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户思维
以用户的角度去开发,用户不会管你做了什么,用户只会关心她自己用到了什么。用户也不会管你做的功能有多厉害,用的框架会有多先进,用户只会以自己的角度,结合场景去直观的体会显现的功能。比如,在一个网站,顶部放置一个关乎用户身体的天气预报、PM2.5在100以上会标红,甚至会文字提示:今天空气污染严重,建议减少出行!这样一搞,用户觉得很贴心,这个功能就做到了用户的心里。所以说,你的世界和你搞了什么,用户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本身利益,或健康、或情感、或金钱。
乔布斯曾经反复向苹果员工强调以下几点:
1. 一定不要浪费用户的时间。例如,巨慢无比的启动程序让用户一次次地在超过50个内容的下拉框里选择,要学会珍惜用户的时间,减少用户鼠标移动的距离和点击的次数,减少用户眼球转动满屏寻找的次数。
2. 不要想当然,不要打扰和强迫用户,更不要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
3. 不要以为给用户提供越多的东西就越好,相反,重点多了就等于没有重点,有时候需要做减法。
4. 主动尝试去接触你的用户,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特征和行为习惯。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应该模拟用户使用场景,能让用户从这个产品、功能点去获得一种需求的满足,不能是做出产品让用户使用,而应该是用户需要这个产品,所以才开发这个产品。
社会上太多的客户群体,一定要做好自身的定位,人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喜欢,要定位好客户群体,比如小米的定位就是发烧友,为发烧而生,小米能支持发烧友进行各种刷机和个性化配置。
想象一个这样场景:一个发烧友,在妹子面前炫耀自己的个性手机,并因为自身全程参与甚至设计了这个个性化设置的过程,能够讲的头头是道,引来妹子崇拜的眼神及一声声惊叹,极大的满足了发烧友的荣耀感和成就感,这个发烧友肯定会支持给他带来成就感的小米。小米专注于满足发烧友这一个用户群,偶尔营销上再打打温情牌,就得到了发烧友的支持。
从营销角度来说的例子,我并没有仔细去思考,归根结底,就是体现用户的参与感,成为用户的朋友,建立与用户交流的论坛。这个不感兴趣,并不做深入研究。
2、屌丝思维
咱这样的草根用户才是互联网的主力军,屌丝太多。。。成功的大佬们,时刻不忘往自己身上贴一个“屌丝”的标志,就是为了能与我们拥有统一的标签,增强我们的认同感。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平民草根模式,才是当前互联网主力军-屌丝最认同的,大佬们都明白:”得屌丝者得天下“。
我发现,听书并没有读书看的快,但是眼睛会累。。。
因为以下接触的知识就属于营销了,就大致翻了翻,没有往下细听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