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将简述的内容:Linux系统下的系统信息查看与修改和内容统计与筛选
一、系统信息查看与修改
(一)主机名
1.临时修改,重启失效
hostname new_hostname # 更改主机名
bash # 刷新
2.永久修改
2.1通过命令行修改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new_hostname # 更改主机名
bash # 刷新
2.2通过配置文件修改
需要重启才能生效
vim /etc/hostname new_hostname :wq
(二)时间查看
1.系统时间date
date #输出系统时间
date [选项] [+格式]
date +%Y # 年份
date +%m # 月份
date +%d # 日期
date +%H # 小时
date +%M # 分钟
date +%S # 秒
touch date +%Y%m%d%H%M%S_test.txt # 创建带有时间戳的文件
2.硬件时间hwclock
bios中的时间,由主板的bios电池充当电源
hwclock # 输出硬件时间
(三)显示输出系统信息
uname,用于查看主机名、内核版本、以查看32/64平台。
uname -a # 显示所有信息
uname -n # 查看主机名
uname -r # 查看内核版本
(四)文件的详细属性查看
stat # 文件的详细属性查看
stat /path/文件名 # 查看指定文件的详细属性
(五)连接文件
文件链接有两种方式:软连接和硬连接。
软链接就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
而创建的硬链接除了文件位置和名称,其余的部分和源文件是一样的。
通过以下表格作以简单区分
软连接 硬连接
目录或文件都可 不能是目录
属性变化 属性完全一样
修改一方,内容同步 修改一方,内容同步
源文件删除或移动,链接文件不可用 源文件删除或移动,链接文件不受影响
ln -s /path/sourceFile /path/destinationFile
创建一目标文件指向源文件的软连接
ln /path/sourceFile /path/destinationFile
创建一目标文件指向源文件的硬连接
(六)生成指定容量的文件
dd # 生成指定容量的文件
dd if=从哪个文件读取数据 of=将数据写到哪里 bs=每次写入的数据大小 count=总共写几次
eg:
dd if=/dev/zero of=./txt5 bs=1MB count=5
从/dev/zero 文件内读取数据,将数据写入到本目录下的txt5文件内,每次写入1MB大小的数据,共写5次
二、内容统计与筛选
(一)目录
1.查找–find
find path 条件选项 关键字 # 查看满足一定条件的目录内容
条件选项:
-name # 名称
-type # 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子命令
f # 普通文件
d # 目录
b # 块设备文件
c # 字符设备文件
l # 软连接文件
-size # 大小
-user # 用户
-group # 组
时间
-amin -atime -mmin -mtime -cmin -ctime
2.容量–du
du [条件选项] [文件名或目录] # 统计文件占用磁盘的大小
条件选项:
-a #统计所有
-s #统计总容量
-h #人性化显示
举个例子
统计/opt的总容量
du -sh /opt
统计/opt下的每个文件的大小
du -ah /opt
(二)文件
1.数量–wc
wc [条件选项] [文件名或目录] # 输出文件中的行数、单词数、字节数
条件选项:
-l # 行数
-w # 单词数
-c # 字节数
2.过滤–grep
grep [条件选项] [过滤字符] [文件名或目录]
#打印匹配给定模式的行
条件选项
-n # 在结果中显示行号
-i # 忽略大小写进行匹配
-v # 反向显示
总结
以上便是本篇文章对于系统信息查看与修改和内容统计与筛选介绍,虽然内容看上去有些繁多,但实际上的内容归结下来,也就十个左右的命令词以及其延伸,记住这些命令词,剩下的多敲敲代码,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