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STM32 内存分配详解

简介: 内存分配

1、KEIL 编译后数据

code
RO-data
RW-data
ZI-data
flash 实际存储数据
2、内存段

bss 段、data段、text段、堆(heap)和栈(stack)。

2.1、bss 段

bss 段(bss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

bss 是英文Block Started by Symbol的简称;

bss 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2.2、data 段

数据段(data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

数据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

2.3、text 段

代码段(code segment/text segment)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执行代码的一块内存区域;

这部分区域的大小在程序运行前就已经确定,并且内存区域通常属于只读(某些架构也允许代码段为可写,即允许修改程序);

在代码段中,也有可能包含一些只读的常数变量,例如字符串常量等。

2.4、堆(heap)

堆是用于存放进程运行中被动态分配的内存段,它的大小并不固定,可动态扩张或缩减;

当进程调用malloc等函数分配内存时,新分配的内存就被动态添加到堆上(堆被扩张);

当利用free等函数释放内存时,被释放的内存从堆中被剔除(堆被缩减)。

2.5、栈(stack)

栈又称堆栈,是用户存放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

也就是说我们函数括弧“{}”中定义的变量(但不包括static声明的变量,static意味着在数据段中存放变量);

除此以外,在函数被调用时,其参数也会被压入发起调用的进程栈中,并且待到调用结束后,函数的返回值也会被存放回栈中;

由于栈的先进先出(FIFO)特点,所以栈特别方便用来保存/恢复调用现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堆栈看成一个寄存、交换临时数据的内存区。

2.6、一个程序本质上都是由 bss 段、data 段、text 段三个组成

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也非常重要,牵涉到嵌入式系统运行时的内存大小分配,存储单元占用空间大小的问题。

在采用段式内存管理的架构中(比如intel的80x86系统),bss 段通常是指用来存放程序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的一块内存区域。

一般在初始化时 bss 段部分将会清零,bss 段属于静态内存分配,即程序一开始就将其清零了。

比如,在C语言之类的程序编译完成之后,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保存在.data 段中,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保存在.bss 段中。

text和data段都在可执行文件中(在嵌入式系统里一般是固化在镜像文件中),由系统从可执行文件中加载,而bss段不在可执行文件中,由系统初始化。

2.6、示例

两个小程序如下:

程序1:

int ar[30000];
void main()
{

......

}
程序2:

int ar[300000] = {1, 2, 3, 4, 5, 6 };
void main()
{

......

}
发现程序2编译之后所得的.exe文件比程序1的要大得多。

编译并使用了/FAs编译选项来查看了一下其各自的.asm。

程序1.asm中ar的定义如下:

_BSS SEGMENT

 ?ar@@3PAHA DD 0493e0H DUP (?)  ; ar

_BSS ENDS
而在程序2.asm中,ar被定义为:

_DATA SEGMENT

 ?ar@@3PAHA DD 01H  ; ar
            DD 02H
            DD 03H
            ORG $+1199988

_DATA ENDS
区别很明显,一个位于.bss段,而另一个位于.data段,两者的区别在于:

全局的未初始化变量存在于.bss段中,具体体现为一个占位符;

全局的已初始化变量存于.data段中;

而函数内的自动变量都在栈上分配空间;

.bss 是不占用.exe文件空间的,其内容由操作系统初始化(清零);

.data 却需要占用,其内容由程序初始化,因此造成了上述情况。

bss 段(未手动初始化的数据)并不给该段的数据分配空间,只是记录数据所需空间的大小;

bss 段的大小从可执行文件中得到 ,然后链接器得到这个大小的内存块,紧跟在数据段后面。

data 段(已手动初始化的数据)则为数据分配空间,数据保存在目标文件中;

data 段包含经过初始化的全局变量以及它们的值,当这个内存区进入程序的地址空间后全部清零。

包含 data 段和 bss 段的整个区段此时通常称为数据区。

3、内存管理

STM32 的存储器结构中 Flash,SRAM 寄存器和输入输出端口被组织在同一个 4GB 的线性地址空间内。

可访问的存储器空间被分成8个主要块,每个块为512MB。

FLASH存储下载的程序,SRAM是存储运行程序中的数据。

所以,只要不外扩存储器,写完的程序中的所有东西也就会出现在这两个存储器中。

20190314085025251.png

3.1、STM32 中的堆栈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集成CPU、RAM、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CPU中包括了各种总线电路,计算电路,逻辑电路,还有各种寄存器。

Stm32 有通用寄存器 R0‐ R15 以及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其中包括了堆栈指针寄存器。

当stm32正常运行程序的时候,来了一个中断,CPU就需要将寄存器中的值压栈到RAM里,然后将数据所在的地址存放在堆栈寄存器中。

等中断处理完成退出时,再将数据出栈到之前的寄存器中,这个在C语言里是自动完成的。

3.2、编程中的堆栈

在编程中很多时候会提到堆栈这个东西,准确的说这个就是RAM中的一个区域。

我们先来了解几个说明:

1) 程序中的所有内容最终只会出现在flash,ram里(不外扩);

2) 段的划分,是将类似数据种类存储在一个区域里,方便管理,但正如上面所说,不管什么段的数据,都是最终在flash和ram里面。

C 语言上分为栈、堆、bss、data、code段。

MDK 下分为:Code、RO-data、RW-data、ZI-data 这几个段;

Code是存储程序代码的;

​RO-data是存储const常量和指令;

​RW-data是存储初始化值不为0的全局变量;

​ZI-data是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或初始化值为0的全局变量;

Flash=Code + RO Data + RW Data;

RAM= RW-data+ZI-data;

这个是 MDK 编译之后能够得到的每个段的大小,也就能得到占用相应的FLASH和RAM的大小,但是还有两个数据段也会占用RAM,但是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会占用,那就是堆和栈。

在stm32的启动文件.s文件里面,就有堆栈的设置,其实这个堆栈的内存占用就是在上面RAM分配给RW-data+ZI-data之后的地址开始分配的。

堆:

是编译器调用动态内存分配的内存区域;

栈:

是程序运行的时候局部变量的地方,所以局部变量用数组太大了都有可能造成栈溢出。

堆栈的大小在编译器编译之后是不知道的,只有运行的时候才知道,所以需要注意一点,就是别造成堆栈溢出了,会出现 hardfault 问题。

3.3、OS中的堆栈及其内存管理

两种获得内存情况:

1)用庞大的全局变量数组来圈住一块内存,然后将这个内存拿来进行内存管理和分配。

这种情况下,堆栈占用的内存就是上面说的;

如果没有初始化数组,或者数组的初始化值为0,堆栈就是占用的RAM的ZI-data部分;

如果数组初始化值不为0,堆栈就占用的RAM的RW-data部分。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容易从逻辑上知道数据的来由和去向。

2)​就是把编译器没有用掉的RAM部分拿来做内存分配,也就是除掉RW-data+ZI-data+编译器堆+编译器栈后剩下的RAM内存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内存管理和分配。

这样的情况下就只需要知道内存剩下部分的首地址和内存的尾地址,然后要用多少内存,就用首地址开始挖,做一个链表,把内存获取和释放相关信息链接起来,就能及时的对内存进行管理了。

内存管理的算法多种多样,不详说,这样的情况下:OS的内存分配和自身局部变量或者全局变量不冲突,之前我就在这上面纠结了很久,以为函数里面的变量也是从系统的动态内存中得来的。

这种方式感觉更加能够明白自己地址的开始和结束。

卫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受邀专栏作家,CSDN 嵌入式领域新星创作者、资深技术博主。2020 年 8 月开始写产品相关内容,截至目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单渠道阅读 56 万+,鸟哥笔记单渠道阅读200 万+,CSDN 单渠道阅读 210 万+,51CTO单渠道阅读 180 万+。

卫朋入围2021/2022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年度作者,光环国际学习社区首批原创者、知识合作伙伴,商业新知 2021 年度产品十佳创作者,腾讯调研云2022年达人榜第三名。

文章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CSDN、华为云、运营派、产品壹佰、鸟哥笔记、光环国际、商业新知、腾讯调研云等头部垂直类媒体转载。文章见仁见智,各位看官可策略性选择对于自己有用的部分。

相关文章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STM32-内存五区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 * 堆区(heap) — **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 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 文字常量区 —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 程序代码区 — **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168 0
STM32-内存五区
|
内存技术
STM32内存管理
* 根据需要分配內存和回收内存 通常在一块较大且连续的内存空间上进行分配和回收 * 动态内存管理解决的问题 内存资源稀缺,通过内存复用增加任务的并发性 * 动态内存管理的本质 时间换空间,通过动态分配和回收“扩大”物理内存
210 0
STM32内存管理
|
存储 算法 芯片
STM32寄存器版的基础知识—内存映射
STM32F429 采用的是 Cortex-M4 内核,内核即 CPU,由 ARM公司设计。ARM 公司并不生产芯片,而是出售其芯片技术授权。芯片生产厂商(SOC)如 ST、TI、Freescale,负责在内核之外设计部件并生产整个芯片,这些内核之外的部件被称为核外外设或片上外设。如 GPIO、USART(串口)、I2C、SPI等都叫做片上外设。
402 0
STM32寄存器版的基础知识—内存映射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STM32的内存管理相关(内存架构,内存管理,map文件分析)
STM32 的内存架构,内存管理以及 map 文件分析
360 0
STM32的内存管理相关(内存架构,内存管理,map文件分析)
STM32/GD32上内存堆栈溢出探测研究
无数次遭受堆栈溢出折磨,随着系统变得复杂,故障点越来越难以查找!主要溢出情况如下:1,一般RAM最后两块空间是堆Heap和栈Stack,堆从下往上用,栈从上往下用,任意一个用完,都会进入对方的空间2,如果栈用完,进入堆的空间,这个时候系统是不会有任何异常的,也就是说,栈底没有什么意义。
1072 0
|
4月前
|
物联网 数据管理 Apache
拥抱IoT浪潮,Apache IoTDB如何成为你的智能数据守护者?解锁物联网新纪元的数据管理秘籍!
【8月更文挑战第22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量激增对数据库提出新挑战。Apache IoTDB凭借其面向时间序列数据的设计,在IoT领域脱颖而出。相较于传统数据库,IoTDB采用树形数据模型高效管理实时数据,具备轻量级结构与高并发能力,并集成Hadoop/Spark支持复杂分析。在智能城市等场景下,IoTDB能处理如交通流量等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IoTDB还提供InfluxDB协议适配器简化迁移过程,并支持细致的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综上所述,IoTDB在IoT数据管理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与竞争力。
111 1
|
22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网络安全
智能设备的安全隐患:物联网(IoT)安全指南
智能设备的安全隐患:物联网(IoT)安全指南
62 12
|
20天前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物联网(IoT):定义、影响与未来
物联网(IoT):定义、影响与未来
47 3
|
29天前
|
存储 JSON 运维
智能物联网平台:Azure IoT Hub在设备管理中的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Azure IoT Hub成为企业管理和连接数百万台设备的强大平台。本文介绍Azure IoT Hub的设备管理功能,包括设备注册、设备孪生、直接方法和监控诊断,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其应用。
4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