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的Adaptive自适应机制原理与源码深度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Dubbo的Adaptive自适应机制原理与源码深度解析

Dubbo的Adaptive自适应机制原理与源码深度解析

在Dubbo中,Adaptive自适应机制是其核心机制之一,也是Dubbo具有扩展性的重要保障。如果你想深入了解Dubbo的Adaptive自适应机制,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其原理和源码实现。

1. Adaptive自适应机制的定义

在Dubbo中,Adaptive自适应机制是指根据消费者端调用的接口方法名、参数以及注解信息,在服务提供者端自动选择相应的实现类的机制。其是Dubbo框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机制,使得Dubbo提供了高度的扩展性,可以轻松的实现多种协议、序列化方式、负载均衡算法等功能。

2. Adaptive自适应机制的工作流程

在Dubbo中,Adaptive自适应机制的工作流程如下:

  1. 服务消费者通过调用接口方法发起RPC调用;
  2. Dubbo框架根据消费者传递的接口名、方法名、参数、注解等信息,利用Java的SPI机制动态加载服务提供者实现类;
  3. Dubbo框架通过获取到的服务提供者实现类,将其封装到Invoker对象中;
  4. Dubbo框架通过Cluster进行负载均衡,选择一个服务提供者;
  5. Dubbo框架将Invoker封装为更高层次的代理对象进行服务调用。

整个流程中,其中第2步的逻辑就是Adaptive自适应机制最核心的部分。Dubbo框架根据消费者端的参数,动态的从SPI中选择合适的服务实现类。本文后面将详细介绍这一部分的实现原理。

3. Adaptive自适应机制的使用

在Dubbo中,Adaptive注解被用来标记接口或者实现类,表示这个接口或者实现类是可适配的。

@SPI("default")
public interface LoadBalance {
    ...
}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代码中,LoadBalance接口使用了@SPI注解,并指定了默认的实现类。

在使用Dubbo进行服务调用时,Dubbo框架会根据消费者端的参数和注解信息动态的选择合适的服务实现类。具体的实现机制将在本文的后续部分进行详细讲解。

4. Adaptive自适应机制的源码实现

在Dubbo中,Adaptive自适应机制的实现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根据注解中的value值构造对应的Invoker对象;
  2. 构造动态代理对象,代理InvocationHandler中的invoke方法。

下面将详细讲解这两个步骤的实现。

4.1 根据注解中的value值构造对应的Invoker对象

Dubbo框架中的Adaptive自适应机制是通过Dubbo SPI机制实现的。在Dubbo中,SPI机制是通过扩展接口和扩展实现类实现的。Dubbo提供了扩展接口,各个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这些接口,并将实现类打成jar包放在classpath下的META-INF/dubbo目录下。Dubbo框架在初始化时会自动扫描这些实现类,并将其注入到系统中。

在Dubbo中,Adaptive自适应机制是通过在接口或者实现类上使用@SPI注解来实现的。这个注解可以指定默认的扩展实现类。如果没有指定默认的扩展实现类,Dubbo将会通过SPI机制选择第一个实现类作为默认实现类。

Dubbo框架中的Adaptive注解又是如何工作的呢?这个注解并不是标记在实现类上的,而是标记在接口上。Adaptive注解的value属性是Dubbo框架传递给服务提供者的参数,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这个参数选择对应的实现类。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示例: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Adaptive("user.type")
    void createUser(User user);
}

在这个示例中,UserService接口上使用了@Adaptive注解,并指定了value属性值为"user.type"。这个"uer.type"就是Dubbo框架需要传递给服务提供者的参数。服务提供者可以根据这个参数选择相应的实现类。

Dubbo框架中的Adaptive机制是通过动态代理实现的。在调用Dubbo服务时,Dubbo框架会动态生成一个代理对象,并将这个代理对象作为服务消费者的本地代理对象。这个本地代理对象会代理真正的RPC调用过程,负责序列化请求参数、发送网络请求、接收响应结果、反序列化响应结果等一系列的过程。

Dubbo中的Adaptive机制是通过ProxyFactory来实现的。ProxyFactory是Dubbo框架中用于动态代理生成的工厂类,其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ProxyFactory {
    <T> T getProxy(Invoker<T> invoker) throws RpcException;
    <T> T getProxy(Invoker<T> invoker, boolean generic) throws RpcException;
    <T> Invoker<T> getInvoker(T proxy, Class<T> type, URL url) throws RpcException;
}

在Dubbo中,Adaptive机制是通过动态代理实现的。Dubbo框架会首先从SPI中获取到指定的实现类,然后将这个实现类封装到Invoker对象中,再通过ProxyFactory对Invoker对象进行动态代理,生成本地代理对象。代码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Adaptive implements com.sohu.smc.service.UserService {
    public void createUser(User arg0) {
        ...
    }
}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AdaptiveProxy implements com.sohu.smc.service.UserService {
    private Invoker<com.sohu.smc.service.UserService> invoker;
    ...
}

Dubbo框架在将服务提供者的实现类封装到Invoker对象中时,会同时将注解中的参数信息传递给Invoker对象。Invoker对象可以根据传递进来的参数信息,在服务提供者中选择对应的实现类。

4.2 构造动态代理对象,代理InvocationHandler中的invoke方法

在Dubbo框架中,动态代理对象是通过JDK的代理机制实现的。JDK的代理机制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生成一个代理类,代理类会实现指定的接口并将方法调用转发给InvocationHandler对象。InvocationHandler是一个接口,定义了invoke方法。在Dubbo中,Dubbo框架会将我们的Adaptive类作为InvocationHandler对象,并将这个对象传递给动态代理类。

在Adaptive对象中,Dubbo框架会首先调用Invoker的getObject()方法获取到具体的服务实现类,然后调用该服务实现类的方法。代码示例如下: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Adaptive implements com.sohu.smc.service.UserService {
    public void createUser(User arg0) {
        Invoker invoker = null;
        try {
            invoker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com.alibaba.dubbo.rpc.Invoker.class).getAdaptiveExtension();
        } catch (Throwable e)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Failed to get adaptive instance: " + e.toString(), e);
        }
        Object o = invoker.invoke(new com.alibaba.dubbo.rpc.InvocationImpl(null, "createUser", new Class[] { com.sohu.smc.model.User.class }, new Object[] { arg0 }));
        return;
    }
}


相关文章
|
5天前
|
编解码 缓存 Prometheus
「ximagine」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显示器测试流程规范,同时也是本账号输出内容的数据来源!如何测试显示器?荒岛整理总结出多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粗浅的原理解析!
本期内容为「ximagine」频道《显示器测试流程》的规范及标准,我们主要使用Calman、DisplayCAL、i1Profiler等软件及CA410、Spyder X、i1Pro 2等设备,是我们目前制作内容数据的重要来源,我们深知所做的仍是比较表面的活儿,和工程师、科研人员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测试并不复杂,但是相当繁琐,收集整理测试无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内容不完善或者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佬指出我们好改进!
59 16
「ximagine」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显示器测试流程规范,同时也是本账号输出内容的数据来源!如何测试显示器?荒岛整理总结出多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粗浅的原理解析!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解析静态代理IP改善游戏体验的原理
静态代理IP通过提高网络稳定性和降低延迟,优化游戏体验。具体表现在加快游戏网络速度、实时玩家数据分析、优化游戏设计、简化更新流程、维护网络稳定性、提高连接可靠性、支持地区特性及提升访问速度等方面,确保更流畅、高效的游戏体验。
54 22
解析静态代理IP改善游戏体验的原理
|
1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处理 索引
mindspeed-llm源码解析(一)preprocess_data
mindspeed-llm是昇腾模型套件代码仓,原来叫"modelLink"。这篇文章带大家阅读一下数据处理脚本preprocess_data.py(基于1.0.0分支),数据处理是模型训练的第一步,经常会用到。
53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自注意力机制全解析:从原理到计算细节,一文尽览!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神经网络研究,但直到2017年Google Brain团队提出Transformer架构后才广泛应用于深度学习。它通过计算序列内部元素间的相关性,捕捉复杂依赖关系,并支持并行化训练,显著提升了处理长文本和序列数据的能力。相比传统的RNN、LSTM和GRU,自注意力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推荐系统等领域展现出卓越性能。其核心步骤包括生成查询(Q)、键(K)和值(V)向量,计算缩放点积注意力得分,应用Softmax归一化,以及加权求和生成输出。自注意力机制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带来了更精准的服务。
|
2月前
|
存储 物联网 大数据
探索阿里云 Flink 物化表:原理、优势与应用场景全解析
阿里云Flink的物化表是流批一体化平台中的关键特性,支持低延迟实时更新、灵活查询性能、无缝流批处理和高容错性。它广泛应用于电商、物联网和金融等领域,助力企业高效处理实时数据,提升业务决策能力。实践案例表明,物化表显著提高了交易欺诈损失率的控制和信贷审批效率,推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竞争优势。
120 16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缓存 Dubbo NoSQL
Dubbo-自适应扩展机制之Adaptive注解原理
Dubbo-自适应扩展机制之Adaptive注解原理
294 0
|
缓存 Dubbo Java
Dubbo 源码分析 - 自适应拓展原理
1.原理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 Dubbo 的 SPI 机制,Dubbo SPI 是 Dubbo 框架的核心。Dubbo 中的很多拓展都是通过 SPI 机制进行加载的,比如 Protocol、Cluster、LoadBalance 等。
1940 0
|
应用服务中间件 Dubbo Java
Dubbo Adaptive机制详解实战
开篇  本文尝试通过一个示例来讲解Adaptive机制的用法,然后会从源码的角度对其实现原理进行讲解 Adaptive机制  对应于Adaptive机制,Dubbo提供了一个注解@Adaptive,该注解可以用于接口的某个实现类上,也可以用于接口方法上。
166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