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元结构
受生物神经元的启发,1943年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学家Pitts提出了人工神经元模型(Artificial Neuron,简称AN),人们也常用它们两个名字的首字母来命名这个人工神经元模型,称之为M-P模型,这种模型也一直沿用至今。M-P模型的结构如下:
在M-P模型中神经元接收到来自n个其他神经元传递过来的输入信号,这些输入信号通过带权重的连接进行传递,神经元接收到的总输入值将与神经元的阈值比较,然后通过“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处理以产生神经元的输出。
最终我们把许多个神经元按一定的层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神经网络,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如下:
激活函数
如果你不了解甚至没接触过神经网络,那么激活函数这个词语就会显得很陌生了,激活函数的作用是为了在神经网络中引入非线性的学习和处理能力。简单的说激活函数就是用来展示输入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用的,当数值经过激活函数处理后,会被压缩到一个范围区间内,数值的大小将会决定神经元到底是处于活跃状态还是抑制状态,最后将输出结果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典型的神经元激活函数如下图所示:
通常理想中的激活函数是由上图中(a)所示的阶跃函数,他将输入值映射为输出值“0”或“1”,显然“1”对应于神经元活跃,“0”对应着抑制,但是阶跃函数具有不连续、不光滑等不太好的性质,因此在实际中我们经常用上图中(b)所示的sigmoid函数来作为激活函数,sigmoid函数把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的输入值挤压到(0,1)输出值范围内,因此有时也称为“挤压函数”。
后面再让我们用单独的一篇文章来详细了解常用的激活函数。
感知机(单层神经网络)
感知机仅由两层神经元组成,如下图所示,输入层用于接受外界输入信号后传递给输出层,输出是M-P神经元,亦称阈值逻辑单元。
通常情况下,给定训练数据集,权重以及阈值θ \thetaθ可以通过学习得到,阈值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输入为-1的“结点”所对应的连接权重为,这样权重和阈值的学习就能够统一为权重的学习了。感知机的学习规则非常简单,对训练样例( x , y ) 若当前感知机输出为 ,则感知机的权重就会做如下的调整:
和梯度下降一样,这里的η 我们也称之为学习率,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若感知机对训练样例(x,y)预测正确,则 ,则感知机不发生变化,否则将根据错误的程度进行权重的调整。
多层神经网络
对于简单的感知机,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输出层的神经元进行了激活函数的处理,这也使得它的学习能力很有限,上述我们提到的”与或非“的问题都属于线性可分的问题,如果遇到了非线性可分的问题(比如异或问题),这种简单感知机的表现就不尽人意了,具体的情况如下所示:
如果有一定经验的同学在这里可能会想到把感知机优化为SVM去解决此类问题,利用神经网络的结构,我们想要解决非线性可分问题,需要考虑使用多层功能神经元,这里引入一个存在于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一层神经元,被叫做隐藏层(hidden layer),隐藏层和输出层的神经元都是拥有激活函数的功能神经元。加入隐藏层后的神经网络结构如下所示:
对于上图这样的结构,每层神经元与下层神经元全部相连,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层连接,也不存在跨层连接,这样的神经网络结构通常称为“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其中输入层神经元接收外界的输入,隐藏层和输出层对神经元信号进行加工,最终结果由输出层神经元输出。
注:我们在定义神经网络的层数的时候,通常只计算含有激活函数的功能神经层的个数,例如对于上图的神经网络层数可以定义为3层(hidden1、hidden2、output)。
我们了解了多层神经网络,对于上文所述的“异或”问题就有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本文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一下神经网络,下文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BP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