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Stable Diffusion玩转AI绘画(GPU云服务器)

本文涉及的产品
模型在线服务 PAI-EAS,A10/V100等 500元 1个月
交互式建模 PAI-DSW,每月250计算时 3个月
模型训练 PAI-DLC,100CU*H 3个月
简介: 本实验通过在ECS上从零开始部署Stable Diffusion来进行AI绘画创作,开启AIGC盲盒。

部署Stable Diffusion玩转AI绘画(GPU云服务器)

1. 实验资源方式简介及开始实验

云起实验室实验资源方式介绍

云起实验室支持实验资源体验、领取免费试用额度、个人账户资源三种实验资源方式。

  • 实验资源体验
  • 资源归属于客户,仅供本次实验使用
  • 实验结束后,实验资源及实验记录将被释放。
  • 资源创建过程需要3~5分钟(视资源不同开通时间有所差异,ACK等资源开通时间较长)。完成实验资源的创建后,在实验室页面左侧导航栏中,单击云产品资源列表,可查看本次实验资源相关信息(例如子用户名称、子用户密码、AK ID、AK Secret、资源中的项目名称等)。
  • 说明:实验环境一旦开始创建则进入计时阶段,建议学员先基本了解实验具体的步骤、目的,真正开始做实验时再进行创建。

  • 领取免费试用额度
  • 使用个人账号开通试用,平台仅提供手册参考。
  • 所有实验操作将保留至您的账号,请谨慎操作。
  • 在实验页面下方卡片会展示本实验支持的试用规格,可以选择你要试用的云产品资源进行开通。您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用右下角icon唤起试用卡片。阿里云支持试用的产品列表、权益及具体规则说明请参考开发者试用中心
  • 说明:试用云产品开通在您的个人账号下,并占用您的试用权益。如试用超出免费试用额度,可能会产生一定费用。

  • 个人账户资源
  • 使用您个人的云资源进行操作,资源归属于个人。
  • 所有实验操作将保留至您的账号,请谨慎操作。
  • 平台仅提供手册参考,不会对资源做任何操作。
  • 说明:使用个人账户资源,在创建资源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请您及时关注相关云产品资源的计费概述。

准备开始实验

在实验开始前,请您选择其中一种实验资源,单击确认开启实验

说明:每个实验所支持的实验资源方式都不相同,实验不一定能满足有三种实验资源方式,请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安装 Stable Diffusion WebUI

Stable Diffusion 是一个 Python 命令行程序,我们直接使用需要对它的命令和参数有详尽的了解,有一定学习成本。好在,有一个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开源项目,可以直接将 Stable Diffusion 的操作通过网页透出,让我们轻松通过 Web 页面就能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生成图片。所以,我们选择安装和使用 Stable Diffusion WebUI 来完成实验。

  1. 安装基础工具。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安装与运行需要使用到一些工具软件,我们需要先通过 Yum 安装它们。

sudo yum install -y git conda mesa-libGL zlib-devel libjpeg-turbo-devel

初始化Conda:

conda init bash
. ~/.bashrc
  1. 利用Conda创建Python虚拟环境。

这里我们采用官方推荐的Python版本3.10.6:

conda create -y --name py310 python=3.10.6

激活Python3.10.6(重要)

conda activate py310
  1. 拉取 Stable Diffusion WebUI 代码。

接着,我们从 Github 上获取最新的 Stable Diffusion WebUI 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UTOMATIC1111/stable-diffusion-webui.git

说明:由于 Github 访问存在不稳定性,可能需要多试几次

项目下载完成后,我们将 Web Terminal 的操作目录设置为项目所在目录。

cd stable-diffusion-webui
  1. 安装项目依赖。

Stable Diffusion 的运行还依赖于需要 Python 包,我们可以通过 PIP 将它们全部准备就绪。

提醒:优于torch体积比较大,以及其他依赖库较多,这里可能需要3~5分钟,具体时长视使用时候的网络连接情况。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torchaudio --extra-index-url https://download.pytorch.org/whl/cu117
pip install cython opencv-python-headless gfpgan open-clip-torch xformers pyngrok clip-anytorch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_versions.txt
  1. 启动 Stable Diffusion WebUI。

当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启动 Stable Diffusion WebUI。

python launch.py --listen

在启动时,Stable Diffusion WebUI 会根据需要下载一些必要模型数据,另外,加载模型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当 Terminal 中显示出 Running on local URL: http://0.0.0.0:7860字样,就表示程序已经启动并对外提供服务了。


3.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生成图片

  1. 获得Stable Diffusion WebUI 访问地址。

当Stable Diffusion WebUI启动后,会对外监听7860端口。我们需要使用http://(ECS公网地址):7860来访问程序。这里的ECS公网地址需要替换成实验室为大家分配的可以访问 ECS 的公网 IP 地址。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页面左侧导航栏中,点击云产品资源列表查看本次实验资源所分配的 ECS 公网地址。

另外,你还可以使用 Web Terminal 右上角的 + 号新建一个 Terminal 标签页,并在其中执行以下命令直接获得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访问地址。

echo "http://"$(curl -s ifconfig.me)":7860/"

  1. 访问Stable Diffusion WebUI。

接着,让我们打开浏览器,输出刚刚获得的访问地址,就可以进入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操作界面了。

  1. 使用文字生成图片。

生成图片的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左侧的 Prompt 输出框中填入提示词,之后点击右侧的 Generate 按钮即可。提示词就是生成图片的依据,既可以是描述需要生成内容的词,如:girl, sunset, forest 等;也可以是用于是描述图像属性的词,如:best quality, beautiful, masterpiece 等。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提示词选择图片生成的视角、光线、画风;人物的姿势、着装、表情;背景的内容等。

图片生成的速度根据机器配置的不同有所差异。在图片生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页面上看到生成过程的中间图片逐渐变得清晰。同时,也可以通过进度条直观的了解图片生成的进度和预估剩余时间。


4. 学习使用 LoRA 模型

除了使用基础模型生成图片外,我们还可以使用 LoRA 模型(Low-Rank Adap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进行图片的生成。LoRA 直译为大语言模型的低阶适应,这是微软的研究人员为了解决大语言模型微调而开发的一项技术。LoRA 能够冻结预训练好的模型权重参数,然后在每个 Transformer 块里注入可训练的层,由于不需要对模型的权重参数重新计算梯度,从而大大减少了需要训练的计算量。从实际效果来说,LoRA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生成指定风格、面孔、动作等要求的图片。

  1. 使用LoRA模型。

打开WebUI界面,单击Generate下方的扩展配置图标,之后选择Lora标签,就能看到我们可以使用的LoRA模型了。

在实验场景中,已经准备了数个比较热门的 LoRA 模型,你可以尝试使用它们生成不同风格的图片。

当我们点击某个LoRA模型后,Prompt中会加入<lora:模型名的格式:数字>这些内容。最后的数字代表着LoRA模型的权重,默认为1。接着,我们输入提示词,再单击Generate按钮,就可以使用LoRA模型将文字转化为图片了。

  1. 获得更多的LoRA模型。

如果觉得现有的 LoRA 模型还不符合自己的审美,我们可以从Civitai https://civitai.com/tag/lora等网站里找到许多其他爱好者预先训练好的LoRA 模型,我们只需要将这些模型下载到stable-diffusion-webui/models/Lora目录内(在本实验中,需要放置在/root/models/Lora目录内),接着我们就可以在Stable Diffusion WebUI 中使用它们。如果是新下载的模型没有出现在页面上,可以单击Refresh重新载入它们。

实验链接: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f4c01f9be9224611b35197d545923fda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Stable Diffusion玩转AI绘画(GPU云服务器)
本实验通过在ECS上从零开始部署Stable Diffusion来进行AI绘画创作,开启AIGC盲盒。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负载均衡
|
5天前
|
存储 Kubernetes 对象存储
部署DeepSeek但GPU不足,ACK One注册集群助力解决IDC GPU资源不足
借助阿里云ACK One注册集群,充分利用阿里云强大ACS GPU算力,实现DeepSeek推理模型高效部署。
|
5天前
|
并行计算 前端开发 异构计算
告别服务器繁忙,云上部署DeepSeek
本文以 DeepSeek-R1-Distill-Qwen-32B-FP8 为例,向您介绍如何在GPU实例上使用容器来部署量化的 DeepSeek-R1 蒸馏模型。
|
8天前
|
弹性计算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一键安装!阿里云新功能部署Nodejs环境到ECS竟然如此简单!
Node.js 是一种高效的 JavaScript 运行环境,基于 Chrome V8 引擎,支持在服务器端运行 JavaScript 代码。本文介绍如何在阿里云上一键部署 Node.js 环境,无需繁琐配置,轻松上手。前提条件包括 ECS 实例运行中且操作系统为 CentOS、Ubuntu 等。功能特点为一键安装和稳定性好,支持常用 LTS 版本。安装步骤简单:登录阿里云控制台,选择扩展程序管理页面,安装 Node.js 扩展,选择实例和版本,等待创建完成并验证安装成功。通过阿里云的公共扩展,初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开发者都能快速进入开发状态,开启高效开发之旅。
|
10天前
|
弹性计算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一键安装!阿里云新功能部署Nodejs环境到ECS竟然如此简单!
一键安装!阿里云新功能部署Nodejs环境到ECS竟然如此简单!
一键安装!阿里云新功能部署Nodejs环境到ECS竟然如此简单!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在阿里云ECS上一键部署DeepSeek-R1
Open WebUI 和 Ollama 的联合,通过集成 DeepSeek-R1 的强大功能,赋予每一位用户使用尖端 AI 技术的能力,使得复杂的 AI 技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无论是研究人员、开发者,还是企业用户,您都能从这一创新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增长点。本文介绍通过计算巢一键部署和使用DeepSeek-R1。
在阿里云ECS上一键部署DeepSeek-R1
|
26天前
|
安全 前端开发 Go
轻松部署翼龙面板社区版:您的游戏服务器管理新体验
翼龙面板(Pterodactyl)社区版正是为此而生,它通过强大的开源技术栈(PHP、React 和 Go)和可靠的安全设计,让游戏服务器管理变得简单而高效。本文将带您通过阿里云计算巢快速部署翼龙面板社区版,尽享流畅的管理体验。
轻松部署翼龙面板社区版:您的游戏服务器管理新体验
|
29天前
|
XML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Spring Boot 两种部署到服务器的方式
本文介绍了Spring Boot项目的两种部署方式:jar包和war包。Jar包方式使用内置Tomcat,只需配置JDK 1.8及以上环境,通过`nohup java -jar`命令后台运行,并开放服务器端口即可访问。War包则需将项目打包后放入外部Tomcat的webapps目录,修改启动类继承`SpringBootServletInitializer`并调整pom.xml中的打包类型为war,最后启动Tomcat访问应用。两者各有优劣,jar包更简单便捷,而war包适合传统部署场景。需要注意的是,war包部署时,内置Tomcat的端口配置不会生效。
233 17
Spring Boot 两种部署到服务器的方式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网络安全
部署DeepSeek,你的GPU够用吗?
本文介绍如何将 DeepSeek-R1 开源模型部署到 GPU 云服务器,在 GPU 云服务器上安装与配置 Ollama 和 Open WebUI。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开发者
DeepSeek服务器繁忙?拒绝稍后再试!基于阿里云PAI实现0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和DeepSeek-R1大模型
阿里云PAI平台支持零代码一键部署DeepSeek-V3和DeepSeek-R1大模型,用户可轻松实现从训练到部署再到推理的全流程。通过PAI Model Gallery,开发者只需简单几步即可完成模型部署,享受高效便捷的AI开发体验。具体步骤包括开通PAI服务、进入控制台选择模型、一键部署并获取调用信息。整个过程无需编写代码,极大简化了模型应用的门槛。
140 7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