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微服务架构吗?

本文涉及的产品
AI 网关免费试用,2900元额度,限量100份
云原生 API 网关,700元额度,多规格可选
简介: 你真的了解微服务架构吗?

写在前面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架构早就从原来单体架构逐渐演变为现在流行的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Microservice)这个概念是2012年出现的,作为加快Web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进程的一种方法,2014年开始受到各方的关注,而2015年,可以说是微服务的元年

从单体架构说起

单体架构:将业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开发,打成一个包部署。

单体架构(Monolithic Architecture)是一种传统的软件架构模式,将整个应用程序作为一个单一的、统一的单元进行开发、部署和扩展。在单体架构中,所有的功能模块都被打包在一起,共享同一个代码库和数据库。

单体架构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 架构简单
  • 部署成本低

缺点:

  • 耦合度高(维护困难、升级困难)

复杂性高:以一个百万行级别的单体应用为例,整个项目包含的模块非常多、模块的边界模糊、 依赖关系不清晰、 代码质量参差不齐、 混乱地堆砌在一起。可想而知整个项目非常复杂。每次修改代码都心惊胆战, 甚至添加一个简单的功能, 或者修改一个Bug都会带来隐含的缺陷。

聊到分布式架构

分布式架构:根据业务功能对系统做拆分,每个业务功能模块作为独立项目开发,称为一个服务。

中级架构,分布式应用,中间层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是单体架构的并发扩展,将一个大的系统划分为多个业务模块,业务模块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各个业务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分布式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 降低服务耦合
  • 有利于服务升级和拓展

缺点:

  • 服务调用关系错综复杂

系统之间的交互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大工作量,但是利大于弊。 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来约束分布式架构。

聊回到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或称微服务架构)是一种云原生架构方法,在单个应用中包含众多松散耦合且可单独部署的小型组件或服务。 这些服务通常拥有自己的技术栈,包括数据库和数据管理模型;通过一个REST API、事件流和消息代理组合彼此通信;以及按照业务能力进行组织,具有通常称为有界上下文的服务分隔线。

微服务的架构特征:

  • 单一职责:微服务拆分粒度更小,每一个服务都对应唯一的业务能力,做到单一职责
  • 自治:团队独立、技术独立、数据独立,独立部署和交付
  • 面向服务:服务提供统一标准的接口,与语言和技术无关
  • 隔离性强:服务调用做好隔离、容错、降级,避免出现级联问题

微服务的上述特性其实是在给分布式架构制定一个标准,进一步降低服务之间的耦合度,提供服务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因此,可以认为微服务是一种经过良好架构设计的分布式架构方案 。

①优点:拆分粒度更小、服务更独立、耦合度更低

②缺点:架构非常复杂,运维、监控、部署难度提高

SpringCloud不等于微服务,他只不过是微服务中的一部分。SpringCloud是微服务架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集成了各种优秀微服务功能组件

微服务拆分时的几个原则:

  • 不同微服务,不要重复开发相同业务
  • 微服务数据独立,不要访问其它微服务的数据库
  • 微服务可以将自己的业务暴露为接口,供其它微服务调用

微服务架构的关键技术

  1. 容器技术:容器技术对于微服务架构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运行时环境打包,实现应用资源的隔离和轻量化部署。Docker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容器化平台,可以在各种基础设施上运行。Kubernetes 则是一个流行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应用程序的部署、扩展和管理。
  2. 服务发现与注册: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可能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和端口上。服务发现和注册中心负责管理各微服务的位置信息,使得一个微服务可以找到并与另一个微服务进行通信。一些常用的服务发现和注册框架包括 Eureka、Consul 和 etcd。
  3. API网关:API网关是一个用于处理微服务请求的入口点。它将客户端请求路由到适当的服务,并在服务之间执行负载均衡、认证、限流、熔断等功能。此外,API网关还可以实现服务聚合以减少客户端需要发起的请求数量。常见的API网关有 Zuul、Kong 和 Spring Cloud Gateway。
  4. 分布式追踪:在微服务架构中,调用链可能跨足多个服务。为了诊断潜在问题,需要能够跟踪请求在各个服务中的流转过程。分布式追踪系统采用一种称为"追踪ID"的方法,将请求在各个服务中的执行序列串联起来。常用的分布式追踪工具有 Zipkin、Jaeger 和 OpenTracing。
  5. 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为了加速开发、测试和发布过程,实现敏捷化和自动化的微服务交付,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变得至关重要。常见的 CI/CD 工具有 Jenkins、CircleCI 和 GitLab CI。
  6. 微服务的通信方式:微服务需要一种有效、可靠且灵活的方式来相互通信。通信方式可以是同步的,如 RESTful API 或 gRPC;也可以是异步的,如消息队列(例如 RabbitMQ 或 Apache Kafka)。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取决于微服务架构中的具体需求和场景。
相关文章
|
9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233 3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5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323 12
|
9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642 71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9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2440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
8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微服务引擎 MSE: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引擎MSE致力于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涵盖四大核心内容:微服务技术趋势与挑战、MSE应对方案、拥抱开源及最佳实践。MSE通过流量入口、内部流量管理、服务治理等模块,提供高可用、跨语言支持和性能优化。此外,MSE坚持开放,推动云原生与AI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无缝迁移和高效运维。
301 1
|
7月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智慧工地云平台的技术架构解析:微服务+Spring Cloud如何支撑海量数据?
慧工地解决方案依托AI、物联网和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立体化管理。通过规范施工、减少安全隐患、节省人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工地管理的安全性、效率和精益度。该方案适用于大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等场景,具备微服务架构、大数据与AI分析、物联网设备联网、多端协同等创新点,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未来将融合5G、区块链等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327 0
|
10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复杂度的提升,对软件系统架构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传统的架构模式在应对现代业务场景时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于是服务架构开启了持续演变之路。从单体架构的简易便捷,到分布式架构的模块化解耦,再到微服务架构的精细化管理,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变得至关重要,尤其是 Spring Cloud 和 Dubbo 等微服务技术的对比和应用,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本篇文章会从服务架构的演进开始分析,探索从单体项目到微服务项目的演变过程。然后也会对目前常见的微服务技术进行对比,找到目前市面上所常用的技术给大家进行讲解。
329 1
服务架构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的探索之旅
|
9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233 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