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封装了socket通信类

简介: C++封装了socket通信类

版本1

class TcpClient
{
public:
    TcpClient();
    ~TcpClient();
    // int connectToHost(int fd, const char* ip, unsigned short port);
    int connectToHost(string ip, unsigned short port);
    // int sendMsg(int fd, const char* msg);
    int sendMsg(string msg);
    // int recvMsg(int fd, char* msg, int size);
    string recvMsg();
    // int createSocket();
    // int closeSocket(int fd);
private:
    // int readn(int fd, char* buf, int size);
    int readn(char* buf, int size);
    // int writen(int fd, const char* msg, int size);
    int writen(const char* msg, int size);
private:
    int cfd; // 通信的套接字
};

通过对客户端的操作进行封装,我们可以看到有如下的变化:

文件描述被隐藏了,封装到了类的内部已经无法进行外部访问

功能函数的参数变少了,因为类成员函数可以直接使用类内部的成员变量

创建和销毁套接字的函数去掉了,这两个操作可以分别放到构造和析构函数内部进行处理。

在 C++ 中可以适当的将 char* 替换为 string 类,这样操作字符串就更简便一些。

服务器端

class TcpServer
{
public:
    TcpServer();
    ~TcpServer();
    // int bindSocket(int lfd, unsigned short port) + int setListen(int lfd)
    int setListen(unsigned short port);
    // int acceptConn(int lfd,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int acceptConn(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int sendMsg(int fd, const char* msg);
    int sendMsg(string msg);
    // int recvMsg(int fd, char* msg, int size);
    string recvMsg();
    // int createSocket();
    // int closeSocket(int fd);
private:
    // int readn(int fd, char* buf, int size);
    int readn(char* buf, int size);
    // int writen(int fd, const char* msg, int size);
    int writen(const char* msg, int size);
private:
    int lfd; // 监听的套接字
    int cfd; // 通信的套接字
};

通过对服务器端的操作进行封装,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类和客户端的类结构以及封装思路是差不多的,并且两个类的内部有些操作的重叠的:接收和发送通信数据的函数 recvMsg()、sendMsg(),以及内部函数 readn()、writen()。不仅如此服务器端的类设计成这样样子是有缺陷的:服务器端一般需要和多个客户端建立连接,因此通信的套接字就需要有 N 个,但是在上面封装的类里边只有一个

如何解决服务器和客户端的代码冗余和服务器不能跟多客户端通信的问题呢?

答:瘦身、减负。可以将服务器的通信功能去掉,只留下监听并建立新连接一个功能。将客户端类变成一个专门用于套接字通信的类即可。服务器端整个流程使用服务器类 + 通信类来处理;客户端整个流程通过通信的类来处理。

版本2

根据对第一个版本的分析,可以对以上代码做如下修改:

通信类

套接字通信类既可以在客户端使用,也可以在服务器端使用,职责是接收和发送数据包

class TcpSocket
{
public:
    TcpSocket();
    TcpSocket(int socket);
    ~TcpSocket();
    int connectToHost(string ip, unsigned short port);
    int sendMsg(string msg);
    string recvMsg();
private:
    int readn(char* buf, int size);
    int writen(const char* msg, int size);
private:
    int m_fd; // 通信的套接字
};
TcpSocket::TcpSocket()
{
    m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TcpSocket::TcpSocket(int socket)
{
    m_fd = socket;
}
TcpSocket::~TcpSocket()
{
    if (m_fd > 0)
    {
        close(m_fd);
    }
}
int TcpSocket::connectToHost(string ip, unsigned short port)
{
    // 连接服务器IP port
    struct sockaddr_in saddr;
    s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addr.sin_port = htons(port);
    inet_pton(AF_INET, ip.data(), &saddr.sin_addr.s_addr);
    int ret = connect(m_fd, (struct sockaddr*)&saddr, sizeof(saddr));
    if (ret == -1)
    {
        perror("connect");
        return -1;
    }
    cout << "成功和服务器建立连接..." << endl;
    return ret;
}
int TcpSocket::sendMsg(string msg)
{
    // 申请内存空间: 数据长度 + 包头4字节(存储数据长度)
    char* data = new char[msg.size() + 4];
    int bigLen = htonl(msg.size());
    memcpy(data, &bigLen, 4);
    memcpy(data + 4, msg.data(), msg.size());
    // 发送数据
    int ret = writen(data, msg.size() + 4);
    delete[]data;
    return ret;
}
string TcpSocket::recvMsg()
{
    // 接收数据
    // 1. 读数据头
    int len = 0;
    readn((char*)&len, 4);
    len = ntohl(len);
    cout << "数据块大小: " << len << endl;
    // 根据读出的长度分配内存
    char* buf = new char[len + 1];
    int ret = readn(buf, len);
    if (ret != len)
    {
        return string();
    }
    buf[len] = '\0';
    string retStr(buf);
    delete[]buf;
    return retStr;
}
int TcpSocket::readn(char* buf, int size)
{
    int nread = 0;
    int left = size;
    char* p = buf;
    while (left > 0)
    {
        if ((nread = read(m_fd, p, left)) > 0)
        {
            p += nread;
            left -= nread;
        }
        else if (nread == -1)
        {
            return -1;
        }
    }
    return size;
}
int TcpSocket::writen(const char* msg, int size)
{
    int left = size;
    int nwrite = 0;
    const char* p = msg;
    while (left > 0)
    {
        if ((nwrite = write(m_fd, msg, left)) > 0)
        {
            p += nwrite;
            left -= nwrite;
        }
        else if (nwrite == -1)
        {
            return -1;
        }
    }
    return size;
}

在第二个版本的套接字通信类中一共有两个构造函数:

TcpSocket::TcpSocket()
{
    m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TcpSocket::TcpSocket(int socket)
{
    m_fd = socket;
}

其中无参构造一般在客户端使用,通过这个套接字对象再和服务器进行连接,之后就可以通信了

有参构造主要在服务器端使用,当服务器端得到了一个用于通信的套接字对象之后,就可以基于这个套接字直接通信,因此不需要再次进行连接操作

服务器类

服务器类主要用于套接字通信的服务器端,并且没有通信能力,当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新连接建立之后,需要通过 TcpSocket 类的带参构造将通信的描述符包装成一个通信对象,这样就可以使用这个对象和客户端通信了

class TcpServer
{
public:
    TcpServer();
    ~TcpServer();
    int setListen(unsigned short port);
    TcpSocket* acceptConn(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nullptr);
private:
    int m_fd; // 监听的套接字
};
TcpServer::TcpServer()
{
    m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TcpServer::~TcpServer()
{
    close(m_fd);
}
int TcpServer::setListen(unsigned short port)
{
    struct sockaddr_in saddr;
    s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addr.sin_port = htons(port);
    s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 0 = 0.0.0.0
    int ret = bind(m_fd, (struct sockaddr*)&saddr, sizeof(saddr));
    if (ret == -1)
    {
        perror("bind");
        return -1;
    }
    cout << "套接字绑定成功, ip: "
        << inet_ntoa(saddr.sin_addr)
        << ", port: " << port << endl;
    ret = listen(m_fd, 128);
    if (ret == -1)
    {
        perror("listen");
        return -1;
    }
    cout << "设置监听成功..." << endl;
    return ret;
}
TcpSocket* TcpServer::acceptConn(sockaddr_in* addr)
{
    if (addr == NULL)
    {
        return nullptr;
    }
    socklen_t addr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int cfd = accept(m_fd, (struct sockaddr*)addr, &addrlen);
    if (cfd == -1)
    {
        perror("accept");
        return nullptr;
    }
    printf("成功和客户端建立连接...\n");
    return new TcpSocket(cfd);
}

通过调整可以发现,套接字服务器类功能更加单一了,这样设计即解决了代码冗余问题,还能使这两个类更容易维护

测试代码

客户端

int main()
{
    // 1. 创建通信的套接字
    TcpSocket tcp;
    // 2. 连接服务器IP port
    int ret = tcp.connectToHost("192.168.237.131", 10000);
    if (ret == -1)
    {
        return -1;
    }
    // 3. 通信
    int fd1 = open("english.txt", O_RDONLY);
    int length = 0;
    char tmp[100];
    memset(tmp, 0, sizeof(tmp));
    while ((length = read(fd1, tmp, sizeof(tmp))) > 0)
    {
        // 发送数据
        tcp.sendMsg(string(tmp, length));
        cout << "send Msg: " << endl;
        cout << tmp << endl << endl << endl;
        memset(tmp, 0, sizeof(tmp));
        // 接收数据
        usleep(300);
    }
    sleep(10);
    return 0;
}

服务器端

struct SockInfo
{
    TcpServer* s;
    TcpSocket* tcp;
    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void* working(void* arg)
{
    struct SockInfo* pinfo = static_cast<struct SockInfo*>(arg);
    // 连接建立成功, 打印客户端的IP和端口信息
    char ip[32];
    printf("客户端的IP: %s, 端口: %d\n",
        inet_ntop(AF_INET, &pinfo->addr.sin_addr.s_addr, ip, sizeof(ip)),
        ntohs(pinfo->addr.sin_port));
    // 5. 通信
    while (1)
    {
        printf("接收数据: .....\n");
        string msg = pinfo->tcp->recvMsg();
        if (!msg.empty())
        {
            cout << msg << endl << endl << endl;
        }
        else
        {
            break;
        }
    }
    delete pinfo->tcp;
    delete pinfo;
    return nullptr;
}
int main()
{
    // 1. 创建监听的套接字
    TcpServer s;
    // 2. 绑定本地的IP port并设置监听
    s.setListen(10000);
    // 3. 阻塞并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while (1)
    {
        SockInfo* info = new SockInfo;
        TcpSocket* tcp = s.acceptConn(&info->addr);
        if (tcp == nullptr)
        {
            cout << "重试...." << endl;
            continue;
        }
        // 创建子线程
        pthread_t tid;
        info->s = &s;
        info->tcp = tcp;
        pthread_create(&tid, NULL, working, info);
        pthread_detach(tid);
    }
    return 0;
}

推荐一个零声学院项目课,个人觉得老师讲得不错,分享给大家:

零声白金学习卡(含基础架构/高性能存储/golang云原生/音视频/Linux内核)

https://xxetb.xet.tech/s/VsFMs


相关文章
|
7天前
|
C++ 芯片
【C++面向对象——类与对象】Computer类(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声明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含有数据成员芯片(cpu)、内存(ram)、光驱(cdrom)等等,以及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只能在类的内部访问。这是一种数据隐藏的机制,用于保护类的数据不被外部随意修改。根据提示,在右侧编辑器补充代码,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成员可以在派生类(继承该类的子类)中访问。成员,在类的外部不能直接访问。可以在类的外部直接访问。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
43 18
|
7天前
|
存储 编译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面向对象——类与对象】CPU类(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声明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以及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根据提示,在右侧编辑器补充代码,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 相关知识 类的声明和使用。 类的声明和对象的声明。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 一、类的声明和使用 1.类的声明基础 在C++中,类是创建对象的蓝图。类的声明定义了类的成员,包括数据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方法)。一个简单的类声明示例如下: classMyClass{ public: int
32 13
|
7天前
|
编译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
【C++面向对象——继承与派生】派生类的应用(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实验旨在学习类的继承关系、不同继承方式下的访问控制及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1. **类的继承关系基础概念**:介绍继承的定义及声明派生类的语法。 2. **不同继承方式下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控制**:详细说明`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继承方式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影响。 3. **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解释多继承中可能出现的二义性及其解决方案——虚基类。 实验任务要求从`people`类派生出`student`、`teacher`、`graduate`和`TA`类,添加特定属性并测试这些类的功能。最终通过创建教师和助教实例,验证代码
25 5
|
7天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C++面向对象——群体类和群体数据的组织】实现含排序功能的数组类(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1. **相关排序和查找算法的原理**:介绍直接插入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冒泡排序和顺序查找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代码。 2. **C++ 类与成员函数的定义**:讲解如何定义`Array`类,包括类的声明和实现,以及成员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3. **数组作为类的成员变量的处理**:探讨内存管理和正确访问数组元素的方法,确保在类中正确使用动态分配的数组。 4. **函数参数传递与返回值处理**:解释排序和查找函数的参数传递方式及返回值处理,确保函数功能正确实现。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可以顺利地将排序和查找算法封装到`Array`类中,并进行测试验证。编程要求是在右侧编辑器补充代码以实现三种排序算法
20 5
|
7天前
|
Serverless 编译器 C++
【C++面向对象——类的多态性与虚函数】计算图像面积(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矩形类、圆形类和图形基类,计算并输出相应图形面积。相关知识点包括纯虚函数和抽象类的使用。 **目录:** - 任务描述 - 相关知识 - 纯虚函数 - 特点 - 使用场景 - 作用 - 注意事项 - 相关概念对比 - 抽象类的使用 - 定义与概念 - 使用场景 - 编程要求 - 测试说明 - 通关代码 - 测试结果 **任务概述:** 1. **图形基类(Shape)**:包含纯虚函数 `void PrintArea()`。 2. **矩形类(Rectangle)**:继承 Shape 类,重写 `Print
23 4
|
7天前
|
设计模式 IDE 编译器
【C++面向对象——类的多态性与虚函数】编写教学游戏:认识动物(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项目旨在通过C++编程实现一个教学游戏,帮助小朋友认识动物。程序设计了一个动物园场景,包含Dog、Bird和Frog三种动物。每个动物都有move和shout行为,用于展示其特征。游戏随机挑选10个动物,前5个供学习,后5个用于测试。使用虚函数和多态实现不同动物的行为,确保代码灵活扩展。此外,通过typeid获取对象类型,并利用strstr辅助判断类型。相关头文件如&lt;string&gt;、&lt;cstdlib&gt;等确保程序正常运行。最终,根据小朋友的回答计算得分,提供互动学习体验。 - **任务描述**:编写教学游戏,随机挑选10个动物进行展示与测试。 - **类设计**:基类
23 3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c++丨STL】string类的使用
本文介绍了C++中`string`类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接口。`string`类在C++标准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提供了比C语言中字符串处理函数更丰富、安全和便捷的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string`类的构造函数、赋值运算符、容量管理接口、元素访问及遍历方法、字符串修改操作、字符串运算接口、常量成员和非成员函数等内容。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接口进行字符串的创建、修改、查找和比较等操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string`类的应用。
69 2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类和对象(下)(取地址运算符重载、深究构造函数、类型转换、static修饰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
本文介绍了C++中类和对象的高级特性,包括取地址运算符重载、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类型转换、static修饰成员、友元、内部类及匿名对象等内容。文章详细解释了每个概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C++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机制。
123 5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类和对象(中)(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赋值重载)
本文深入探讨了C++类的默认成员函数,包括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和赋值重载。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初始化,析构函数用于对象销毁时的资源清理,拷贝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拷贝,赋值重载用于已存在对象的赋值。文章详细介绍了每个函数的特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提供了代码示例。这些默认成员函数确保了资源的正确管理和对象状态的维护。
131 4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c++】类和对象(上)(类的定义格式、访问限定符、类域、类的实例化、对象的内存大小、this指针)
本文介绍了C++中的类和对象,包括类的概念、定义格式、访问限定符、类域、对象的创建及内存大小、以及this指针。通过示例代码详细解释了类的定义、成员函数和成员变量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访问限定符控制成员的访问权限。此外,还讨论了对象的内存分配规则和this指针的使用场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
18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