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持久化机制:AOF日志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说到关系型数据库,最常想到的就是MySQL、oracle了;说到非关系型数据库,最常想到的就是redis、MongoDB了。而Redis因其速度快的优势,广泛应用在各种缓存场景中。但redis数据是存储在内存中,所以数据的持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Redis有两大持久化机制,分别是 AOF日志 和 RDB快照,今天就先来说说AOF日志的重要知识吧。

前言

说到关系型数据库,最常想到的就是MySQL、oracle了;说到非关系型数据库,最常想到的就是redis、MongoDB了。而Redis因其速度快的优势,广泛应用在各种缓存场景中。

但redis数据是存储在内存中,所以数据的持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Redis有两大持久化机制,分别是 AOF日志RDB快照,今天就先来说说AOF日志的重要知识吧。

AOF写入规则

简单来说,AOF写入规则就是:

  1. redis执行命令
  2. 执行成功后,将命令记录到日志中(注意,是将命令记录起来)

注意,命令成功后才会记录命令,这样就可以避免记录大量错误命令到日志中了。

AOF存在2个潜在风险:

  • 丢失数据,比如刚执行完一个命令,AOF日志还没记录就宕机了,此时会丢失这个命令日志。
  • 会阻塞Redis主线程:AOF不会阻塞当前的操作,但是可能会给下一操作带来阻塞的风险,因为AOF日志也是在Redis的主线程中完成的。

AOF的3种写回策略

为了解决丢失数据的风险,AOF有提供了3种写回策略,分别是:

  • Always 同步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成,立刻同步地将日志写回磁盘;
  • Everysec 每秒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后,日志先写到内存缓冲区,每1秒将缓冲区的内容写入磁盘;
  • No 操作系统控制的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后,把日志写到AOF文件的内存缓冲区,写入时机由操作系统决定。

每种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总结就是:

策略 优点 缺点
Always 数据基本不丢失 每个命令执行后都得同步,性能影响大
Everysec 性能适中 宕机会丢失1秒内的数据
No 性能最好 宕机会丢失较多数据

根据每种策略的优缺点,我们结合项目的要求来选择策略。比如说我们的数据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高,就选择Always策略;如果想高性能,可靠性要求不是很高,就选择No策略;如果允许数据有少部分丢失,性能要求不能受太大影响,我们可选择Everysec策略。

当AOF记录的日志越来越多,日志文件也会随着增大,我们需要注意随之产生的性能问题。总结有3点:

  1. 系统会限制保存过大的文件;
  2. 文件太大,追加日志的话,效率会变低;
  3. 文件太大,如果发生宕机,恢复时间就会很慢。

Redis的设计者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就有了下面要讲的AOF重写机制。

AOF重写机制

重写机制说简单点,就是会对记录的多条命令加以判断,如果可合并,就对多条命令合并,这样就减少了文件大小。 举个例子来说:

重写前的命令:
$ hset nba curry 30
$ hset nba james 23
$ hdel nba james 23
$ hset nba kobe 24
复制代码

此时nba这个哈希列表中有的数据是:curry 30, kobe 24

经过AOF重写后的命令就会简化成:

$ hset nba curry 30
$ hset nba kobe 24
复制代码

AOF重写这个过程,不会阻塞主线程。因为这个过程是通过后台子进程bgrewriteaof去完成的。重写这个过程,总结来说就是一个拷贝,两处日志。

一个拷贝 意思就是当AOF重写时,主线程会fork出一个子进程bgrewriteaof。同时,fork会将主线程的内存拷贝一份给子进程,这样子进程就能访问到最新的数据,bgrewriteaof就将需要拷贝的数据记录到重写日志。

两处日志 指的是:1. 正在使用的AOF日志,redis会将它写到缓冲区;2.新的AOF重写日志,也会被写到重写日志的缓冲区,等到拷贝数据的重写完成后,再将新的重写日志也写到AOF文件中。

归纳一下,每次AOF重写时,Redis会拷贝一份内存用于重写。然后2处日志就是保证重写过程中,新产生的数据不会丢失。

AOF重写的触发条件

我们可通过2个配置项去控制AOF重写的触发:

  1. auto-aof-rewrite-min-size: 表示运行AOF重写时文件的最小大小,默认为64MB
  2.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当前AOF文件比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的增量大小,和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大小的比值。

当AOF文件大小同时超出2个配置项的值时,Redis就会触发AOF重写这个机制。

小结

Redis AOF日志,是Redis持久化机制的一种。当我们要选择此机制时,需要了解其写入规则及其重要参数,才能更好的配置好redis。

相关文章
|
2月前
|
NoSQL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持久化的两种方式
Redis持久化机制主要包括RDB和AOF两种方式。RDB通过生成数据快照进行持久化,支持手动或自动触发,具有加载速度快、文件紧凑等特点,但无法实时保存数据。AOF则记录每个操作命令,保障数据更安全,支持多种写入策略,并可通过重写机制优化文件大小。两者各有优劣,常结合使用以兼顾性能与数据安全。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Redis持久化深度解析:数据安全与性能的平衡艺术
Redis持久化解决内存数据易失问题,提供RDB快照与AOF日志两种机制。RDB恢复快、性能高,但可能丢数据;AOF安全性高,最多丢1秒数据,支持多种写回策略,适合不同场景。Redis 4.0+支持混合持久化,兼顾速度与安全。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方案,实现数据可靠与性能平衡。(238字)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NoSQL
流量洪峰应对术:Redis持久化策略与内存压测避坑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Redis持久化策略与内存优化技巧,涵盖RDB快照机制、AOF重写原理及混合持久化实践。通过实测数据揭示bgsave内存翻倍风险、Hash结构内存节省方案,并提供高并发场景下的主从复制冲突解决策略。结合压测工具链构建与故障恢复演练,总结出生产环境最佳实践清单。
176 9
|
9月前
|
存储 NoSQL 安全
Redis的两种持久化方式---RDB、AOF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详细讲解了Redis的两种主要持久化方式:RDB和AOF。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持久化方式,或者同时启用RDB和AOF,以达到最佳效果。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Redis的持久化机制,构建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862 79
|
7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阿里面试:Redis 为啥那么快?怎么实现的100W并发?说出了6大架构,面试官跪地: 纯内存 + 尖端结构 + 无锁架构 + EDA架构 + 异步日志 + 集群架构
阿里面试:Redis 为啥那么快?怎么实现的100W并发?说出了6大架构,面试官跪地: 纯内存 + 尖端结构 + 无锁架构 + EDA架构 + 异步日志 + 集群架构
阿里面试:Redis 为啥那么快?怎么实现的100W并发?说出了6大架构,面试官跪地: 纯内存 + 尖端结构 +  无锁架构 +  EDA架构  + 异步日志 + 集群架构
|
8月前
|
NoSQL Redis
Redis的数据持久化策略有哪些 ?
Redis 提供了两种方式,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到硬盘。 1. RDB 持久化(全量),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2. AOF持久化(增量),以日志的形式记录服务器所处理的每一个写、删除操作 RDB和AOF一起使用, 在Redis4.0版本支持混合持久化方式 ( 设置 aof-use-rdb-preamble yes )
|
11月前
|
存储 NoSQL Redis
Redis 持久化揭秘:选择 RDB、AOF 还是混合持久化?
Redis 是一个内存数据库,意味着它主要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从而能够提供极高的性能。然而,作为内存数据库,Redis 默认情况下的数据不会永久保存。为了确保数据在重启或故障后能够恢复,Redis 提供了几种 **持久化机制**。这些机制允许 Redis 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上,从而实现数据持久化。
632 22
Redis 持久化揭秘:选择 RDB、AOF 还是混合持久化?
|
10月前
|
存储 运维 NoSQL
【赵渝强老师】Redis的慢查询日志
Redis慢查询日志用于记录执行时间超过预设阈值的命令,帮助开发和运维人员定位性能问题。每条慢查询日志包含标识ID、发生时间戳、命令耗时及详细信息。配置参数包括`slowlog-max-len`(默认128)和`slowlog-log-slower-than`(默认10000微秒)。实战中可通过`slowlog get`获取日志、`slowlog len`查看长度、`slowlog reset`重置日志。建议线上环境将`slowlog-max-len`设为1000以上,并根据并发量调整`slowlog-log-slower-than`。需要注意的是,慢查询只记录命令执行时间。
476 5
|
6月前
|
监控 容灾 算法
阿里云 SLS 多云日志接入最佳实践:链路、成本与高可用性优化
本文探讨了如何高效、经济且可靠地将海外应用与基础设施日志统一采集至阿里云日志服务(SLS),解决全球化业务扩展中的关键挑战。重点介绍了高性能日志采集Agent(iLogtail/LoongCollector)在海外场景的应用,推荐使用LoongCollector以获得更优的稳定性和网络容错能力。同时分析了多种网络接入方案,包括公网直连、全球加速优化、阿里云内网及专线/CEN/VPN接入等,并提供了成本优化策略和多目标发送配置指导,帮助企业构建稳定、低成本、高可用的全球日志系统。
766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