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择Vim编辑器

简介: 为什么要选择Vim编辑器

高效率移动


1、在插入模式之外


基本上来说,你应该尽可能少的呆在插入模式里面,因为在插入模式里面 VIM 就像一个“哑巴” 编辑器一样。很多新手都会一直呆在插入模式里面,因为这样易于使用。但 VIM 的强大之处在于他的命令模式!你会发现,在你越来越了解 VIM 之后,你就会花越来越少的时间使用插入模式了。


2、使用 h、j、k、l


使用 VIM 高效率编辑的第一步,就是放弃使用 箭头键。使用 VIM,你就不用频繁的在箭头键和字母键之间移来移去了,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当你在命令模式时,你可以用 h、j、k、l 来分别实现左、下、上、右箭头的功能。一开始可能需要适应一下,但一旦习惯这种方式,你就会发现这样操作的高效之处了。


在你编辑你的 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有段落的文本时,你可能会发现使用方向键和你预期的效果不一样,有时候可能会一次跳过了很多行。这是因为你的段落在 VIM 看来是一个大的长长的行。这时你可以在按 h、j、k 或者 l 之前键入一个 g,这样 VIM 就会按 屏幕上面的行如你所愿的移动了。


3、在当前行里面有效的移动光标


很多 编辑器只提供了简单的命令来控制光标的移动(比如左、上、右、下、到行首/尾等)。VIM 则提供了很多强大的命令来满足你控制光标的欲望。当光标从一点移动到另外一点,在这两点之间的文本(包括这两个点)称作被“跨过”,这里的命令也被称作是 motion。(简单说明一下,后面会用到这个重要的概念)


4、常用到的一些命令(motion)


fx:移动光标到当前行的下一个 x 处。很明显,x 可以是任意一个字母,而且你可以使用 ; 来重复你的上一个 f 命令。


tx:和上面的命令类似,但是是移动到 x 的左边一个位置。(这真的很有用)


Fx:和 fx 类似,不过是往回找。使用 , 来重复上一个F命令。


Tx:和 tx 类似,不过是往回移动到 x 的右边一个位置。


b: 光标往前移动一个词。


w: 光标往后移动一个词。


0:移动 光标到当前行首。(是数字0)


^:移动 光标到当前行的第一个字母位置。


$:移动 光标到行尾。


):移动 光标到下一个句子。


( :移动 光标到上一个句子。


5、在整个文件里面有效移动光标


VIM 有很多命令,可以用来到达文件里面你想到达的地方。下面是一些在文件里面移动的命令:


<Ctrl-f>:向下移动一屏。


<Ctrl-d>:向下移动半屏。


<Ctrl-b>:向上移动一屏。


<Ctrl-u>:向上移动半屏。 [2]


G:到文件尾


numG:移动 光标到指定的行(num)。(比如 10G 就是到第 10 行)


gg:到文件首


H:移动 光标到 屏幕上面


M:移动 光标到屏幕中间


L:移动 光标到 屏幕下面


*:读取 光标处的字符串,并且移动光标到它再次出现的地方。


#:和上面的类似,但是是往反方向寻找。


/text:从当前 光标处开始搜索字符串 text,并且到达 text 出现的地方。必须使用回车来开始这个搜索命令。如果想重复上次的搜索的话,按 n移动到下个 text 处,N 移动到上一个 text 处 。


?text:和上面类似,但是是反方向。


m{a-z}:在当前 光标的位置标记一个书签,名字为 a-z 的单个字母。书签名只能是小写字母。你看不见书签的存在,但它确实已经在那里了。


`a:到书签 a 处。注意这个不是单引号,它一般位于大部分键盘的 1 的左边。


`.:到你上次编辑文件的地方。这个命令很有用,而且你不用自己去标记它。


%:在成对的括号等符号间移动,比如成对的 [ ] , { }, ( ) 之间。将 光标放到任意符号上,然后通过 % 来移动到和这个符号匹配的符号上,% 还可以正确的识别括号的嵌套层数,总是移动到真正匹配的位置上。因此这个命令在编辑程序代码的时候非常有用,可以让你方便的在一段代码的头尾间移动。


高效的输入


1、使用关键词自动完成


VIM 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关键词自动完成系统。这表示,你可以输入一个长词的一部分,然后按一下某个键,然后 VIM 就替你完成了这个长词的输入了。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变量名为 iAmALongAndAwkwardVarName 在你写的代码的 某个地方。也许你不想每回都自己一个一个字母的去输入它。


使用关键词自动完成功能,你只需要输入开始几个字母(比如 iAmAL),然后按 <C-N>(按住 Ctrl,再按 N)或者 <C-P>。如果 VIM 没有给出你想要的词,继续按,直到你满意为止,VIM 会一直循环它找到的匹配的字符串。


2、聪明的进入插入模式


很多新手进入插入模式都只是用 i。这样当然可以进入插入模式,但通常不是那么合适,因为 VIM 提供了很多进入插入模式的命令。下面是最常用的一些:


i:在当前字符的左边插入


I:在当前行首插入


a:在当前字符的右边插入


A:在当前行尾插入


o:在当前行下面插入一个新行


O:在当前行上面插入一个新行


c{motion}:删除 motion 命令跨过的 字符,并且进入插入模式。比如:c$,这将会删除从 光标位置到行尾的 字符并且进入插入模式。ct!,这会删除从 光标位置到下一个叹号(但不包括),然后进入插入模式。被删除的 字符被存在了 剪贴板里面,并且可以再粘贴出来。


d{motion}:和上面差不多,但是不进入插入模式。


3、有效的移动大段的文本


使用可视选择(visual selections)和合适的选择模式


不像最初的 VI,VIM 允许你高亮(选择)一些文本,并且进行操作。这里有三种可视选择模式:


v:按 字符选择。经常使用的模式,所以亲自尝试一下它。


V:按行选择。这在你想拷贝或者移动很多行的文本的时候特别有用。


<C-V>:按块选择。非常强大,只在很少的 编辑器中才有这样的功能。你可以选择一个矩形块,并且在这个矩形里面的文本会被高亮。


在选择模式的时候使用上面所述的方向键和命令(motion)。比如,vwww,会高亮 光标前面的三个词。Vjj 将会高亮当前行以及下面两行。


4、在可视选择模式下剪切和拷贝


一旦你高亮了选区,你或许想进行一些操作:


d:剪贴选择的内容到 剪贴板。


y:拷贝选择的内容到 剪贴板。


c:剪贴选择的内容到 剪贴板并且进入插入模式。


在非可视选择模式下剪切和拷贝


如果你很清楚的知道你想拷贝或者剪切什么,那你根本就不需要进入可视选择模式。这样也会节省时间:


d{motion}:剪切 motion 命令跨过的字符到 剪贴板。比如,dw 会剪切一个词而 dfS 会将从当

前 光标到下一个 S 之间的字符剪切至 剪贴板。


y{motion}:和上面类似,不过是拷贝。


c{motion}:和 d{motion} 类似,不过最后进入插入模式。


dd:剪切当前行。


yy:拷贝当前行。


cc:剪切当前行并且进入插入模式。


D:剪切从 光标位置到行尾到 剪贴板。


Y:拷贝当前行。


C:和 D 类似,最后进入插入模式。


x:剪切当前字符到 剪贴板。


s:和x类似,不过最后进入插入模式。


5、粘贴


粘贴很简单,按 p。


6、使用多重剪贴板


很多 编辑器都只提供了一个 剪贴板。VIM 有很多。 剪贴板在 VIM 里面被称为寄存器(Registers)。你可以列出当前定义的所有寄存器名和它们的内容,命令为“:reg”。最好使用小写字母来作为寄存器的名称,因为大写的有些被 VIM 占用了。


使用 寄存器的命令为双引号 “。


比如:我们要拷贝当前行到寄存器 k。你应该按 “kyy。(你也可以使用 V”ky。为什么这样也可以呢?)现在当前行应该已经存在了寄存器 k 里面直到你又拷贝了一些东西进入寄存器 k。你可以使用命令 “kp 来粘贴寄存器 k 里面的内容到你想要的位置。


7、避免重复


令人惊奇的 . 命令


在 VI 里面,输入 . (小数点符号),将会重复你输入的上一个命令。比如,你上个命令为“dw”(删除一个词),VI 将会接着再删除一个词。


8、使用数字


使用数字也是 VIM 强大的而且很节省时间的重要特性之一。在很多 VIM 的命令之前都可以使用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将会告诉 VIM 这个命令需要执行几次。比如:


3j 将会把 光标向下移动三行。


10dd 将会删除十行。


y3t″ 将会拷贝从当前 光标到第三个出现的引号之间的内容到剪贴板。


数字是扩展 motion 命令作用域非常有效的方法。


高效的读代码


建议在vim上安装Taglist+cscope+c tags 插件有利于高效读代码,有利于学习!


1、安装


对于小编我来说我使用的是Ubuntu,安装 软件一般使用的命令是apt-get install ***!


对于vim+Taglist+cscope+c tags组合 编辑器的创建,vim , cscope , ctags安装起来比较方便使用上述命令即可安装!


(对于不同的Linux发行版本安装 软件的命令不太一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安装版稍微修改,比如说Fedora即使用yum命令安装)


对于Taglist使用这个方法安装不了,我们需要先下载,然后安装完成:


首先上网下载Taglist插件,下载完成后解压,再将文件下的taglist.vim使用cp命令拷贝到HOME/.vim/plugin文件夹下(cp -r taglist.vim ~/.vim/plugin)


2、vim的配置


vim是一个非常好用的编辑工具,以下介绍几个常用的底行模式命令:


(1). 设置缩进


:set smartindent // 设置缩进


:set smartindent shiftwidth=4 // C语言自动缩进,缩进值为4个字符宽度


(2). 显示光标行列信息


:set ruler // 显示光标信息(右下角)


(3). 查看制表符


:set list // 显示制表符,以^符号显示制表符的位置


(4). 查看行数信息


:set number //显示行号(左边)


(5). 关键字高亮


:syntax on //关键字高亮


(6). 多文件编辑 ,在编写程序时有可能需要同时编辑多个文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如下设置


: split two.c // 多文件编辑


当然,如果不嫌麻烦,可以在每次打开Vim时 输入如上命令,如我经常用的是:set number :set ruler :syntax on :set smartindent 命令,如果将平时在底行模式下输入的命令直接写入配置文件,则以后使用Vim时不用再次输入这些命令。


首先,试着在Vi的底行模式下输入如下命令,如果不支持的话,去下载一个Vim的全版本,sudo apt-get install vim-full。


以下是修改配置文件的方法:


(1). 找到Vimrc文件。


(2) 查看文件的权限:


ls -l vimrc
shisir@shisir-desktop:/usr/share/vim$ cd /etc/vim
shisir@shisir-desktop:/etc/vim$ ls
gvimrc vimrc vimrc.tiny
shisir@shisir-desktop:/etc/vim$ ls -l vimrc
-r--r--r-- 1 root root 2492 2009-04-10 08:08 vimrc


(3) 如果没有写权限的话,修改权限,使我们可以修改该配置文件


sudo chmod a+w vimrc


(4)根据个人需要将上述命令写入配置文件


比如,我个人的设置是: syntax on , set ruler ,set number , set smartindent shiftwidth=4

下面贴上我的vimrc文件的配置信息:


"显示行号
set number
"检测文件的类型
filetype on
"记录历史的行数
set history=1000
"自动对齐
set autoindent
set cindent
"智能选择对齐方式
set smartindent
"tab为4个空格
set tabstop=4
"当前行之间交错时使用4个空格
set shiftwidth=4
"设置匹配模式,输入左括号会出现右括号
set showmatch
"编辑时显示光标状态
set ruler
"快速匹配
set incsearch
"修改文件自动备份
if has("vms")
set nobackup
else
set backup
endif
"""""""""""""设置开启ctags"""""""""""""
set tags=/home/zhouyl/linux-3.4.7/tags;"这边设置的是你使用ctags -R的目录,后面有介绍!你根据自己的使用修改这个路径
set autochdir
"""""""""""""""""Taglist设置"""""""""""""""""
""let Tlist_Auto_Open = 1
let Tlist_C tags_Cmd = '/usr/bin/ctags'
let Tlist_Show_One_File = 1
let Tlist_Exit_OnlyWindow = 1
""""""""""""""""""""""cscope设置""""""""""""""""""
set cscopequickfix=s-,c-,d-,i-,t-,e-
if has("cscope")
set csprg=/usr/bin/cscope
set csto=1
set cst
set nocsverb
" add any database in current directory
if filereadable("cscope.out")
cs add cscope.out
endif
set csverb
endif


因为我的文档中的原配置文件已经有了语法高亮:


" Vim5 and later versions support syntax highlighting. Uncommenting the next
" line enables syntax highlighting by default.
if has("syntax")
syntax on
endif


所以我就没写了,您如果vimrc文件里面没有此项建议自己加上syntax on 设置语法高亮


PS:在配置文件中"符号后的内容是注释,而且在配置文件中是不需要添加符号的 ,这里关于cscope、c tags和Taglist的设置可以先写上,后面将对这三个 插件有介绍。好了,去开一个Vim,编辑一个程序看看,是不是感觉很不一般呢?


好了,下面顺便演示下,智能补全的用法,我分四种情况:1、前面申明过的变量或者函数名的补全;2、结构体等自建结构的补全;3、STL等标准库的补全;4、括号、引号等自动匹配补全。


对于第一种情况,写程序的过程中,直接用CTRL+p即可选择,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想申明了结构体T,想在输入T.时弹出成员供选择,只需在用之前按一下:CTRL+F12,然后效果如图:


3、Taglist插件的使用


TagList 插件,是一款基于c tags,在vim代码窗口旁以分割窗口形式(如上图所示)显示当前的代码结构概览,增加代码浏览的便利程度的vim插件.


在Vim中加载代码文件后,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控制taglist


:TlistOpen 打开并将输入焦点至于标签列表窗口,效果如上图所示


:TlistClose 关闭标签列表窗口


:TlistToggle 切换标签列表窗口状态(打开←→关闭),标签列表窗口是否获得焦点取决于其他配置


ctl-w + w 或ctl-w + 方向键 窗口切换(taglist本质上是一个vim分隔窗口,因此可以使用ctl-w系列快捷键对窗口进行切换操作)


在Taglist窗口主要有以下操作


按F1:打开帮助


回车键:跳到光标所在的标记的定义处(如将光标移到main函数,按回车键)


o:新建一个窗口,跳到标记定义处


p:预览标记定义(仍然在taglist窗口)


空格:显示标记的原型(如函数原型)


u:更新标记列表(比如源文件新增了一个函数,并在保存后,可在taglist窗口按u)


s:选择排序字段(暂时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d:删除光标所在的taglist文件(如用vi打开了两个文件f1.c,f2.c可以删除f1.c的标记)


x:n放大/缩小taglist窗口


+:展开(指标记)


-:折叠


*:全部展开


=:全部折叠


[[:将光标移到前一个文件的起点


]]:将光标移到后一个文件的起点


q:退出taglist窗口


F1:关闭帮助


4、ctags插件的使用


VIM简单易用,大家只要看看VIM自带的vitutor,大约只要20分钟就能掌握VIM的用法,上面也简单介绍了点vim的用法。但是对于Linux下的C/C++的 程序员,使用VIM+C tags的组合来写程序也许是最佳的选择。^_^


尽管c tags也可以支持其它 编辑器,但是它正式支持的只有VIM。并且VIM中已经默认安装了C tags,它可以帮助程序员很容易地浏览源代码。


熟练的使用c tags仅需记住下面七条命令:(很简单吧,呵呵)


1. $ c tags–R * ($ 为Linux系统Shell提示符)


2. $ vi –t tag (请把tag替换为您欲查找的变量或函数名)


3. :ts (ts 助记字: tagslist, “:”开头的命令为VI中命令行模式命令)


4. :tp (tp 助记字: tagspreview)---此命令不常用,可以不用记


5. :tn (tn 助记字: tagsnext) ---此命令不常用,可以不用记


6. Ctrl + ] 跳到光标所在函数或者结构体的定义处


7. Ctrl + T 返回查找或跳转


下面我们逐条的解释上面的命令:


“$ c tags–R *”:“-R”表示递归创建,也就包括源代码根目录(当前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表示所有文件。这条命令会在当前目录下产生一个“ tags”文件, 当用户在当前目录中运行vi时,会自动载入此tags文件。Tags文件中包括这些对象的列表:


用#define定义的宏


枚举型变量的值


函数的定义、原型和声明


名字空间(namespace)


类型定义(typedefs)


变量(包括定义和声明)


类(class)、结构(struct)、枚举类型(enum)和联合(union)


类、结构和联合中成员变量或函数


VIM用这个“ tags”文件来定位上面这些做了标记的对象。


剩下的命令就是定位这些对象的方法:


“$ vi –t tag” :在运行vim的时候加上“-t”参数,例如:


[/usr/src]$ vim -t main


这个命令将打开定义“main”(变量或函数或其它)的文件,并把光标定位到这一行。如果这个变量或函数有多处定义,在VI命令行模式“:ts”命令就能 列出一个列表供用户选择。 “:tp”为上一个tag标记文件,“:tn”为下一个tag标记文件。当然,若当前 tags文件中用户所查找的变量或函数名只有一 个,“:tp,:tn”命令不可用。


最方便的方法是把光标移到变量名或函数名上,然后按下“ Ctrl+] ”,这样就能直接跳到这个变量或函数定义的源文件中,并把光标定位到这一行。用 “ Ctrl+T ”可以退回原来的地方。即使用户使用了N次“Ctrl+]”查找了N个变量,按N次“Ctrl+t”也能回到最初打开的文件,它会按原路返 回 。 ^_^


注意:运行vim的时候,必须在“ tags”文件所在的目录下运行。否则,运行vim的时候还要用“:set tags=”命令设定“tags”文件的路 径,这样vim才能找到“tags”文件。在完成编码时,可以手工删掉 tags文件(帚把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_^)。


5、cscope插件的使用


[4] Cscope是一个类似 c tags的工具。 你可以把它想作是超过频的 c tags,因为它功能比ctags 强大很多。 在 Vim 里,通过 cscope 查询结果来跳转就象跳转到其他的标签完全一样;它被保存在标签栈里。这样你就可以象使用 | tags| 一样在函数等等之间便捷的跳转。


在VIM中使用cscope非常简单,首先调用“cscope add”命令添加一个cscope数据库,然后就可以调用“cscope find”命令进行查找了。VIM支持8种cscope的查询功能,如下:例如,我们想在代码中查找调用work()函数的函数,我们可以输入:“:cs find c work”,回车后发现没有找到匹配的功能,可能并没有函数调用work()。我们再输入“:cs find s work”,查找这个符号出现的位置,vim列出了这个符号出现的所有位置。我们还可以进行字符串查找,它会双引号或单引号括起来的内容中查找。还可以输入一个正则表达式,这类似于egrep程序的功能。

在源代码目录下打开vim。要使用cscope查找就必须加载cscope.out文件.在vim命令行下执行:(按照上述方法配置好的vimrc中有这一步)


:cs add cscope.out


在vim命令行下执行:


:cs help


cscope commands:


add : Add a new database (Usage: add file|dir [pre-path] [flags])


find : Query for a pattern (Usage: find c|d|e|f|g|i|s|t name)


c: Find functions calling this function //查找调用本函数的函数


d: Find functions called by this function //查找本函数调用的函数


e: Find this egrep pattern //查找egrep模式,相当于egrep功能,但查找速度快多了


f: Find this file //查找并打开文件,类似vim的find功能


g: Find this definition //查找函数、宏、枚举等定义的位置,类似c tags的功能


i: Find files #including this file //查找包含本文件的文件


s: Find this C symbol //查找C语言符号,即查找函数名、宏、枚举值等出现的地方


t: Find assignments to //查找指定的字符串


help : Show this message (Usage: help)


VIM命令


kill : Kill a connection (Usage: kill #)


reset: Reinit all connections (Usage: reset)


show : Show connections (Usage: show)


例如:使用cscope查找do_fork函数的定义:


在vim命令行下执行: :cs f g do_fork


版本信息


Emacs和Vim二款神一样的代码编辑器


今天有一位从事程序猿N年的哥们在QQ上给本小编吐槽,“你个啥子网站,连个Emacs这样神一样的编辑器都没有,你弄些啥嘛”,俺沉默了10秒外加5秒的发呆,Emacs?神一样的编辑器?这种说法让 UltraEdit和 Editplus情以何堪,还有那个号称程序员们最喜爱的编辑器 Notepad++听完一定会痛哭流泪。赶快找度娘,问问是否如此,在看到一篇文章“Emacs和Vim,神的编辑器和编辑器之神”之后,让我觉得有一种不发布Emacs和Vim简直就是犯罪的冲动,于是急冲冲发布Emacs和Vim这二款编辑器神器,让那些未睹这二款编辑器芳容的同学一睹神的风采。


要详细介绍这二款编辑器真是难于找到合适的文字,“古老、经典、强大”等一切词语相对于Jiqing Wu这位作者博客所写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现引用些有关描述这二款编辑器的原话,你一定会为Emacs和Vim特立独行的魅力所着迷。


●Windows下用UltraEdit和Editplus的人质问:它们到底比UltraEdit和Editplus好在哪里?我说:不可同日而语。


 连UltraEdit和EditPlus都没用过的同学问:它们就相当于Linux上的 Notepad吧?我说:请你从我的眼前消失。


●Linux和开源软件渐渐流行起来,人们才发现:可扩展性才能给软件强大的生命。在MS的VS横行的今天,Eclipse为什么被评为最好的IDE?就是因为它在IDE中最具可扩展性。在IE几乎一统天下的时候,为什么Firefox能夺走越来越多的用户,也是因为它的可扩展性。提供了良好的扩展接口,用户自然会写出各种各样的插件,来满足用户自己形形色色的要求。这样,软件在用户的推动下自然变得强大了,Emacs和Vim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越发强大,也正是因为在数不清的编辑器中,他们具有无可匹敌的可扩展性。


●有这么牛逼的扩展语言,注定Emacs向着无所不能的方向发展。渐渐地,人们用Emacs不再限于写程序,写文档,而且在Emacs里管理文件系统,运行终端,收邮件,上网,听音乐……,真是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有人用Emacs控制咖啡机煮咖啡。


●这种大而全的扩展,背离了“一个程序只做一件事并做好它”的 Unix哲学,被Unix的忠诚用户所诟病。可是真的背离了吗? Emacs说过自己是一个编辑器吗?


●正是因为Emacs的无敌的可扩展性,人们才分不清Emacs到底是不是一个编辑器了。但,就是有人喜欢这种All-in-One的哲学,喜欢在Emacs中完成每件事。所以才会有人写《生活在Emacs中》,所以, Emacs才会成为一种信仰。


●Linux之父Linus多年来用的是一款 MicroEmacs,它比GNU Emacs或XEmacs少许多功能,但Linus就是用它在维护Linux。 微软的大牛Don Box,Com之父,一直用Emacs,他说谁也不能夺走他的编辑器。他还在网上放了一段他用Emacs写C#程序的视频。


●编程大师们的选择,也是Emacs和Vim被追捧为神器的原因之一。


●可扩展性让你倾注了灵魂


●独特的操作方式让你中了毒


●黑客的编辑器,一剑在手,夫复何求


●Emacs和Vim神器引发的圣战争斗不断 [5


相关文章
|
4天前
|
开发工具
Vim 编辑器:高效文本编辑的瑞士军刀
**Vim 概览:** Vim 是一个功能丰富的文本编辑器,以其高度可定制性著称。文章介绍了 Vim 的高效使用技巧,包括快捷打开文件、命令行模式下的常用命令、查找与替换、删除和复制文本。还讨论了配置 `.vimrc` 文件以自定义设置,如改变 leader 键、设置缩进和高亮,并展示了安装插件如 vim-airline 和 vim-snazzy 的方法。通过这些技巧,用户能提升 Vim 使用效率。
16 5
|
8天前
|
Ubuntu 搜索推荐 Linux
Linux的Vim编辑器详解
Linux的Vim编辑器详解
|
5天前
|
Unix Linux 程序员
linux入门系列4--vi/vim编辑器
linux入门系列4--vi/vim编辑器
|
12天前
|
程序员 Linux 开发工具
Vi和Vim编辑器
Vi和Vim编辑器
|
13天前
|
Linux 开发工具 C++
Linux文本编辑器vim的使用
vi/vim,vi是一款很老的编辑器,它们都是多模式文本编辑器,没有代码的编译功能,也没有调试功能。 vim是vi的升级版本,它不仅兼容vi的所有指令,而且还有一些新的特性在里面。
35 0
|
22天前
|
开发工具 Linux Unix
18. 【Linux教程】vim 编辑器
18. 【Linux教程】vim 编辑器
21 0
|
1月前
|
弹性计算 Unix Linux
Linux:文本编辑器 - vim
Linux:文本编辑器 - vim
28 1
|
1月前
|
Linux Shell 开发工具
Linux-- vi / vim 编辑器
Linux-- vi / vim 编辑器
12 0
|
1月前
|
Unix Shell Linux
在 Linux 上把 Vim 配置为默认编辑器
在 Linux 上把 Vim 配置为默认编辑器
|
1月前
|
Linux 开发工具 C语言
Linux课程四课---Linux开发环境的使用(vim编辑器的相关)
Linux课程四课---Linux开发环境的使用(vim编辑器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