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了解了jvm的内存模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分区、分代管理呢?也就是jvm对于内存的管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是:类和对象的生命周期。
对象是根据类创建出来的。对象的生命周期就是包含在类的生命周期中:
类加载(5步)——创建类的实例对象——使用对象——对象回收——类卸载
jvm基于生命周期进行了两方面的管理:分配内存,回收内存。
1、分配内存是在类加载的时候以及程序运行的时期。
类加载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请戳这里)
2、回收内存就是垃圾回收,把没用的对象所占的空间回收,也发生在程序运行时期及卸载时期。
什么样的对象是要被回收的?如何找到被回收的对象。这里有两种方式:
1.引用计数法:对一个对象计数,引用一次加1,若计数为0,表示此对象需要被回收。存在的问题:循环引用。
2.可达性分析:若从GC Roots出发,通过引用链能到达的对象是可达对象,也就是对程序来说有用的对象,反之,不可达就是垃圾对象,需要被垃圾收集器回收的对象。
垃圾回收的方法论是垃圾回收算法,而具体执行垃圾回收的是垃圾收集器。
垃圾收集算法共4种:
1.标记-清除:
2.复制:
3.标记-整理:
4.分代回收:此算法是把堆区进行了分代管理,分为Young(Eden,survive 0,survive 1),Old。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回收算法,也就是不同的垃圾收集器。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区用什么算法?什么垃圾收集器?
先了解一下垃圾收集器都有哪几种?
共七种://TODO待完善
现在再来理解什么区用什么算法及什么垃圾收集器。
//TODO: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