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从入行起,就形影不离。然而亲密如此,你真的了解他嘛?今日我不想穷究bug的全部属性,也不想谈多少理论。我们的足迹从一场实战开始。
试想,我们做了个移动端的app,一个是启动后,首页,有个明显的文字错误。一个是你点了十多步之后,发现一个逻辑错误(比如1+1算错了)。如果是测试人员会觉得哪个bug最有价值?我相信,八成的人会认为后者,为何?
1)传统意义上说后者严重级别高;
2)发现步骤“复杂”显得有技术含量;
3)有成就感被人称为大牛。
曾几何时,我也极力追求后者。可是一些事情本来就可遇不可求。且世间永恒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有些百分之二十的问题往往需要花费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依旧执着着。因为不愿轻言放弃,不愿被他人说成知难而退……
可后来我发现,事实并非这样。那些所谓的价值观,只因我们只当我们自己是测试人员。在一次次的和用户交流过程中。慢慢的我发现其实前者的价值更大:
1)用户不是测试人员,不管你发现问题的步骤,只管明显程度。
2)越是“低级”的错误,越容易成为用户的笑柄,越容易成为用户放弃你的理由。
3)真正的测试大牛不是孤芳自赏,而是换位思考。
所以,我们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关于bug的价值观。何为有价值?出现频率最高,最明显,最能成为用户笑柄,和竞争对手崩击对象的就是最有价值的。再有,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自处?于此,我有些浅见:
1)时间有限时,深度和广度取广度;时间充裕时,先广度后深度。
2)换位思考,用户体坛至上,影响用户体验,用户“心情”的问题,最大。
3)建立量化分析体系,以数据为支撑。不断的学习调整用户关心点。所谓的狠抓“痛点”
其实,这个时代,也算是互联网的大争之世,于此。我们怎么才能凸显价值?简单的需求验证,那叫做check,执着于很深很深的问题,或许也能算个不错的tester。但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并非checker和tester而是QA。QA——质量保证。一切以品质为出发点。而用户是品质的最终裁判。就算是投其所好,是否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下曾经的种种呢……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 qishaorain 的51Testing软件测试博客:http://www.51testing.com/?15050050
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