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二叉树(下)

简介: 数据结构之二叉树

🎈四.二叉树的相关操作


1.前序遍历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亦称先序遍历)——访问根结点--->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

//前序遍历publicvoidpreOrder(TreeNoderoot) {
if (root==null) {
return;
        }
System.out.print(root.val+" ");
preOrder(root.left);
preOrder(root.right);
    }

2.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节点--->根的右子树。

//中序遍历publicvoidinOrder(TreeNoderoot) {
if (root==null) {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inOrder(root.right);
    }

3.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根的左子树--->根的右子树--->根节点。

//后序遍历publicvoidpostOrder(TreeNoderoot) {
if (root==null) {
return;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4.获取书中节点的个数

// 获取树中节点的个数publicintsize(TreeNoderoot) {
if (root==null) {
return0;
        }
intleftSize=size(root.left);
intrightSize=size(root.right);
returnleftSize+rightSize+1;//个数=左树的节点树+右树的节点树+1    }

5.获取叶子节点数

// 获取叶子节点的个数publicintgetLeafNodeCount(TreeNoderoot) {
if (root==null) {
return0;
        }
if (root.left==null&&root.right==null) {
return1;//如果左右两边都为空,那么一定是叶子节点        }
intleftSize=getLeafNodeCount(root.left);
intrightSize=getLeafNodeCount(root.right);
returnleftSize+rightSize;
    }

6.获取第k层的节点数\

// 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publicintgetKLevelNodeCount(TreeNoderoot, intk) {
if (root==null) {
return0;
        }
if (k==1) {
return1;
        }
intleftSize=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 k-1);
intrightSize=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 k-1);
returnleftSize+rightSize;
    }

7.获取二叉树的高度

// 获取二叉树的高度publicintgetHeight(TreeNoderoot) {
if (root==null) {
return0;
        }
intleftHeight=getHeight(root.left);
intrightHeight=getHeight(root.right);
returnleftHeight>rightHeight?leftHeight+1 : rightHeight+1;
    }

8.查找value值是否存在树中

// 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publicTreeNodefind(TreeNoderoot, intval) {
if (root==null) {
returnnull;
        }
if (val==root.val) {
returnroot;
        }
TreeNodeleftTree=find(root.left, val);
if (leftTree!=null) {
returnleftTree;
        }
TreeNoderightTree=find(root.right, val);
if (rightTree!=null) {
returnrightTree;
        }
returnnull;
    }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算法和应用中。本文介绍了树的基本概念、常见类型(如二叉树、满二叉树、完全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等)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通过递归方法实现了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运行结果。掌握树结构有助于提高编程能力,优化算法设计。
250 10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二叉树
|
10月前
|
Java C++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基本运算(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关任务: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相关知识 创建二叉树 销毁二叉树 查找结点 求二叉树的高度 输出二叉树 //二叉树节点结构体定义 structTreeNode{ intval; TreeNode*left; TreeNode*right; TreeNode(intx):val(x),left(NULL),right(NULL){} }; 创建二叉树 //创建二叉树函数(简单示例,手动构建) TreeNode*create
263 12
|
10月前
|
C++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性质(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根据二叉树的括号表示串创建二叉树,并计算其结点个数、叶子结点个数、某结点的层次和二叉树的宽度。主要内容包括: 1. **定义二叉树节点结构体**:定义了包含节点值、左子节点指针和右子节点指针的结构体。 2. **实现构建二叉树的函数**:通过解析括号表示串,递归地构建二叉树的各个节点及其子树。 3. **使用示例**:展示了如何调用 `buildTree` 函数构建二叉树并进行简单验证。 4. **计算二叉树属性**: - 计算二叉树节点个数。 - 计算二叉树叶子节点个数。 - 计算某节点的层次。 - 计算二叉树的宽度。 最后,提供了测试说明及通关代
187 10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380 3
|
11月前
|
数据库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比较补充
二叉搜索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特点的比较
数据结构中二叉树,哈希表,顺序表,链表的比较补充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实验基础
本实验旨在掌握二叉树的基本特性和遍历算法,包括先序、中序、后序的递归与非递归遍历方法。通过编程实践,加深对二叉树结构的理解,学习如何计算二叉树的深度、叶子节点数等属性。实验内容涉及创建二叉树、实现各种遍历算法及求解特定节点数量。
296 4
|
C语言
【数据结构】二叉树(c语言)(附源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链式结构实现二叉树的基本功能,包括前序、中序、后序和层序遍历,统计节点个数和树的高度,查找节点,判断是否为完全二叉树,以及销毁二叉树。通过手动创建一棵二叉树,详细讲解了每个功能的实现方法和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递归和数据结构的应用。
845 8
|
存储 算法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二一:多路查找树、二叉树与B树、2-3树、B+树、B*树。(本章为了解基本知识即可,不做代码学习)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多路查找树的基本概念,包括二叉树的局限性、多叉树的优化、B树及其变体(如2-3树、B+树、B*树)的特点和应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这些数据结构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效率。
165 0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二一:多路查找树、二叉树与B树、2-3树、B+树、B*树。(本章为了解基本知识即可,不做代码学习)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七:顺序储存二叉树、线索化二叉树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顺序存储二叉树和线索化二叉树的概念、特点、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281 0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七:顺序储存二叉树、线索化二叉树
|
Java
【用Java学习数据结构系列】震惊,二叉树原来是要这么学习的(二)
【用Java学习数据结构系列】震惊,二叉树原来是要这么学习的(二)
124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