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网络数据面可观测性最佳实践》——二、全景剖析阿里云容器网络数据链路——1. Flannel 模式架构设计(上)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服务器 ECS,u1 2核4GB 3个月
云服务器 ECS,u1 4核8GB 1个月
云服务器 ECS,每月免费额度200元 3个月
简介: 《云原生网络数据面可观测性最佳实践》——二、全景剖析阿里云容器网络数据链路——1. Flannel 模式架构设计(上)

Flannel 模式下,ECS只有一个主网卡ENI,无其他附属网卡,ECS和节点上的Pod与外部通信都需要通过主网卡进行。ACK Flannel会在每个节点创建cni0虚拟网卡作为Pod网络和ECS的主网卡eth0之间的桥梁。

image.png

image.png

 

集群的每个节点会起一个flannel agent,并且会给每个节点预分配一个Pod CIDR,这个Pod CIDR是ACK集群的Pod CIDR的子集。

image.png

 

容器的网络命名空间内会有一个eth0的虚拟网卡,同时存在下一跳指向该网卡的路由,该网卡会作为容器和宿主内核进行数据交换的出入口。容器和宿主机之间的数据链路是通过veth pair进行交换的,现在我们已经找到veth pair其中一个,如何去找另一个veth呢?

 image.png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容器的网络命名空间中通过ip addr 看到一eth0@if8的标志位,其中‘81' 这个将会协助我们在ECS的OS内找到和容器网络命名空间中的veth pair相对一个。在ECS OS 内我们通过ip addr | grep 81: 可以找到vethd7e7c6fd 这个虚拟网卡,这个就是veth pair在ECS OS侧相对的那一个。

 image.png

 

到目前为止容器内和OS 数据链路已经建立链接了,那么ECS OS内对于数据流量是怎么判断去哪个容器呢?

 

通过OS Linux Routing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目的是Pod CIDR 网段的流量都会被转发到cni0这张虚拟网卡,那么cni0是通过bridge方式将不同目的数据链路指向到不同的vethxxx。到这里为止,ECS OS和Pod的网络命名空间已经建立好完整的出入链路配置了。

 image.png

 

1) Flannel 模式容器网络数据链路剖析

针对容器网络特点,我们可以将Flannel模式下的网络链路大体分为以Pod IP对外提供服务和以SVC对外提供服务两个大的SOP场景,进一步细分可以拆分到10个不同的小的SOP场景。

 image.png

 

对这10个场景的数据链路梳理合并,这些场景可以归纳为下面5类典型的场景:

 

Client和服务端Pod部署于同一个ECS

Client和服务端Pod部署于不同ECS

访问SVC External IPExternalTrafficPolicy 为Cluster时,Client和服务端Pod部署于不同ECS,其中client为集群外

访问SVC External IPExternalTrafficPolicy 为Local时, Client和服务端Pod部署于不同ECS,其中client为集群内

访问SVC External IPExternalTrafficPolicy 为Local时, Client和服务端Pod部署于不同ECS,其中client为集群外

 

2) 场景一:Client和服务端Pod部署于同一个ECS

此场景包含下面几个子场景,数据链路可以归纳为一种:

以Pod IP对外提供服务,Client和Pod部署于同一个节点;

以SVC ClusterIP对外提供服务,Client和SVC 后端Pod部署于同一节点;

以SVC ExternalIP对外提供服务,ExternalTrafficPolicy为Cluster/Local情况下,Client和SVC后端Pod部署于同一节点

环境

image.png

 

ap-southeast-1.10.0.0.180节点上存在两个pod:centos-67756b6dc8-rmmxt IP地址172.23.96.23和nginx-7d6877d777-6jkfg和172.23.96.24

内核路由

centos-67756b6dc8-rmmxt IP地址172.23.96.23,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的PID是503478,该容器网络命名空间有指向容器eth0的默认路由。

 image.pngimage.png

 

该容器eth0在ECS OS 内对应veth pair是vethd7e7c6fd

image.png

image.png

通过上述类似的办法,可以找到nginx-7d6877d777-6jkfg IP地址172.23.96.24,该容器在宿主机表现的PID是2981608,该容器eth0在ECS OS 内对应veth pair是vethd3fc7ff4image.png

在ECS OS内,有指向Pod CIDR,下一跳为cni0的路由,以及cni0中有两个容器的vethxxx 网桥信息

image.png

image.png 

小结

可以访问到目的端

数据链路转发示意图:

image.png 

  内核协议栈示意图:

 image.png

 

数据链路:ECS1 Pod1 eth0 -> vethxxx1 -> cni0 -> vethxxxx2 ->ECS1 Pod2 eth0

数据链路要经过三次内核协议栈,分别是Pod1协议栈,ECS OS协议栈和Pod2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观看:

《云原生网络数据面可观测性最佳实践》——二、全景剖析阿里云容器网络数据链路——1. Flannel 模式架构设计(中):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21680?spm=a2c6h.13148508.setting.21.15f94f0eeQ735s

相关实践学习
一小时快速掌握 SQL 语法
本实验带您学习SQL的基础语法,快速入门SQL。
7天玩转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可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本课程手把手带你了解ECS、掌握基本操作、动手实操快照管理、镜像管理等。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相关文章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网络架构
是VGG网络的主要特点和架构描述
是VGG网络的主要特点和架构描述:
12 1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深度揭秘:深度学习框架下的神经网络架构进化
从感知机到深度学习的革命,神经网络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反向传播使多层网络实用化,深度信念网络(DB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兴起,尤其是AlexNet在ImageNet竞赛中的胜利,开启了深度学习黄金时代。ResNet的残差学习解决了深度梯度消失问题。循环神经网络(RNN)、LSTM和GRU改进了序列处理,Transformer模型(如BERT和GPT)引领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变革。超大规模模型如GPT-3和通义千问展示惊人能力,影响医疗、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未来,平衡模型复杂度、计算成本与应用需求将是关键。
51 2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架构 计算机视觉
VGG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VGG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
|
23天前
网络编程中的互联网协议 , IP地址 , 域名 , 端口 , 架构 , 网页数据请求 , 响应码
网络编程中的互联网协议 , IP地址 , 域名 , 端口 , 架构 , 网页数据请求 , 响应码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JSON Kubernetes
一篇文章讲明白k8s网络插件flannel模式剖析:vxlan、host
一篇文章讲明白k8s网络插件flannel模式剖析:vxlan、host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JSON Kubernetes
一篇文章讲明白k8s网络插件flannel模式剖析:vxlan、host
一篇文章讲明白k8s网络插件flannel模式剖析:vxlan、host
|
25天前
|
存储 安全 测试技术
网络奇谭:虚拟机中的共享、桥接与Host-Only模式解析
网络奇谭:虚拟机中的共享、桥接与Host-Only模式解析
29 0
|
5天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Java
从云原生视角看 AI 原生应用架构的实践
本文核心观点: • 基于大模型的 AI 原生应用将越来越多,容器和微服务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将加速渗透传统业务。 • API 是 AI 原生应用的一等公民,并引入了更多流量,催生企业新的生命力和想象空间。 • AI 原生应用对网关的需求超越了传统的路由和负载均衡功能,承载了更大的 AI 工程化使命。 • AI Infra 的一致性架构至关重要,API 网关、消息队列、可观测是 AI Infra 的重要组成。
|
1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API
云原生架构的演进与未来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演进历程,以及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云原生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容器化、微服务、自动化管理和声明式API,并结合最新的行业报告和案例研究,揭示云原生如何推动现代软件开发和运维的变革。文章还将预测云原生技术的未来趋势,为读者提供对云原生架构深层次理解的同时,展望其带来的潜在机遇与挑战。
8 1
|
5天前
|
Kubernetes 监控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实践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云计算的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弹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云原生技术实现微服务的治理与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我们将从微服务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治理的关键策略,并分享实践经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微服务治理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