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微服务架构实战 中篇:3. 扩缩容、自愈和故障转移、滚动更新以及回退能力

简介: Go微服务架构实战 中篇:3. 扩缩容、自愈和故障转移、滚动更新以及回退能力

基于k8s的Deployment工作负载



主要是利用Deployment资源对象实现的,包括一下功能:

  1. 多副本集
  2. 扩缩容
  3. 自愈和故障转移
  4. 滚动更新
  5. 回退能力


接下来详细了解下操作过程


1. 多副本集


deploy.yaml中只需修改一下replicas,让它的值变成我们想要的副本数量。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k8sdemo-deploy
  labels:
    app: k8sdemo
spec:
  replicas: 3 //修改这里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k8sdemo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k8s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 k8sdemo
        image: k8s-grpc-demo:latest
        imagePullPolicy: Never
        ports:
        - containerPort: 50007

然后kubectl apply -f deploy.yaml应用一下就可以了,看下创建结果:

640.png

从结果看出三个pod成功起来了。


2. 扩缩容


比较简单,一行命令搞定:

kubectl scale --replicas=1 deployment/k8sdemo-deploy回车之后打印如下:

640.png


然后看下pod数量kubectl get pod发现只有一个pod了,这里就不展示了,非常简单。


3. 自愈和故障转移


因为我只有一台机器,没办法验证,所以只列出步骤,下去大家自己可以尝试。


  • 停某一台机器
  • 删除某个pod


大家可以去试试,看看是否停掉机器之后,pod会在别的机器上再起来,保持Deployment的副本集数量不变。或者在某台机器上删除某个pod之后,看看这个pod是否重新建立(归功于Deployment的能力)。


tips:当你要删除pod的时候发现一直删除不掉,pod会自动起来,不要着急莫慌,你应该先删除Deployment,这样pod就会自动删除的。


4. 滚动更新


首先你基于你的代码做了部分更新,比如增加了日志等功能,然后在本地构建镜像,比如k8s-grpc-demo:v2,然后你用一行命令就可以搞定滚动更新: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k8sdemo-deploy k8s-grpc-demo=k8s-grpc-demo:v2 --record


查看下更新状态


kubectl rollout status deployment/k8sdemo-deploy

640.png


5. 回退能力


  1. 查看历史版本记录
kubectl rollout history deployment/k8sdemo-deploy

640.png


  1. 查看某个历史详情
kubectl rollout history deployment/k8sdemo-deploy --revision=2


640.png


  1. 回滚(回到上次)
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t/k8sdemo-deploy
  1. 回滚(回到指定版本)
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k8sdemo-deploy --to-revision=2


6. 小结


其实k8s使用不是很复杂,你可以学完k8s之后搭建自己的服务,但是如果想深入定制k8s,需要有一定golang知识和容器化知识,所以想要进阶的可以在深入学习下源码理解下原理。

下篇文章继续给大家讲解下k8s的service的服务注册和发现能力和ingress的入口网关能力,以及它们的网络架构知识。喜欢这篇文章的童鞋可以关注,转发和分享哈。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guojiangli/k8s-grpc-demo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2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62 3
|
1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196 69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一种软件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小而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260 36
微服务架构解析:跨越传统架构的技术革命
|
1月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在微服务的大潮中,API网关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本文将深入探讨API网关的核心功能、设计原则及实现策略,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API网关。通过分析API网关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作用和挑战,我们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API网关不仅要处理服务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等基础问题,还需考虑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文章最后将提供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API网关的设计概念。
76 8
|
2月前
|
负载均衡 Java 持续交付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深入解析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106 7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Kubernetes
后端架构演进:从单体到微服务####
本文将探讨后端架构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从传统的单体架构向现代微服务架构的转变。通过实际案例和理论解析,揭示这一转变背后的技术驱动力、挑战及最佳实践。文章还将讨论在采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划分、通信机制、数据管理以及部署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架构转型视角。 ####
49 1
|
2月前
|
弹性计算 运维 开发者
后端架构优化:微服务与容器化的协同进化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后端架构的优化是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与容器化技术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后端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分析两者的优势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策略,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扩展的后端服务。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优化路径,针对服务拆分、通信效率、资源管理及自动化运维等核心环节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与最佳实践分享,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和快速变化的技术挑战,助力企业在云端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服务部署与运营。 ####
|
1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策略,通过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系列实用的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讨论如何利用容器化、服务网格(Service Mesh)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微服务系统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此外,还将分享一些来自一线项目的经验教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到实际工作中去。 ####
4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