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来谈谈 IPD 体系中敏捷开发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内容。
无论是硬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还是在应用或者是学习 IPD 的过程中。
瀑布式流程几乎都是标配。
这其实跟硬件产品或者是传统 IPD 流程的属性是相关的。
随着敏捷这个工具的发展,也逐步由软件引入到硬件产品领域中。
而在 IPD 流程中,对于敏捷也有多种不同的融合方式。
主要包括了项目级敏捷、版本级敏捷、产品级敏捷、方案级敏捷和公司级敏捷几种类型。
下面先来看看敏捷的介绍。
敏捷思想最开始是通过 17 位软件开发领导者合作编写的敏捷宣言(Agile Manifesto)脱颖而出。
敏捷宣言提出了十二项敏捷原则,表达了敏捷开发的精神。
随后,敏捷演变成一套框架和实践。
比如说,Scrum、冲刺、每日站立会议、燃尽图等等。
当然了,这些具体的实践对于敏捷来说并不是必须的。
部分人也可能会有一些误区,认为敏捷跟瀑布是不兼容的。
也就是说,你要么全盘引入,要么就没有。
其实,如果团队有阶段门径或基于里程碑的开发流程。
当然了,现在的大多数开发团队其实都已经具备了阶段划分的意识。
他们其实是可以,通过在流程中应用修改后的敏捷方法来获得最佳的一种结果。
其实门径或者里程碑式的思想可以追述到20世纪80年代的SGS门径管理系统。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设置阶段和评审点。大家可以继续看这张图。
获得这种竞争优势的关键是:
你需要将比较长的产品开发时间线,比如说 12-18 个月,划分为多个冲刺。
这是敏捷软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
然后,将这些冲刺嵌套在阶段门径或里程碑的框架中。
在这个更大的框架内使用冲刺可以加速团队的决策过程。
冲刺还将漫长的流程分成更小的步骤,并在固定的持续时间内提供具体的可交付成果:从 2 到 4 周不等。
将产品开发时间线划分为更小的单元会增加紧迫性,并使团队保持在任务中。
结果就是浪费更少,产品开发时间更快。
但是开发硬件产品还需要阶段门径/里程碑过程提供的约束,以及规划。
这些长期的计划周期为硬件产品提供了财务上的控制:
- 与许多软件产品不同,开发硬件产品往往涉及众多功能、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 与软件不同,它们通常涉及工具、材料采购和库存控制,传统的封闭式流程还可以防止预算膨胀失控;
- 对于许多产品,监管、认证周期也是产品计划的重要方面。
由于这些原因,硬件产品需要一个端到端的产品计划。
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时间表来确保满足发布要求。
逐步采用敏捷原则
从本质上讲,采用敏捷方法需要组织变革管理。
组织变革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在大型组织中,甚至不会很快。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具有改进记录的团队成员来试点项目。
组织将从试点中快速学习,然后可以逐步改进。
从小处着手,学习基础知识,然后通过修改工具以适应您的环境来改进。
专栏作家
卫朋,公号:产品人卫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智能硬件领域,擅长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等,喜欢阅读和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