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入门python基础开发(2)

简介: 一篇文章带你入门python基础开发(2)

5. 运算符

5.1 算数运算符

下面以a=10 ,b=20为例进行计算

  • 注意:混合运算时,优先级顺序为: ** 高于 * / % // 高于 + - ,为了避免歧义,建议使用 () 来处理运
  • 算符优先级。 并且,不同类型的数字在进行混合运算时,整数将会转换成浮点数进行运算。

  • 如果是两个字符串做加法运算,会直接把这两个字符串拼接成一个字符串。

  • 如果是数字和字符串做加法运算,会直接报错。

  • 如果是数字和字符串做乘法运算,会将这个字符串重复多次。

5.2 赋值运算符

5.3 复合赋值运算符

5.4 比较运算符

5.5 逻辑运算符

6. 输入输出

6.1 输出

  • 普通输出
    python中变量的输出
printf('hello world')
  • 格式化输出

6.2 输入

在Python中,获取键盘输入的数据的方法是采用 input 函数(至于什么是函数,咱们以后的章节中讲解),那么这个 input 怎么用呢?

看如下示例:

password = input("请输入密码:")
print('您刚刚输入的密码是:%s' % password)

注意:

  • input()的小括号中放入的是提示信息,用来在获取数据之前给用户的一个简单提示
  • input()在从键盘获取了数据以后,会存放到等号右边的变量中
  • input()会把用户输入的任何值都作为字符串来对待

7. 流程控制语句

7.1 if判断语句

  • if语句是用来进行判断的,其使用格式如下:
if 要判断的条件:
条件成立时,要做的事情
  • demo1:
age = 30
if age >= 18:
print("我已经成年了")
  • 运行结果:
我已经成年了
  • demo2:
age = 16
if age >= 18:
print("我已经成年了")

小总结:

  • 以上 2 个demo仅仅是age变量的值不一样,导致结果却不同;能够看得出if判断语句的作用:就是当满足一定
  • 条件时才会执行代码块语句,否则就不执行代码块语句。
  • 注意:代码的缩进为一个tab键,或者 4 个空格

7.2 if else

  • 想一想:在使用if的时候,它只能做到满足条件时要做的事情。那万一需要在不满足条件的时候,做某些事,该怎么办呢?
  • 答:使用 if-else
  • if-else的使用格式
if 条件:
满足条件时的操作
else:
不满足条件时的操作
  • demo1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我可以去红浪漫了")
else:
print("未成年,不允许去")
  • 结果 1 :大于等于 18 的情况
  • 结果 2 :小于 18 的情况

7.3 elif

if 条件:
满足条件时的操作
else:
不满足条件时的操作
  • 想一想:
  • 如果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条件A满足时做事情 1 ;当条件A不满足、条件B满足时做事情 2 ;当条件B不满 足、条件C满足时做事情 3 ,那该怎么实现呢?
  • 答: elif

elif的功能

  • elif的使用格式如下:
if xxx1:
事情1
elif xxx2:
事情2
elif xxx3:
事情3

说明:

  • 当xxx1满足时,执行事情 1 ,然后整个if结束
  • 当xxx1不满足时,那么判断xxx2,如果xxx2满足,则执行事情 2 ,然后整个if结束
  • 当xxx1不满足时,xxx2也不满足,如果xxx3满足,则执行事情 3 ,然后整个if结束
  • demo:
score = 77
if score>=90:
print('本次考试,等级为A')
elif score>=80:
print('本次考试,等级为B')
elif score>=70:
print('本次考试,等级为C')
elif score>=60:
print('本次考试,等级为D')
elif score<60:
print('本次考试,等级为E')

7.4 for

  • 在Python中 for循环可以遍历任何序列的项目,如一个列表或者一个字符串等。

for循环的格式

for 临时变量 in 列表或者字符串等可迭代对象:
循环满足条件时执行的代码

for循环的使用

  • 遍历字符串:
for s in "hello":
print(s)
  • 输出结果:
h
    e
    l
    l
    o
  • 打印数字
for i in range(5):
print(i)
  • 输出结果:
  • 0
  • 1
  • 2
  • 3
  • 4

7.5 range

  • range 可以生成数字供 for 循环遍历,它可以传递三个参数,分别表示 起始、结束和步长。
>>> range(2, 10, 3)
[2, 5, 8]
>>> for x in range(2, 10, 3):
... print(x)
...
2
5
8

8. 数据类型高级

8.1 字符串高级

字符串的常见操作包括:

获取长度:len len函数可以获取字符串的长度。


查找内容:find 查找指定内容在字符串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就返回该内容在字符串中第一次出现的开始位置索引值,如果不存在,则返回-1.


判断:startswith,endswith 判断字符串是不是以谁谁谁开头/结尾


计算出现次数:count 返回 str在start和end之间 在 mystr里面出现的次数


替换内容:replace 替换字符串中指定的内容,如果指定次数count,则替换不会超过count次。


切割字符串:split 通过参数的内容切割字符串


修改大小写:upper,lower 将字符串中的大小写互换


空格处理:strip 去空格


字符串拼接:join 字符串拼接

8.2 列表高级

列表的增删改查

  • 添加元素添加元素有一下几个方法:
  • append 在末尾添加元素
  • insert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 extend 合并两个列表
  • append
    append会把新元素添加到列表末尾
#定义变量A,默认有3个元素
A = ['xiaoWang','xiaoZhang','xiaoHua']
print("‐‐‐‐‐添加之前,列表A的数据‐‐‐‐‐A=%s" % A)
#提示、并添加元素
temp = input('请输入要添加的学生姓名:')
A.append(temp)
print("‐‐‐‐‐添加之后,列表A的数据‐‐‐‐‐A=%s" % A)
  • insert
    insert(index, object) 在指定位置index前插入元素object
strs = ['a','b','m','s']
strs.insert(3,'h')
print(strs) # ['a', 'b', 'm', 'h', 's']
  • extend
    通过extend可以将另一个列表中的元素逐一添加到列表中
a = ['a','b','c']
b = ['d','e','f']
a.extend(b)
print(a) # ['a', 'b', 'c', 'd', 'e', 'f'] 将 b 添加到 a 里
print(b) # ['d','e','f'] b的内容不变
  • 修改元素
    我们是通过指定下标来访问列表元素,因此修改元素的时候,为指定的列表下标赋值即可。
定义变量A,默认有3个元素
A = ['xiaoWang','xiaoZhang','xiaoHua']
print("‐‐‐‐‐修改之前,列表A的数据‐‐‐‐‐A=%s" % A)
#修改元素
A[1] = 'xiaoLu'
print("‐‐‐‐‐修改之后,列表A的数据‐‐‐‐‐A=%s" % A)
  • 查找元素
  • 所谓的查找,就是看看指定的元素是否存在,主要包含一下几个方法:
  • in 和 not in

python中查找的常用方法为:

  • in(存在),如果存在那么结果为true,否则为false
  • not in(不存在),如果不存在那么结果为true,否则false
#待查找的列表
nameList = ['xiaoWang','xiaoZhang','xiaoHua']
#获取用户要查找的名字
findName = input('请输入要查找的姓名:')
#查找是否存在
if findName in nameList:
print('在列表中找到了相同的名字')
else:
print('没有找到')

说明:

  • in的方法只要会用了,那么not in也是同样的用法,只不过not in判断的是不存在
  • 删除元素
  • 类比现实生活中,如果某位同学调班了,那么就应该把这个条走后的学生的姓名删除掉;在开发中经常会用到删除这种功能。

列表元素的常用删除方法有:

  • del:根据下标进行删除
  • pop: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 remove:根据元素的值进行删除
    del
movieName = ['加勒比海盗','骇客帝国','第一滴血','指环王','霍比特人','速度与激情']
print('‐‐‐‐‐‐删除之前‐‐‐‐‐‐movieName=%s' % movieName)
del movieName[2]
print('‐‐‐‐‐‐删除之后‐‐‐‐‐‐movieName=%s' % movieName)
  • pop
movieName = ['加勒比海盗','骇客帝国','第一滴血','指环王','霍比特人','速度与激情']
print('‐‐‐‐‐‐删除之前‐‐‐‐‐‐movieName=%s' % movieName)
movieName.pop()
print('‐‐‐‐‐‐删除之后‐‐‐‐‐‐movieName=%s' % movieName)
  • remove
movieName = ['加勒比海盗','骇客帝国','第一滴血','指环王','霍比特人','速度与激情']
print('‐‐‐‐‐‐删除之前‐‐‐‐‐‐movieName=%s' % movieName)
movieName.remove('指环王')
print('‐‐‐‐‐‐删除之后‐‐‐‐‐‐movieName=%s' % movieName)

8.3 元组高级

  • Python的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元组使用小括号,列表使用方括号。
  • 访问元组

  • 修改元组

  • python中不允许修改元组的数据,包括不能删除其中的元素。
  • 定义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需要在唯一的元素后写一个逗号
>>> a = (11)
>>> a
11
>>> type(a)
int
>>> a = (11,) # 只有一个元素的元组,必须要在元素后写一个逗号
>>> a
(11,)
>>> type(a)
tuple

8.4 切片

  • 切片是指对操作的对象截取其中一部分的操作。字符串、列表、元组都支持切片操作。
  • 切片的语法:[起始:结束:步长],也可以简化使用 [起始:结束]
  • 注意:选取的区间从"起始"位开始,到"结束"位的前一位结束(不包含结束位本身),步长表示选取间隔。
# 索引是通过下标取某一个元素
# 切片是通过下标去某一段元素
s = 'Hello World!'
print(s)
print(s[4]) # o 字符串里的第4个元素
print(s[3:7]) # lo W 包含下标 3,不含下标 7
print(s[1:]) # ello World! 从下标为1开始,取出 后面所有的元素(没有结束位)
print(s[:4]) # Hell 从起始位置开始,取到 下标为4的前一个元素(不包括结束位本身)
print(s[1:5:2]) # el 从下标为1开始,取到下标为5的前一个元素,步长为2(不包括结束位本身)

8.5 字典高级

  • 查看元素
    除了使用key查找数据,还可以使用get来获取数据
info = {'name':'班长','age':18}
print(info['age']) # 获取年龄
# print(info['sex']) # 获取不存在的key,会发生异常
print(info.get('sex')) # 获取不存在的key,获取到空的内容,不会出现异常
print(info.get('sex', '男')) # 获取不存在的key, 可以提供一个默认值。
  • 修改元素
    字典的每个元素中的数据是可以修改的,只要通过key找到,即可修改
info = {'name':'班长', 'id':100}
print('修改之前的字典为 %s:' % info)
info['id'] = 200 # 为已存在的键赋值就是修改
print('修改之后的字典为 %s:' % info)

结果:

修改之前的字典为 {'name': '班长', 'id': 100}
修改之后的字典为 {'name': '班长', 'id': 200}
  • 添加元素
    如果在使用 变量名[‘键’] = 数据 时,这个“键”在字典中,不存在,那么就会新增这个元素
  • demo:添加新的元素
info = {'name':'班长'}
print('添加之前的字典为:%s' % info)
info['id'] = 100 # 为不存在的键赋值就是添加元素
print('添加之后的字典为:%s' % info)
  • 结果:
    添加之前的字典为:{‘name’: ‘班长’}
    添加之后的字典为:{‘name’: ‘班长’, ‘id’: 100}
  • 删除元素
    对字典进行删除操作,有一下几种:
  • del
  • clear()
    demo:del删除指定的元素
info = {'name':'班长', 'id':100}
print('删除前,%s' % info)
del info['name'] # del 可以通过键删除字典里的指定元素
print('删除后,%s' % info)
  • 结果

删除前,{‘name’: ‘班长’, ‘id’: 100}

删除后,{‘id’: 100}

  • del删除整个字典
info = {'name':'monitor', 'id':100}
print('删除前,%s'%info)
del info # del 也可以直接删除变量
print('删除后,%s'%info)

结果

删除前,{‘name’: ‘monitor’, ‘id’: 100}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NameError: name ‘info’ is not defined


clear清空整个字典

info = {'name':'monitor', 'id':100}
print('清空前,%s'%info)
info.clear()
print('清空后,%s'%info)
  • 结果
  • 字典的遍历

目录
相关文章
|
1天前
|
缓存 算法 数据处理
Python入门:9.递归函数和高阶函数
在 Python 编程中,函数是核心组成部分之一。递归函数和高阶函数是 Python 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递归函数帮助我们以更直观的方式处理重复性问题,而高阶函数通过函数作为参数或返回值,为代码增添了极大的灵活性和优雅性。无论是实现复杂的算法还是处理数据流,这些工具都在开发者的工具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从概念入手,逐步带你掌握递归函数、匿名函数(lambda)以及高阶函数的核心要领和应用技巧。
Python入门:9.递归函数和高阶函数
|
1天前
|
开发者 Python
Python入门:8.Python中的函数
### 引言 在编写程序时,函数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们可以将代码逻辑模块化,减少重复代码的编写,并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开发者,深入理解函数的使用和设计都是编写高质量代码的基础。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讲解 Python 中的函数及其高级特性。
Python入门:8.Python中的函数
|
1天前
|
存储 SQL 索引
Python入门:7.Pythond的内置容器
Python 提供了强大的内置容器(container)类型,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容器是 Python 数据结构的核心部分,理解它们对于写出高效、可读的代码至关重要。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详细介绍 Python 的五种主要内置容器:字符串(str)、列表(list)、元组(tuple)、字典(dict)和集合(set)。
Python入门:7.Pythond的内置容器
|
1天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入门:6.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序列
在 Python 中,**序列**是一种有序的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数据存储、操作和处理。序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支持通过**索引**访问数据。常见的序列类型包括字符串(`str`)、列表(`list`)和元组(`tuple`)。这些序列各有特点,既可以存储简单的字符,也可以存储复杂的对象。 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 Python 中的序列操作,本文将围绕**字符串**、**列表**和**元组**这三种序列类型,详细介绍其定义、常用方法和具体示例。
Python入门:6.深入解析Python中的序列
|
1天前
|
知识图谱 Python
Python入门:4.Python中的运算符
Python是一间强大而且便捷的编程语言,支持多种类型的运算符。在Python中,运算符被分为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复合赋值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等。本文将从基础到进阶进行分析,并通过一个综合案例展示其实际应用。
|
1天前
|
程序员 UED Python
Python入门:3.Python的输入和输出格式化
在 Python 编程中,输入与输出是程序与用户交互的核心部分。而输出格式化更是对程序表达能力的极大增强,可以让结果以清晰、美观且易读的方式呈现给用户。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的输入与输出操作,特别是如何使用格式化方法来提升代码质量和可读性。
Python入门:3.Python的输入和输出格式化
|
1天前
|
存储 Linux iOS开发
Python入门:2.注释与变量的全面解析
在学习Python编程的过程中,注释和变量是必须掌握的两个基础概念。注释帮助我们理解代码的意图,而变量则是用于存储和操作数据的核心工具。熟练掌握这两者,不仅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还能为后续学习复杂编程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Python入门:2.注释与变量的全面解析
|
4月前
|
Python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第一战:安装python
【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第一战:安装python
79 0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Mac上学Python 6」入门篇6 - 安装与使用Anaconda
本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Mac系统上安装和配置Anaconda,如何创建虚拟环境,并学习如何使用 `pip` 和 `conda` 管理Python包,直到成功运行第一个Python程序。通过本篇,您将学会如何高效地使用Anaconda创建和管理虚拟环境,并使用Python开发。
156 4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Mac上学Python 6」入门篇6 - 安装与使用Anaconda
|
4月前
|
IDE 开发工具 iOS开发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Mac上学Python 3」入门篇3 - 安装Python与开发环境配置
本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Mac系统上安装Python,并配置Python开发环境。内容涵盖Python的安装、pip包管理工具的配置与国内镜像源替换、安装与配置PyCharm开发工具,以及通过PyCharm编写并运行第一个Python程序。通过本篇的学习,用户将完成Python开发环境的搭建,为后续的Python编程工作打下基础。
415 2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Mac上学Python 3」入门篇3 - 安装Python与开发环境配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