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学 Go 语言——range深度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三分钟学 Go 语言——range深度解析

小熊最近两天加班比较严重,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是学习的热情永远不会减少,前面讲述的go语言语法是非常非常简单的,所以没有做深入的剖析,后面会从各种角度解析语法,fighting!!


aHR0cHM6Ly9jb2RpbmczbWluLm9zcy1hY2NlbGVyYXRlLmFsaXl1bmNzLmNvbS9jb2RpbmczbWluLzIwMjAtMDQtMTctMTU0OTQ2LmpwZw.png


range(范围)


range 关键字在 go 语言中是相当常用好用的语法糖,可以用在 for 循环中迭代 arrayslicemapchannel字符串所有涉及到遍历输出的东西。


基本原理


怎么用?


我们在前一节循环中初次触及到了 range,也知道他可以省略key,或者省略value来循环遍历的特性,但是这种特性要结合实际情况考量该用哪一个。


切片迭代

  nums := []int{1, 2, 3}
  for k, v := range nums {
    fmt.Printf("key: %v , value: %v  \n", k, v)
  }


这和迭代方式非常适合用for-range语句,如果减少赋值,直接索引num[key]可以减少损耗。如下

for k, _:= range nums {


map迭代

注意,从 Go1开始,遍历的起始节点就是随机了。


  kvs := map[string]string{
    "a":"a",
    "b":"b",
  }
  for k, v := range kvs {
    fmt.Printf("key: %v , value: %v  \n", k, v)
  }


函数中for-range语句中只获取 key 值,然后跟据 key 值获取 value 值,虽然看似减少了一次赋值,但通过 key 值查找 value 值的性能消耗可能高于赋值消耗。


所以能否优化取决于 map 所存储数据结构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字符串迭代(一个一个的输出字符)


for k,v := range "hello"{
  //注意这里单个字符输出的是ASCII码,
  //用 %c 代表输出字符
    fmt.Printf("key: %v , value: %c
    \n", k, v)
  }


channel (如果不会可以先 mark 下,详细参考后续:go 的并发特性章节)


ch := make(chan int, 10)
  ch <- 11
  ch <- 12
  close(ch) // 不用的时候记得关掉,不关掉又没有另一个goroutine存在会死锁哦,可以注释掉这一句体验死锁
  for x := range ch {
    fmt.Println(x)
  }


结构体

tmp := []struct{
    int
    string
  }{
    {1, "a"},
    {2, "b"},
  }
  for k,v := range tmp{
    fmt.Printf("k:%v, v:%v  \n",k,v)
  }


注意:由于循环开始前循环次数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循环过程中新添加的元素是没办法遍历到的。

有可能会遇到的坑!

由于range遍历时value是值的拷贝,如果这个时候遍历上一节声明的结构体时,修改value,原结构体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for _,v := range tmp{
    v.a = 2
  }

两次输出一致

k:0, v:{1 a}  
k:1, v:{2 b}  
k:0, v:{1 a}  
k:1, v:{2 b}


编程 Tips

  • 遍历过程中可以适情况放弃接收 indexvalue,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性能
  • 遍历 channel 时,如果 channel 中没有数据,可能会阻塞
  • 尽量避免遍历过程中修改原数据


总结

  • range可以用于for 循环中迭代 arrayslicemapchannel字符串所有涉及到遍历输出的东西。
  • for-range 的实现实际上是C风格的for循环
  • 使用index,value接收range返回值会发生一次数据拷贝
相关文章
|
9天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内网监控系统之 Go 语言布隆过滤器算法深度剖析
在数字化时代,内网监控系统对企业和组织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能够快速判断元素是否存在于集合中,适用于内网监控中的恶意IP和违规域名筛选。本文介绍其原理、优势及Go语言实现,提升系统性能与响应速度,保障信息安全。
22 5
|
19天前
|
算法 安全 Go
Go语言中的加密和解密是如何实现的?
Go语言通过标准库中的`crypto`包提供丰富的加密和解密功能,包括对称加密(如AES)、非对称加密(如RSA、ECDSA)及散列函数(如SHA256)。`encoding/base64`包则用于Base64编码与解码。开发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密钥,使用这些包进行加密操作。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crypto/aes`包实现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操作涉及敏感数据处理,需格外注意安全性。
38 14
|
19天前
|
Go 数据库
Go语言中的包(package)是如何组织的?
在Go语言中,包是代码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用于集合相关函数、类型和变量,便于复用和维护。包通过目录结构、文件命名、初始化函数(`init`)及导出规则来管理命名空间和依赖关系。合理的包组织能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减少耦合度。例如,`stringutils`包提供字符串处理函数,主程序导入使用这些函数,使代码结构清晰易懂。
63 11
|
19天前
|
存储 安全 Go
Go语言中的map数据结构是如何实现的?
Go 语言中的 `map` 是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键值对数据结构,支持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其原理涉及哈希函数、桶(Bucket)、动态扩容和哈希冲突处理等关键机制,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1)。为了确保线程安全,Go 提供了 `sync.Map` 类型,通过分段锁实现并发访问的安全性。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自定义结构体和切片模拟 `map` 功能,以及如何使用 `sync.Map` 进行线程安全的操作。
|
23天前
|
监控 安全 算法
深度剖析核心科技:Go 语言赋能局域网管理监控软件进阶之旅
在局域网管理监控中,跳表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能显著提升流量索引和查询效率。基于Go语言的跳表实现,通过随机化索引层生成、插入和搜索功能,在高并发场景下展现卓越性能。跳表将查询时间复杂度优化至O(log n),助力实时监控异常流量,保障网络安全与稳定。示例代码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精妙之处。
39 9
|
2月前
|
算法 安全 Go
Go 语言中实现 RSA 加解密、签名验证算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安全需求日益增长。非对称加密算法RSA成为密码学中的重要代表。本文介绍如何使用Go语言和[forgoer/openssl](https://github.com/forgoer/openssl)库简化RSA加解密操作,包括秘钥生成、加解密及签名验证。该库还支持AES、DES等常用算法,安装简便,代码示例清晰易懂。
60 12
|
2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解锁企业计算机监控的关键:基于 Go 语言的精准洞察算法
企业计算机监控在数字化浪潮下至关重要,旨在保障信息资产安全与高效运营。利用Go语言的并发编程和系统交互能力,通过进程监控、网络行为分析及应用程序使用记录等手段,实时掌握计算机运行状态。具体实现包括获取进程信息、解析网络数据包、记录应用使用时长等,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合规,提升工作效率。本文转载自:[VIPShare](https://www.vipshare.com)。
33 1
|
3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22 2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创建型模式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对象的创建与使用分离”。这样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使用者不需要关注对象的创建细节。创建型模式分为5种: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2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推荐镜像

更多