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型数据的存储和运用
1.源码,反码,补码
其具体运算过程在此不再叙述,可自行搜索。
2.数据存储时的大小端介绍
2.1 什么是大小端:
大端存储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
小端存储模式:就是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高位保存在高地址中。
不同IDE存储方式可能不同,vs的存储方式一般为小端存储。
0x44为数据的低位,保存在低地址处。
0x11为数据的高位,存储在高地址。
所以为小端存储。
2.2 为什么会出现大小端
为什么会有大小端模式之分呢?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每个地址单元都对应着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为8bit。但是在C语言中除了8bit的char之外,还有16bit的short型,32bit的long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另外,对于位数大于8位的处理器,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问题。因此就导致了大端存储模式和小端存储模式。
例如:一个16bit的short型x,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10,x的值为0x1122,那么0x11为高字节,0x22为低字节。对于大端模式,就将0x11放在低地址中,即0x0010中,0x22放在高地址中,即0x0011中。小端模式,刚好相反。我们常用的X86结构是小端模式,而KEILC51则为大端模式。很多的ARM,DSP都为小端模式。有些ARM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来选择是大端模式还是小端模式。
3.数据的运算
先自己算一下下面这段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char a = -1; signed char b = -1; unsigned char c = -1; printf("%d %d %d", a, b, c); return 0; }
接下来,会引入两个概念
截断和整型提升
这里只介绍整型类型的运算,浮点型不在本文考虑范围内。
1.截断
当将不同类型元素混合赋值且其指向内存空间大小不一样时,就会发生截断
截断也就是高位截断,保留低位数据。
列如:当你将 -1 存入一个字符串数据中,就会发生截断。
2.整型提升
当你讲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数据一整型的形式打印时,就会整型提升。
当整型提升时,以自身的符号数进行整型提升。
int main() { char a = -1; //-1截断后存储到a中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1的原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1的反码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的补码 //11111111 - a 截断后char a中a所存的补码 signed char b =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的补码 //11111111 - b b的补码 // unsigned char c =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的补码 //11111111 - c c的补码。 // //整型提升 printf("a=%d,b=%d,c=%d", a, b, c); //-1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11111111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 return 0; }
结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