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往期回顾:
数据结构——双向链表
数据结构——单链表
数据结构——顺序表
文章目录
如何判断一个链表是否为环形链表
环形链表的判断的深入探究
例1:沸羊羊追美羊羊
例2:灰太狼追懒羊羊
判断方法结论总结
环形链表的入口结点
源码及思路
另辟蹊径
大家好,我是纪宁。这篇文章将深入探究环形链表。
环形链表的形成是因为当单链表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没有指向空,而指向了前面的任意一个结点。单链表链表一旦成环,在遍历的时候就会造成在一个区域里循环,那么对于环形链表的探究也应运而生。
在现实情况中,链表不可能这么短,所以如何判断链表是否成环,链表在何处成环,就成为了我们学习链表之后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也成为了面试题和笔试题中最喜欢考察的部分。
在上一篇链表刷题总结快慢指针的时候,博主曾粗略的谈到了环形链表的概念。这篇文章,博主带大家深入探究并总结,也算是博主自我内核的进一步提升吧。上篇文章的链接:快慢指针
如何判断一个链表是否为环形链表
首先,要明白环形链表的特征,如果定义一个指针去维护环形链表,它会在特定的位置进入环形链表内部,然后一直在环形链表内部循环遍历,这里如果使用快慢指针的话,在思路上是比较好理解的:当一个快指针和一个慢指针一起从头结点往后走,如果链表存在环,那么快指针首先进入环中,而慢指针则后入环,快指针在一直绕环循环的时候,一定能追上慢指针。如果没有追上的话,说明快指针一直向后走,直到 NULL,则说明这个链表不是环形指针。
代码如下
bool hasCycle(struct ListNode *head) {
struct ListNode *slow=head;
struct ListNode *fast=head;
while(fast&&fast->next)
{
slow=slow->next;
fast=fast->next->next;
if(fast==slow)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此代码将快指针定义为 fast ,慢指针定义为 slow,快指针每次向连链表末走两格,慢指针每次向链表末走一格(这里的走几格意思就是指针指向当前结点的后第几个结点),当两个指针相遇的时候,就说明这个链表带环。
环形链表的判断的深入探究
上段文章提到,快指针每次走两格,慢指针每次走一格,这里我们不禁有一些思考:真的能恰好追上吗?不会正好错过了吗?当快指针每次走三格,慢指针每次走一格呢?分析下面这几个例子。
例1:沸羊羊追美羊羊
沸羊羊跑的比较快,那么在无止尽的环中,它和美羊羊真的能正好相遇吗?
假设当美羊羊进入环中的时候,早已进入环中的沸羊羊和美羊羊在圆周上的距离为 N,而沸羊羊一次走的距离为 2,美羊羊一次走的距离为 1,沸羊羊每次比美羊羊多走的距离为 1 。
走 1 次后,他们俩之间的距离为 N-1
走 2 次后,他们俩之间的距离为 N-2
......
走 N-2 次后,他们俩之间的距离为 2
走 N-1 次后,他们俩之间的距离为 1
走 N 次后,他们俩之间的距离就为0,沸羊羊成功完美追上了美羊羊。
即使追上了,美羊羊就会接受沸羊羊吗?(开个玩笑)
这个例子说明了,快指针每次走两格,慢指针每次每次走一格,确实能相遇,可以用来判断环形链表,那么如果快指针每次走三格呢?
例2:灰太狼追懒羊羊
众所周知,红太狼爱吃羊,却从来没吃到过,但她有一个最疼爱她的老公灰太狼。灰太狼每天日复一日的想要抓到羊讨老婆换新,其中他最爱抓的羊,也是他觉得最好抓的羊,就是懒洋洋。
灰太狼和懒洋洋同时出发,灰太狼每次走三格,懒洋洋每次走一格,他们能完美相遇吗?
当懒洋洋进入环中时,灰太狼和它的举例为 M,环的长度为C,而懒洋洋每次走的距离为 1,灰太狼每次走的距离为 3,灰太狼比懒洋洋每次多走2灰太狼能否和懒洋洋完美相遇并抓到懒洋洋呢?
这种情况就和上面沸羊羊追美羊羊不一样了,无论沸羊羊和美羊羊距离多远,每次距离缩小1,总有一天距离会变为0。但灰太狼每次和懒洋洋的距离缩小 2,是否还会出现一直完美错过的情况。
假设灰太狼和懒洋洋之间的距离 M 为偶数,那么之间每次的距离为
M-2
M-4
......
2
0
这种情况是一定能追上的。
那么如果他们之间的距离 M 为奇数,那么他们之间每次的距离为
M-2
M-2
......
3
1
-1
当距离为-1时,灰太狼跑到了懒洋洋前面,那么灰太狼就刚好错过了懒洋洋,要进行下一圈追击。并且追击的距离与环的周长C有关,因为这次要追击的距离为 C-1。
当 C-1 为偶数,即周长C为偶数时,则恰好可以追上懒洋洋,如果C-1 依然为奇数,即周长C为偶数时,那这次也追不上懒洋洋了。因为这次追击的距离为奇数,所以下次追击的距离依然为 C-1 为奇数,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这种情况下灰太狼就永远也抓不到懒洋洋!
判断方法结论总结
当快指针每次走两步,慢指针每次走一步的时候,这两个指针一定能相遇,这种方法可以判断出链表是否为环形链表。
当快指针每次走三步,慢指针每次走一步的时候,这两个指针是否相遇得取决于进入环中时两指针的距离,当这个距离为偶数时,则一定能相遇;当这个距离为奇数时,还要看环的周长,如果环的周长为奇数时,则可以相遇,当环的长度为偶数时,则永远不能相遇。这种方法不一定能判断出链表是否为环形链表。
当快指针每次走四步时,会有更复杂的情况......
环形链表的入口结点
当我们判断出了一个链表是否为环形链表的时候,还会思考,那这个链表是在哪个结点开始进入环的呢?
从上面那个例子中可以得出,快指针每次走两格,慢指针每次走一格,快指针一定能追上慢指针,可以判断出链表是否带环。
继续说美羊羊和沸羊羊那个例子,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之,当美羊羊进入环中时,沸羊羊一定能在一圈之内追上美羊羊。
设环的周长为4,环前面的链表长度为 L ,沸羊羊和美羊羊的相遇点与入环点的距离为 X,因为沸羊羊在美羊羊入环前可能已经绕环好几圈了,就设沸羊羊在和美羊羊相遇前已经在环里走了N 圈。
沸羊羊的速度是美羊羊的 2 倍,所以他们走的距离也是 2 倍关系
美羊羊走的距离为
沸羊羊走的距离为
列出等式为
得出 L 的值为
化简得
(N-1)*C 为沸羊羊在环里走的整圈的路程,而 (C-X) 为环的长度减去环的入口点到环的相遇点之间的长度。这个公式说明了一件事,当两个速度相同的指针,一个从起点开始走,一个从相遇点开始走,他们一定会在环入口点相遇(可能相遇前一个指针已经绕环很多圈了)。
源码及思路
首先,要找到快慢指针相遇的点,如果快慢指针没有相遇的话,则说明这个链表没有环。其次,重新定义两个速度相同的指针,一个从快慢指针的相遇点开始绕着环走,一个指针从起点开始走,这两个指针相遇的地方,就是环的入口结点。
struct ListNode *detectCycle(struct ListNode *head) {
struct ListNode *fast=head,*slow=head;
while(fast&&fast->next)
{
fast=fast->next->next;
slow=slow->next;
if(fast==slow)//相遇了
{
struct ListNode*cur1=head;
struct ListNode*cur2=fast;
while(cur1!=cur2)
{
cur1=cur1->next;
cur2=cur2->next;
}
return cur1;
}
}
return NULL;
}
这是力扣上一道中等难度的题,但是只要分析思路正确了,写代码就是分分钟的问题。
另辟蹊径
第一种思路,在很多人看来,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这道题的人,比较难理解一点,那这里还有一种思路较为简单的方法,但简单的思路通常伴随着较为复杂的代码,可以说各有取舍吧,大家按需选择。
在此之前,博主在这里再介绍一个经典题目:
判断两个链表是否为相交链表,并找出他们的第一个共同结点
相交链表,即两个链表有重叠的公共结点,他们一旦有公共结点重叠,那么这个结点后面的结点就一定会重合。
判断环形链表的思路是,两个链表各定义一个指针来维护,先遍历计算出链表的长度,顺便比较链表最后一个结点是否重合,如果不重合,则肯定不是相交结点。先让较长链表的指针向前走 差值 步,然后两个指针同时走,直到有一个相同的结点,这个结点就是相交链表的第一个共同结点。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如何另辟蹊径找到环形链表的入口呢?既然刚才将了相交链表的思路,那肯定一想就直到:转化为相交链表求。
如图,在找到相遇点后,将相遇点断开。红色部分为一个链表,绿色部分为一个链表,他们组成一个相交链表,相交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就是环形链表的入环结点。
struct ListNode *getIntersectionNode(struct ListNode *headA, struct ListNode *headB) {
int lenA=1,lenB=1;//求相交链表的第一个结点
struct ListNode*curA=headA,*curB=headB;
while(curA->next!=NULL)
{
curA=curA->next;
lenA++;
}
while(curB->next!=NULL)
{
curB=curB->next;
lenB++;
}
if(curA->val!=curB->val)
{
return NULL;
}
int dis=abs(lenA-lenB);//求差值绝对值
struct ListNode*longnode=headA,*shortnode=headB;
if(lenB>lenA)
{
longnode=headB;
shortnode=headA;
}
while(dis--)
{
longnode=longnode->next;
}
while(longnode!=NULL)
{
if(longnode==shortnode)
{
return longnode;
}
longnode=longnode->next;
shortnode=shortnode->next;
}
return NULL;
}
struct ListNode *detectCycle(struct ListNode *head) {
struct ListNode *slow=head;
struct ListNode *fast=head;
while(fast&&fast->next)
{
slow=slow->next;
fast=fast->next->next;
if(fast==slow)//求相遇点
{
struct ListNode *cur=fast->next;
fast->next=NULL;
return getIntersectionNode(cur,head);
}
}
return NULL;
}
这种方法虽然思路简单,但代码比较长,代码变长,就容易出错,所以说每种方法都是各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