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层 第一层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定义了接口及介质,实现了比特流的传输。
1.1传输层介质分类
- 有线介质:网线 (双绞线)光纤
- 无线: 无线电
1.2 双绞线
- 五类线 cat5 :适用 100Mbps
- 超五类线 cat5e : 适用于 100Mbps
- 六类cat6e :适用 于 1000Mbps
- 七类 cat7 适用 10000Mbps(带有屏蔽功能)
- 传输距离 控制在100m范围内
T568A: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T568B: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直通线: 一根网线的两端都是568B的线序 早期连接不同设备 PC—交换机** 交叉线:一根网线一端是568A,一端是568B 早期 连接相同设备 PC—PC 交换机—交换机 全反线: 一根网线两端线序完全相反
1 2 发送 3 6接收—百兆网络中
多模光纤 短距离传输
单模光纤 长距离传输
多模光纤 短距离传输
单模光纤 长距离传输
- 网线钳 测试线 /寻线仪
- 光纤测试仪 光纤切割刀 熔切机
- 注意:红光笔 :光纤的故障检测功能 其中包含检测 光纤通性
1.5 中继器 集线器
2 数据链路层 第二层
即以 太网地址 又称物理地址
长度:48个 bit(六个字节)
组成 前二十四位 厂商+24bit网卡编号 48位
表示方式:使用12个16进制数
00-50-56-C0-00-08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功能是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转换为有意义的帧(Frame),并进行传输控制。在数据链路层中,常见的字段和解释如下:
帧起始标志(Start Frame Delimiter, SFD):用于表示帧的开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比特序列,例如01111110。
目标MAC地址(Destination MAC Address):表示帧的接收方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Source MAC Address):表示帧的发送方的MAC地址。
帧类型(Frame Type):表示帧的类型,例如数据帧、控制帧等。
数据(Data):表示帧携带的数据,数据的长度范围是46到1500个字节。
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 FCS):用于检测帧是否受损或出错,通常是一个循环冗余校验(CRC)码。
这些字段组成了数据链路层帧的基本结构,通过这些字段帧可以被正确的接收、识别和处理。
字段作用解析:
1)版本: 指的IP地址的版本 (IPv4 或 IPV6)
2)首部长度:次数据包的首部长度一共是多少,有没有加可选项
3)优先级与服务类型:表示数据包是否需要优选传递
4)总长度:表示的是整个数据包的大小,也就是首部+数据
5)标识符、标志、段偏移量:的作用将拆开的数据包进行组合(用来数据重组的)
6)TTL值:数据生命周期
作用:防止数据无限循环转发
原理:数据包每经过一台路由器,TTL值会减1,当TTL为0时,数据包被丢弃,
7)协议号:数据包在网络中传递时所用的协议,用的是那个协议
协议号 协议名称
1 ICMP
6 TCP
17 UDP
8)首部校验和:是用来做数据包核对用的,确定数据包是否是完整,如果是就接收,如果不是完整的数
9)源IP地址 :表示发送这个数据包的设备的IP地址
10)目标IP地址:表示接收这个数据包的设备的IP地址
11)可选项:他是一个可变长度,取值范围:0-40个字节 一般数据包中不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