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上云优势
通过对奥运赛事云上转型需求的分析,本节从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灵活弹性和资产轻量化四个方面详细了解大型赛事数字基础设施上云之后的优势。
降本增效
“此前每一届奥运会举办前的一两年,主办方都要把直播转播相关服务器或IT设备用集装箱跨海跨国地运到举办地,在集装箱里漂洋过海,再重新搭建、测试、使用,结束后又全部拆除。”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回忆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环境和设备良好的300平方米的主数据中心在短暂使用半年后被拆除的场景,让她至今都觉得心中有隐隐的痛。喻红坦言,当2009年第一次听到云服务时,“我看见了光。”
云技术在奥运会的广泛应用,使得IT基础设施的成本大幅下降。按需收费的模式,为奥组委和各个合作伙伴大大降低了技术人员、硬件设施、运营维护的成本,简化了奥运业务系统的开发集成和部署流程,既缩短了建设时间,也丰富了用户体验。
绿色低碳
近年来,云厂商的机房建设在降低能耗、绿色低碳方面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以北京冬奥为例,位于张北的冬奥云数据中心通过自然风冷、浸没式液冷、智能调温等技术,实现100%无机械制冷,相比传统机房,将热能耗降低至70%以上。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机房里,一排排服务器被浸泡在绝缘冷却液里,它们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被冷却液吸收进入外循环冷却,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这种形式的热传导效率比传统的风冷高出百倍,实现了数据中心100%无机械制冷。通过使用云数据中心,北京冬奥会在赛前不用搭建大量IT设施,赛后也无需拆除,将能耗降低了70%,相当于多种400万棵树。全面上云,使北京冬奥会变得更为绿色、低碳、环保。
灵活弹性
传统机房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资源部署不灵活的问题,当发生突发大流量时无法快速扩容。而上云之后则可以利用云厂商的弹性资源部署能力,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部署、自由扩展。
仍以北京冬奥为例,冬奥组委技术部信息处处长谷岩表示,北京冬奥会最大的挑战是在防疫需求下,各环节和系统都需要根据防疫手册及时变动。2021年12月13日,距离冬奥开幕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技术人员正在争分夺秒进行测试赛、常规压力测试等任务,此时最新版本防疫手册出台。“因为有云计算,我们可以弹性扩张计算资源,非常快速地对修改指令做出响应,满足最新防疫手册的信息技术需求。”谷岩表示。云计算让大规模的动员和操作行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资产轻量化
另外一个非常具有奥运特色的优势是上云实现了资产的轻量化。传统转播以现场制作为主,需要庞大的制作团队、价格高昂的转播设备。而上云之后的"云转播"则将重资产、高门槛的传统转播“轻量云化”,实现了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云转播把转播车的功能搬到云端,现场信号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云转播平台,只需要笔记本电脑等轻量级设备,就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云上导播切换。云转播还可以实现随处播功能,比如转播车难以行驶的高山大川等不再成为播出壁垒,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进行直播。因此,在赛事现场看不到转播车,只需很少的制作人员就能在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实时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