    r[idx] = k;
    l[idx] = l[k];
 
    l[k] = idx;
    r[l[idx]] = idx;
 
    idx++; // 不要忘记!!!
}
// 删除
void remove(int k)
{ // 删除第k个点
    r[l[k]] = r[k];
    l[r[k]] = l[k];
}
 
int main()
{
    cin >> m;
    init(); // 易忘记!!!!
    while (m--)
    {
        string op;
        cin >> op;
        int x, k;
        if (op == "L") // 也可都使用在右边插入(注释里)
        {
            cin >> x;
            addr(0, x); // 在头节点0的右边插入x
        }
        if (op == "R")
        {
            cin >> x;
            // addr(l[1], x); // 在尾节点左边插入x
            addl(1, x);
        }
        if (op == "D")
        {
            cin >> k;
            remove(k + 1); // 这里易错,k都变为k+1,因为idx初始为2
        }
        if (op == "IL")
        {
            cin >> k >> x;
            // addr(l[k + 1], x);
            addl(k + 1, x);
        }
        if (op == "IR")
        {
            cin >> k >> x;
            addr(k + 1, x);
        }
    }
    for (int i = r[0]; i != 1; i = r[i]) // 从r[0]开始
    {
        cout << e[i] << " ";
    }
 
    return 0;
}


相关文章
|
4天前
|
存储 算法 C++
Windows共享文件:探秘C++实现的B树索引算法奇境
在数字化时代,Windows共享文件的高效管理至关重要。B树算法以其自平衡多路搜索特性,在文件索引与存储优化中表现出色。本文探讨B树在Windows共享文件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具体代码,展示其构建文件索引、优化数据存储的能力,提升文件检索效率。B树通过减少磁盘I/O操作,确保查询高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流畅的文件共享体验。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算法
解读 C++ 助力的局域网监控电脑网络连接算法
本文探讨了使用C++语言实现局域网监控电脑中网络连接监控的算法。通过将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建模为图(Graph)数据结构,每台电脑作为顶点,网络连接作为边,可高效管理与监控动态变化的网络连接。文章展示了基于深度优先搜索(DFS)的连通性检测算法,用于判断两节点间是否存在路径,助力故障排查与流量优化。C++的高效性能结合图算法,为保障网络秩序与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可进一步优化以应对无线网络等新挑战。
|
1月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基于 C++ 语言的迪杰斯特拉算法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中的应用剖析
在局域网计算机管理中,迪杰斯特拉算法用于优化网络路径、分配资源和定位故障节点,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该算法通过计算最短路径,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与稳定性,实现负载均衡并快速排除故障。C++代码示例展示了其在网络模拟中的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74 15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处理
公司局域网管理中的哈希表查找优化 C++ 算法探究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公司局域网管理至关重要。哈希表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关键值(如IP地址、账号)映射到数组索引,实现快速的插入、删除与查找操作。例如,在员工登录验证和设备信息管理中,哈希表能显著提升效率,避免传统线性查找的低效问题。本文以C++为例,展示了哈希表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设备MAC地址与IP分配的存储与查询,并探讨了优化哈希函数和扩容策略,确保网络管理高效准确。
|
19天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如何监控电脑技术解析
当代数字化办公与生活环境中,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性。然而,出于网络安全管理、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合规性要求等多方面的考量,对局域网内计算机进行有效监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监控,涉及多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运用。本文聚焦于 C++ 编程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讨其在局域网计算机监控场景中的应用,并通过详尽的代码示例进行阐释。
40 4
|
29天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企业员工数据泄露防范策略:基于 C++ 语言的布隆过滤器算法剖析[如何防止员工泄密]
企业运营过程中,防范员工泄密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员工泄密可能致使企业核心数据、商业机密等关键资产的流失,进而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为应对这一挑战,借助恰当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成为强化信息防护的有效路径。本文专注于 C++ 语言中的布隆过滤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防范员工泄密场景中的应用。
43 8
|
8天前
|
存储 算法 物联网
解析局域网内控制电脑机制:基于 Go 语言链表算法的隐秘通信技术探究
数字化办公与物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已成为提升工作效率、达成设备协同管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企业远程办公时的设备统一调度,还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多设备间的联动控制,高效的数据传输与管理机制均构成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功能的核心要素。本文将深入探究 Go 语言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剖析其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过程中,如何达成数据的有序存储与高效传输,并通过完整的 Go 语言代码示例展示其应用流程。
25 0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员工电脑监控系统中的 C# 链表算法剖析-如何监控员工的电脑
当代企业管理体系中,员工电脑监控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关键议题。随着数字化办公模式的广泛普及,企业亟需确保员工对公司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网络安全环境,并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有效的电脑监控手段对于企业实现这些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一过程离不开精妙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为技术支撑。本文旨在深入探究链表(Linked List)这一经典数据结构在员工电脑监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 C# 编程语言给出详尽的代码实现与解析。
52 5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成为企业管理网络资源和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工具。本文深入剖析C++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及其在该软件中的应用。链表通过节点存储网络访问记录,具备高效插入、删除操作及节省内存的优势,助力企业实时追踪员工上网行为,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用C++实现链表记录上网行为,并模拟发送至服务器。链表为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数据管理方式,但实际开发还需考虑安全性、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因素。
42 0
公司监控上网软件架构:基于 C++ 链表算法的数据关联机制探讨
|
21天前
|
存储 算法 调度
基于和声搜索优化算法的机器工作调度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
本程序基于和声搜索优化算法(Harmony Search, HS),实现机器工作调度的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展示调度结果。算法通过模拟音乐家即兴演奏寻找最佳和声的过程,优化任务在不同机器上的执行顺序,以最小化完成时间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程序适用于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后无水印。核心参数包括和声记忆大小(HMS)等,适应度函数用于建模优化目标。附带完整代码与运行结果展示。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