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

简介: 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

C语言实现,步步为营!

当我们谈论排序算法时,冒泡排序(Bubble Sort)无疑是其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是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在C语言中,实现冒泡排序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冒泡排序。
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数组,这个数组将用来存放我们要排序的数据。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包含五个元素的整数数组:

```c
int array[5] = {5, 3, 2, 4, 1};
```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冒泡排序的主要部分。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比较和交换。

1. **比较**: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将当前元素与其后一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当前元素大于其后一个元素,那么这两个元素的位置就需要交换。
2. **交换**:如果发现两个相邻的元素大小顺序不正确,那么就需要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
这个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整个数组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代码来实现这个过程:

```c
for(int i=0; i<5; i++) {
    for(int j=0; j<5-i-1; j++) {
        if(array[j] > array[j+1]) {
            // 交换 array[j] 与 array[j+1] 的值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


以上代码中,外层的循环用于控制排序的轮数,内层的循环用于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每次循环结束后,最大的元素都会被“冒泡”到数组的最右侧,因此每轮排序后,未排序的部分就会减少一个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内层循环的次数是`5-i-1`。
在冒泡排序过程中,交换操作是通过引入一个临时变量`temp`来完成的。这是因为在C语言中,不能直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必须通过第三个变量作为中介。
经过上述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从小到大排列的有序数组了。如果你打印出排序后的数组,你会得到:
```c
for(int i=0; i<5; i++) {
   printf("%d ", array[i]);
}
// 输出:1 2 3 4 5
```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排序算法,但其时间复杂度较高,不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然而,对于小规模数据或者教学示例来说,冒泡排序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
|
7月前
|
C语言
【C语言】拿捏冒泡排序(图解)
【C语言】拿捏冒泡排序(图解)
|
7月前
|
搜索推荐 算法 C语言
C语言:冒泡排序
C语言:冒泡排序
|
7月前
|
Java C语言
用Java(C语言也可以看)实现冒泡排序和折半查找(详细过程图)+逆序数组
用Java(C语言也可以看)实现冒泡排序和折半查找(详细过程图)+逆序数组
76 0
|
2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C语言
【C语言】冒泡排序+优化版
【C语言】冒泡排序+优化版
|
2月前
|
C语言
【c语言】qsort函数及泛型冒泡排序的模拟实现
本文介绍了C语言中的`qsort`函数及其背后的回调函数概念。`qsort`函数用于对任意类型的数据进行排序,其核心在于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用户自定义的比较函数。文章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实现一个泛型冒泡排序,包括比较函数、交换函数和排序函数的编写,并展示了完整的代码示例。最后,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排序的正确性,展示了泛型编程的优势。
27 0
|
5月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C语言冒泡排序(附源码和动态图)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重复遍历待排序的数列,比较每对相邻元素的值,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即满足一定的排序条件,如从小到大排序时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就交换它们的位置。这个过程就像水底的气泡一样逐渐向上冒,因此得名“冒泡排序”。
|
6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C语言
C语言冒泡排序介绍
C语言冒泡排序介绍
|
6月前
|
C语言
C语言----冒泡排序
C语言----冒泡排序
|
7月前
|
存储 C语言
C语言初阶④(数组)知识点+编程作业(三子棋,冒泡排序)(下)
C语言初阶④(数组)知识点+编程作业(三子棋,冒泡排序)
41 1
|
6月前
|
搜索推荐 前端开发 C语言
C语言探索:冒泡排序的实现与解读
C语言探索:冒泡排序的实现与解读
7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