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2022技术人的百宝黑皮书》——数据库存储选型经验总结(4)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MongoDB,独享型 2核8GB
推荐场景:
构建全方位客户视图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MySQL 版,通用型 2核8GB 50GB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PostgreSQL 版,标准版 2核4GB 50GB
简介: 带你读《2022技术人的百宝黑皮书》——数据库存储选型经验总结(4)

带你读《2022技术人的百宝黑皮书》——数据库存储选型经验总结(3)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340014?groupCode=taobaotech


列式 NoSql(代表 —-HBase)

 

列式 NoSql 和关系型数据库一样都有主键的概念,区别在于关系型数据库是按照行组织的数据,数据字段即使没有值同样占空间,列式存储完全是另一种方式,它是按列进行数据组织的,好处在于:

 

  1. 查询时只有指定的列会被读取,不会读取所有列
  2. 存储上节约空间,空值不会被存储,一列中有时候会有很多重复数据(尤其是枚举数据,性别、状态等字段), 这类数据可压缩
  3. 列数据被组织到一起,一次磁盘 IO 可以将一列数据一次性读取到内存中

 

大数据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 HBase 就是列式 NoSQL 的产品实现,其优点主要是:

 

  1. 海量数据存储,PB 级别数据随便存,底层基于 HDFS(Hadoop 文件系统),数据持久化
  2. 读写性能好,只要没有滥用造成数据热点,读写基本没任何问题
  3. 横向扩展在关系型数据库及非关系型数据库中都是最方便的之一,只需要添加新机器就可以实现数据容量的线性增长,且可用在廉价服务器上,节省成本
  4. 可存储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的数据
  5. 本身没有单点故障,可用性高
  6. 列数理论上无限制,HBase 本身只对列族数量有要求,建议 1~3

 

缺点主要表现在:

 

  1. HBase Hadoop 生态的一部分,因此它本身是一款比较重的产品,依赖很多 Hadoop 组件,数据规模不大没必要用,运维还是有点复杂的。
  2. 不支持分页查询,因为统计不了数据总数。
  3. KV 式存储,条件查询很弱,HBaseScan 扫描一批数据的情况下还是提供了前缀匹配这种 API 的,条件查询除非定义多个 RowKey 做数据冗余。

 

因此 HBase 比较适用于 KV 型存储且未来无法预估数据增长量的场景,另外 HBase 使用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 RowKey 的设计上。

 

文档型 NoSql(代表 —-MongoDB)

 

文档型 NoSql 指的是将半结构化数据存储为文档的一种 NoSql,文档型 NoSql 通常以 JSON 或者 XML 格式存储数据,因此文档型 NoSql 是没有 Schema 的,由于没有 Schema 的特性,我们可以随意地存储与读取数据,因此文档型 NoSql 的出现是解决关系型数据库表结构扩展不方便的问题的。

 

 

 

MongoDB 是文档型 NoSql 的代表产品,同时也是所有 NoSql 产品中的明星产品之一,它的很多概念与关系数据库类似,因此,对于 MongDB,我们只需要理解成一个 Free-Schema 的关系型数据库就好了,其优点主要是:

 

  1. 没有预定义的字段,扩展字段容易
  2. 相较于关系型数据库,读写性能优越,命中二级索引的查询不会比关系型数据库慢,对于非索引字段的查询则是全面胜出

 

缺点在于:

 

  1. 不支持事务操作,虽然 Mongodb4.0 之后宣称支持事务,但是效果待观测
  2. 多表之间的关联查询不支持(虽然有嵌入文档的方式),join 查询还是需要多次操作
  3. 空间占用较大,这个是 MongDB 的设计问题,空间预分配机制 + 删除数据后空间不释放,只有用 db.repair Database () 去修复才能释放
  4. 目前没发现 MongoDB 有关系型数据库例如 MySqlNavicat 这种成熟的运维工具

 

总而言之,MongDB 的使用场景很大程度上可以对标关系型数据库,但是比较适合处理那些没有 join、没有强一致性要求且表 Schema 会常变化的数据。

 

通过以上讨论分析我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选型框架指导,实际上在数据库选型时回答自己两个核心问题就好了:

 

  1. 什么时候选用关系型数据库,什么时候选用非关系型数据库
  2. 选用非关系型数据库的话,使用哪种非关系型数据库

 

带你读《2022技术人的百宝黑皮书》——数据库存储选型经验总结(5)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340012?groupCode=taobaotech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服务器数据恢复—光纤存储上oracle数据库数据恢复案例
一台光纤服务器存储上有16块FC硬盘,上层部署了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前面板2个硬盘指示灯显示异常,存储映射到linux操作系统上的卷挂载不上,业务中断。 通过storage manager查看存储状态,发现逻辑卷状态失败。再查看物理磁盘状态,发现其中一块盘报告“警告”,硬盘指示灯显示异常的2块盘报告“失败”。 将当前存储的完整日志状态备份下来,解析备份出来的存储日志并获得了关于逻辑卷结构的部分信息。
|
7天前
|
监控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HikariCP 高性能数据库连接池技术详解与实践指南
本文档全面介绍 HikariCP 高性能数据库连接池的核心概念、架构设计和实践应用。作为目前性能最优异的 Java 数据库连接池实现,HikariCP 以其轻量级、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称,已成为 Spring Boot 等主流框架的默认连接池选择。本文将深入探讨其连接管理机制、性能优化策略、监控配置以及与各种框架的集成方式,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性能的数据访问层。
53 8
|
6天前
|
监控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HikariCP 高性能数据库连接池技术详解与实践指南
本文档全面介绍 HikariCP 高性能数据库连接池的核心概念、架构设计和实践应用。作为目前性能最优异的 Java 数据库连接池实现,HikariCP 以其轻量级、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称,已成为 Spring Boot 等主流框架的默认连接池选择。本文将深入探讨其连接管理机制、性能优化策略、监控配置以及与各种框架的集成方式,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性能的数据访问层。
46 1
|
5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
5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
6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登顶TPC-C|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技术揭秘:Limitless集群和分布式扩展篇
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在TPC-C基准测试中以20.55亿tpmC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展现卓越性能与性价比。其轻量版满足国产化需求,兼具高性能与低成本,适用于多种场景,推动数据库技术革新与发展。
|
19天前
|
SQL 数据管理 BI
数据库操作三基石:DDL、DML、DQL 技术入门指南
本文围绕数据库操作核心语言 DDL、DML、DQL 展开入门讲解。DDL 作为 “结构建筑师”,通过CREATE(建库 / 表)、ALTER(修改表)、DROP(删除)等命令定义数据库结构;DML 作为 “数据管理员”,以INSERT(插入)、UPDATE(更新)、DELETE(删除)操作数据表记录,需搭配WHERE条件避免误操作;DQL 作为 “数据检索师”,通过SELECT结合WHERE、ORDER BY、LIMIT等子句实现数据查询与统计。三者相辅相成,是数据库操作的基础,使用时需注意 DDL 的不可撤销性、DML 的条件约束及 DQL 的效率优化,为数据库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
|
5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
1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数据库性能调优:实用技术与策略
通过秉持以上的策略实施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以确保MySQL数据库的高效稳定运行。务必结合具体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策略,才能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性能潜力。
106 0
|
3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高性能云盘:一文解析RDS数据库存储架构升级
性能、成本、弹性,是客户实际使用数据库过程中关注的三个重要方面。RDS业界率先推出的高性能云盘(原通用云盘),是PaaS层和IaaS层的深度融合的技术最佳实践,通过使用不同的存储介质,为客户提供同时满足低成本、低延迟、高持久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