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新特性中的匿名函数Lambda表达式的汇编实现分析(三)

简介:

Lambda表达式中较复杂的形式如下:

[ capture ]( params ) -> ret { body }

现在我们构造一个简单的Lambda闭包函数进行分析:

int main()
{
    int c = 10;
    auto lambda = [&](int a, int b)->int{
        return a + b - c;
    };
    int r = lambda(1, 2);

    return 0;
}

上面的代码中,lambda表达式要求传递两个参数a和b,并按引用捕获c,计算后的结果返回给r。

相应的汇编码如下:

int c = 10;
 mov         dword ptr [ebp-8],0Ah  
    auto lambda = [&](int a, int b)->int{
        return a + b - c;
    };
 lea         eax,[ebp-8]  
 push        eax  
 lea         ecx,[ebp-14h]  
 call        010E13B0  
    int r = lambda(1, 2);
 push        2  
 push        1  
 lea         ecx,[ebp-14h]  
 call        010E1400  
 mov         dword ptr [ebp-20h],eax  

    return 0;
 xor         eax,eax

显而易见的,和前面两篇文中的一样,这里仅作简要说明:

由于Lambda表达式中捕获了c,因此这里第一个lea指令,向复制函数传递了c的地址,第二条lea指令向复制函数传递了this用于记录捕获对象的地址,

发生调用时,两个push按照stdcall的方式,从右向左压栈。并向表达式传入了this用于寻址。

lambda调用完毕的返回值默认放在eax中,因此,这里最后一个mov意思是将闭包的函数返回值写入r中。

那么,再看看闭包内如何处理传入参数的以及如何返回的?其实就像普通函数一样的原理,以前的博文也说到过函数调用的汇编原理,这里再简单说说吧。

pop         ecx  
 mov         dword ptr [ebp-8],ecx  
        return a + b - c;
 mov         eax,dword ptr [ebp+8]  
 add         eax,dword ptr [ebp+0Ch]  
 
 mov         ecx,dword ptr [ebp-8]  
 mov         edx,dword ptr [ecx]  
 sub         eax,dword ptr [edx]
参数[ebp+8] = a ;[ebp+0Ch] = b

eax往往是放临时量,edx往往是放地址,按照这个经验,很容易看出,后面两个mov取出this(得到的是&c)然后从a+b中减去(&c),结果放在eax中,ret返回后供主函数中的r获取之。

三篇博文的总结:

C++11中lambda表达式在形式上改变了函数的书写,使函数调用更加简洁灵活,闭包函数也是许多高级语言的特性之一。

Lambda表达式并不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他仍然是以一个函数的形式存在于汇编中,底层处理和普通函数基本一样。

Lambda表达式和普通函数在源程序的实现上有不同:

Lambda表达式通常被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它本身作为callback,以此避免在其他地方写出完整函数或使用函数指针。

Lambda表达式和普通函数在汇编层上的实现基本相同:

最特殊的地方是,当闭包中要使用本身作用域外的变量时,需要进行“捕获”,而捕获其实是通过另一个隐藏的(源代码不可见),我叫它复制函数(或者叫准备函数吧)来实现的,具体实现根据捕获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大体上是一系列赋值语句。

闭包中通过传入的this指针(不能直接使用)对捕获的变量或者对象进行操作。

关于捕获方式中的按值或者按引用的概念,和普通函数一致。

好了,说到这里,Lambda表达式的底层实现基本说到,本系列博文均属原创,感谢开源中国OSChina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读者如有其它见解,欢迎评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也是原创的。

我们不需要重复造轮子,但是我们必须具有造轮子的能力。

相关文章
|
2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编译器 C语言
为什么C/C++编译腰要先完成汇编
C/C++ 编译过程中先生成汇编语言是历史、技术和实践的共同选择。历史上,汇编语言作为成熟的中间表示方式,简化了工具链;技术上,分阶段编译更高效,汇编便于调试和移植;实践中,保留汇编阶段降低了复杂度,增强了可移植性和优化能力。即使在现代编译器中,汇编仍作为重要桥梁,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代码。
62 25
为什么C/C++编译腰要先完成汇编
|
5月前
|
编译器 程序员 定位技术
C++ 20新特性之Concepts
在C++ 20之前,我们在编写泛型代码时,模板参数的约束往往通过复杂的SFINAE(Substitution Failure Is Not An Error)策略或繁琐的Traits类来实现。这不仅难以阅读,也非常容易出错,导致很多程序员在提及泛型编程时,总是心有余悸、脊背发凉。 在没有引入Concepts之前,我们只能依靠经验和技巧来解读编译器给出的错误信息,很容易陷入“类型迷路”。这就好比在没有GPS导航的年代,我们依靠复杂的地图和模糊的方向指示去一个陌生的地点,很容易迷路。而Concepts的引入,就像是给C++的模板系统安装了一个GPS导航仪
188 59
|
4月前
|
安全 编译器 C++
【C++11】新特性
`C++11`是2011年发布的`C++`重要版本,引入了约140个新特性和600个缺陷修复。其中,列表初始化(List Initialization)提供了一种更统一、更灵活和更安全的初始化方式,支持内置类型和满足特定条件的自定义类型。此外,`C++11`还引入了`auto`关键字用于自动类型推导,简化了复杂类型的声明,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decltype`则用于根据表达式推导类型,增强了编译时类型检查的能力,特别适用于模板和泛型编程。
37 2
|
5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三)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
|
5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二)
【C++】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深入解析多态机制
|
5月前
|
C++
C++ 20新特性之结构化绑定
在C++ 20出现之前,当我们需要访问一个结构体或类的多个成员时,通常使用.或->操作符。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这种访问方式往往会显得冗长,也难以理解。C++ 20中引入的结构化绑定允许我们直接从一个聚合类型(比如:tuple、struct、class等)中提取出多个成员,并为它们分别命名。这一特性大大简化了对复杂数据结构的访问方式,使代码更加清晰、易读。
76 0
|
1月前
|
编译器 C++ 开发者
【C++篇】深度解析类与对象(下)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学习了C++的基础类与对象概念,包括类的定义、对象的使用和构造函数的作用。在这一篇,我们将深入探讨C++类的一些重要特性,如构造函数的高级用法、类型转换、static成员、友元、内部类、匿名对象,以及对象拷贝优化等。这些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理念,提升代码的健壮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
6天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C++
【C++进阶】特殊类设计 && 单例模式
通过对特殊类设计和单例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现复杂的C++程序。特殊类设计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而单例模式则确保类的唯一实例性和全局访问性。理解并掌握这些高级设计技巧,对于提升C++编程水平至关重要。
36 16
|
10天前
|
安全 C++
【c++】继承(继承的定义格式、赋值兼容转换、多继承、派生类默认成员函数规则、继承与友元、继承与静态成员)
本文深入探讨了C++中的继承机制,作为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核心特性之一。继承通过允许派生类扩展基类的属性和方法,极大促进了代码复用,增强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文章详细介绍了继承的基本概念、定义格式、继承方式(public、protected、private)、赋值兼容转换、作用域问题、默认成员函数规则、继承与友元、静态成员、多继承及菱形继承问题,并对比了继承与组合的优缺点。最后总结指出,虽然继承提高了代码灵活性和复用率,但也带来了耦合度高的问题,建议在“has-a”和“is-a”关系同时存在时优先使用组合。
53 6
|
1月前
|
编译器 C语言 C++
类和对象的简述(c++篇)
类和对象的简述(c++篇)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