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所有开发人员都应该知道的关键API缓存实践

简介: 4个所有开发人员都应该知道的关键API缓存实践

如果正确执行,API缓存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时间,但只有在正确执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了解一些值得实现的缓存工具和技术。


当正确实施和测试时,API缓存可以减少应用程序的负载并提高响应性。但是,如果缓存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和测试,它可能导致不可管理的负载、连锁故障,最终导致应用程序崩溃。


许多管理工具(包括开源工具)可以轻松地与应用程序集成以执行API缓存过程。有了正确的工具和技术组合,开发和测试团队可以确保缓存正常工作,不会无必要地消耗应用程序性能。


什么是API缓存?


API缓存是一种将常用对象放在辅助数据存储中的过程,以避免连续调用主数据库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存储。缓存的主要优点是处理速度,因为它允许应用程序从它可以快速轻松访问的源获取常用请求对象。


在主数据存储和缓存之间进行选择取决于速度与大小。主数据库中的数据可能具有更多的结构和可搜索性,但仍然可能比专用缓存更难访问。


确定基准性能


在将API缓存集成到应用程序时,开发人员应该考虑测试是一个前端首要关注的问题。首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理解性能基准的认识,特别是要比较应用程序缓存启用和不启用缓存的性能。


首先,开发人员可以使用Apache JMeter或Locust等工具针对API请求创建负载测试。这两个开源工具让开发人员可以调整API请求数量来模拟不同类型用户的各种请求负载。这些早期负载测试的结果可以提供应用程序性能的基准。


一台计算机的网络带宽、延迟和处理能力会对生成的请求负载量产生重大影响。开发人员在比较负载测试结果时必须注意这一点,因为一次运行到另一次运行的结果可能不能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比较。为了避免这种差异,可以考虑添加一个基于云的负载测试工具,使用稳定的、隔离的服务器,提供一致的网络带宽和延迟。BlazeMeter或CloudTest就是一些能做到这点的好工具例子。


运行请求的测试场景


获取基准测试后,开发人员可以实施缓存并重新评估应用程序的性能。理想情况下,应用程序处理压力下负载的能力应该会提高,性能总体也会提高。不过,无论性能如何,团队都应该验证请求返回的响应,以确保缓存的行为正常。


确认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创建检查更新值的测试场景,开发人员可以在几个步骤内运行这些测试场景。例如:


配置一组请求专门使用应用程序的缓存。

在应用程序的主数据库中更新一个值。

在缓存的预期过期时间后发送一个请求,以验证返回了更新的值。


根据缓存的实施情况,开发人员也可以运行测试场景来验证某些功能。


使用键值存储


许多开源缓存工具(例如Memcached)使用键值方法在内存中填充缓存,因为请求会通过。在缓存中不存在值之前,应用程序会检查缓存中的指定键,该键标识要作为响应的一部分返回的对象。


如果缓存中没有相应的键,该工具将查询数据库并提供一个响应用于缓存,以及相应的键。随后的请求将不需要查询数据库,因为它们现在已存储在缓存中。


避免雷打不动的问题


假设有10台服务器每台都运行相同的网页应用程序。网页存储在缓存中,缓存设置为每5分钟过期一次,以确保用户始终看到网页的最新版本。缓存可能会在这10台服务器仍处于高负载下过期,导致每台服务器同时查询缓存,找不到网页并尝试直接访问主数据库。


在如此高负载下进行缓存(特别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可能会导致所谓的雷打不动的问题。允许10台服务器同时查询数据库会产生高负载,计算量大的查询很容易导致连锁请求超时,因为数据库继续努力。此外,当这些失败的请求重试时,它们将继续给数据库带来更多负载,并可能使应用程序无法使用。


幸运的是,有几种方法可以避免雷打不动的情况。例如,锁定缓存以确保只有一个进程可以一次更新缓存。有了锁定机制,试图更新缓存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之前存储的值,直到更新完成。开发人员也可以使用外部进程来更新缓存,而不是依赖应用程序本身。


另一种有用的方法来避免雷打不动的是在缓存过期时间临近时更新缓存过期时间到预测值。在这种情况下,依赖缓存的应用程序也可以计算预期过期时间,提供确保它们不会同时过期的更好方法。


总之,选择正确的缓存工具和策略,并在实施缓存时进行全面测试,这些都是构建健壮、高性能应用程序的关键。缓存可以大大改善性能,但只有在仔细规划和监控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相关文章
|
3天前
|
JSON 前端开发 API
以项目登录接口为例-大前端之开发postman请求接口带token的请求测试-前端开发必学之一-如果要学会联调接口而不是纯写静态前端页面-这个是必学-本文以优雅草蜻蜓Q系统API为实践来演示我们如何带token请求接口-优雅草卓伊凡
以项目登录接口为例-大前端之开发postman请求接口带token的请求测试-前端开发必学之一-如果要学会联调接口而不是纯写静态前端页面-这个是必学-本文以优雅草蜻蜓Q系统API为实践来演示我们如何带token请求接口-优雅草卓伊凡
24 5
以项目登录接口为例-大前端之开发postman请求接口带token的请求测试-前端开发必学之一-如果要学会联调接口而不是纯写静态前端页面-这个是必学-本文以优雅草蜻蜓Q系统API为实践来演示我们如何带token请求接口-优雅草卓伊凡
|
21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安全
基于 API 网关践行 API First 开发实践
API First 开发模式的核心在于:以 API 为先,将其视为“头等公民”,在构建应用、服务及集成之前,应优先定义并设计 API 及其配套。API First 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开发模式,它已逐渐流行并获得业内的广泛认可。
|
4月前
|
缓存 数据挖掘 API
商品详情API接口的应用实践
本文探讨了商品详情API接口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其作为高效数据交互方式的重要性,包括实时获取商品信息、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文章详细描述了API接口的特点、应用场景如商品展示、SEO优化、数据分析及跨平台整合,并提出了缓存机制、分页加载、异步加载和错误处理等优化策略,旨在全面提升电商运营效果。
|
2月前
|
存储 API 计算机视觉
自学记录HarmonyOS Next Image API 13:图像处理与传输的开发实践
在完成数字版权管理(DRM)项目后,我决定挑战HarmonyOS Next的图像处理功能,学习Image API和SendableImage API。这两个API支持图像加载、编辑、存储及跨设备发送共享。我计划开发一个简单的图像编辑与发送工具,实现图像裁剪、缩放及跨设备共享功能。通过研究,我深刻体会到HarmonyOS的强大设计,未来这些功能可应用于照片编辑、媒体共享等场景。如果你对图像处理感兴趣,不妨一起探索更多高级特性,共同进步。
89 11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API
自学记录鸿蒙API 13:Calendar Kit日历功能从学习到实践
本文介绍了使用HarmonyOS的Calendar Kit开发日程管理应用的过程。通过API 13版本,不仅实现了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日程等基础功能,还深入探索了权限请求、日历配置、事件添加及查询筛选等功能。实战项目中,开发了一个智能日程管理工具,具备可视化管理、模糊查询和智能提醒等特性。最终,作者总结了模块化开发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加入语音助手和AI推荐功能的计划。
171 1
|
3月前
|
XML JSON 缓存
深入理解RESTful API设计原则与实践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探讨RESTful API的核心设计理念,包括其基于HTTP协议的特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遵循这些原则来优化API设计。我们将通过具体示例和最佳实践,展示如何创建易于理解、维护且性能优良的RESTful服务,从而提升前后端分离架构下的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API
淘宝/天猫按图搜索(拍立淘)API的深度解析与应用实践
在数字化时代,电商行业迅速发展,个性化、便捷性和高效性成为消费者新需求。淘宝/天猫推出的拍立淘API,利用图像识别技术,提供精准的购物搜索体验。本文深入探讨其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及实现方法,助力电商技术和用户体验提升。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PI
Vue.js 3:深入探索组合式API的实践与应用
Vue.js 3:深入探索组合式API的实践与应用
|
3月前
|
缓存 NoSQL Redis
Redis 缓存使用的实践
《Redis缓存最佳实践指南》涵盖缓存更新策略、缓存击穿防护、大key处理和性能优化。包括Cache Aside Pattern、Write Through、分布式锁、大key拆分和批量操作等技术,帮助你在项目中高效使用Redis缓存。
565 22
|
3月前
|
缓存 API 开发者
构建高效后端服务:RESTful API设计原则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43天】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后端服务的稳定性和效率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后端服务,重点介绍RESTful API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技巧,帮助开发者提升服务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我们将展示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日常开发工作中,以确保后端服务能够支撑起现代Web和移动应用的需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