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技术(第二周)

简介: 面向对象技术(第二周)



前言

本文所有知识点和内容均来自山东大学潘丽老师及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研组PPT。

回顾

1、消息:是由一个对象发出给另一个对象的,消息内容的完成是由消息接收器(对象)自己来实现。消息能够发出是由于对象自己的声明,消息能够完成是由于对象内部的方法

2、封装:作为发送者的对象只需要知道作为接收器的对象的名字,不需要、不能且没必要知道具体执行的动作

3、责任:接收器A声明了自己的方法就代表它需要对它声明的方法的功能负责。发送器B对行为的要求仅仅表达它所期望的结果。A接受B的消息后就需要对B的要求负责。

4、类:根据抽象原则对客观事物进行归纳分割出抽象的属性。类是对象相关行为的存储库。

5、实例:实例就是类的对象。实例就是消息的接收器。

类的层次

定义

在每一层次上,都可以了解与该层次适配的特定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适用于所有较低的层次抽象程度越高的的类所在层次越高。

本图中越外层的类的层次越高,越中心的类的层次越低 (花商例子)

层次关系的实现

层次关系的实现依赖于:继承

层次关系上下层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一般/特殊、泛化/特化

总结:越上层的类越一般,泛化层度越高;越下层的类越特殊,特化层度越高

上面这张图更直观的体现了上下层以及继承的关系

继承

特点

一、类可以组织成一个有层次的继承结构

二、一个子类继承层次树中更高一层的父类的属性、方法(继承性

三、抽象父类是指没有具体实例的类(不能产生具体实例,这与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有关),他只是用来产生子类

四、子类可以重写父类的同名方法,并在调用时对父类同名方法进行隐藏(多态性

编程方法

编程方法分为:面向对象编程与非面向对象编程

非面向对象编程

其中唯一有使用价值的方法为: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开发方法

根本思想

一、面向数据流。仅仅关注每个功能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从数据的输入输出来考虑具体要实现迭的函数的功能。一个个子功能实现再带进整体系统的完成。

二、自顶向下设计。在设计阶段把一个系统的总问题,逐一分解为多个子问题。把每个模块看成一个结构,通过实现一个个子结构完成大结构的创建

特点

一、程序的主体是一个个方法

二、方法是最小的功能模块

三、一组相关的方法组合成一个大的功能模块(功能子结构)

四、程序面向过程或面向数据

例子(设计一个画板系统Panel)

包含4个功能:选择形状、画长方形、画圆、画直线

第一步:整体设计

思想1、按照结构化编程就将这个系统分为上面四个功能模块,同时四个模块也可以再细化为几个方法(体现自顶向下思想)

思想2、按照数据流走向去思考整个程序运行的流程,思考不同模块的组合方式(体现面向数据流思想)

第二步:模块具体设计

这一步按照每个模块具体的功能去具体设计方法,再把方法组合在一起完成模块的具体功能即可。

如果子模块的功能仍然复杂,可以将子模块继续细分处理

缺点分析

一、自顶向下分析系统的功能,但是系统的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层次结构的功能中,其中一个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其他的功能的变化。(功能之间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二、软件系统中最小的子系统是方法,方法和一部分与之相关的数据分离。这导致处理不同方法间的数据相当糅合、麻烦,会造成极大不便利。系统独立性太弱。

面向对象编程

程序编程的主体是对象,解决问题的主体也是对象

特点

一、所有操作的主体、所有编程完成的主体都是对象

二、对象封装了其所属类这一概念所有的行为和信息。独立性非常强

三、系统实现功能依靠对象间的通信

四、类定义对象拥有的数据类型和行为,但是各自数据的责任由具体对象承担

实例解释面向对象思想

编写程序中:

1、我们的角色就是企业主(公司老大)

2、主程序所写的程序就是我们作为企业主把所需要干的各个事情分配给手下的员工去完成

3、我们写类的过程也就是企业主招收、培养员工的过程。

优点

总结

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和优点如下:

封装性---->数据好管理、代码可读性高、便于系统修改升级

多态性---->增加灵活性、符合自然界进化多样性的特性

继承性---->抽象归纳降低软件设计的复杂性、符合自然界层层进化的特性

如果觉得写的还不错,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呀~~

祝大家学业、事业、爱情顺利!

天天开心,没有Bug每一天

目录
打赏
0
0
0
0
9
分享
相关文章
像品茶一样品设计模式,早日突破编码新境界。
设计模式在日常开发中虽非必需,但对解决复杂问题、提升代码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多个实际场景的分析,如会员卡系统、代码评审和AI视频编辑器等,展示了设计模式的重要性。学习设计模式不仅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扩展性,还能为框架源码阅读和面试提供支持。其核心目标是实现高复用和易扩展的应用程序,遵循封装、面向接口、组合优于继承等基本原则,并遵守SOLID原则。前端开发者应掌握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装饰器模式等经典设计模式,以应对不同项目需求。总结而言,设计模式是一把双刃剑,需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适合项目环境的设计模式才是最好的。 (239字符)
【软件设计师备考 专题 】软件生存期模型:瀑布、螺旋与喷泉
【软件设计师备考 专题 】软件生存期模型:瀑布、螺旋与喷泉
210 0
【参与评论有奖】把书读薄 | 《设计模式之美》总结篇(上)
从六月开始,断断续续,算是把王争的《设计模式之美》看得差不多了,实战部分没来得及看,不过也是获益良多,思维方式上的一些变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感觉,说两个实际的应用场景,读者自行意会哈,顺便带出总结思维导图~
244 0
【参与评论有奖】把书读薄 | 《设计模式之美》总结篇(下)
从六月开始,断断续续,算是把王争的《设计模式之美》看得差不多了,实战部分没来得及看,不过也是获益良多,思维方式上的一些变化。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感觉,说两个实际的应用场景,读者自行意会哈,顺便带出总结思维导图~
235 0
当我学会了类,就离领悟面向对象编程不远了(基础)!!(熬夜爆肝)
当我学会了类,就离领悟面向对象编程不远了(基础)!!(熬夜爆肝)
155 0
当我学会了类,就离领悟面向对象编程不远了(基础)!!(熬夜爆肝)
软件开发启示录——迟到的领悟
我的软件开发生涯开始于15年前。 但是直到最近的5年,我才真正开始看到自己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巨大进步。 这里有一些感悟是我希望能够在我进入软件开发领域时所知道的事情,如果我早一些领悟到,相信会比现在更加成功,也更节省一些时间。
167 0

相关实验场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